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山西畫報神池訊(記者 鄭志東)從生至死,每個人都是在四季歲月中跋山涉水。不管你認不認這個理,我反正就是這樣匆匆忙忙的過客……

筆者與山西省五寨縣、寧武縣、岢嵐縣、神池縣四縣接壤的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荷葉坪結緣較深,涉水跋山遊旅數次,多遊不厭,還有新的體驗和感受。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不知別人和我是否有同樣的感覺:久居塵囂,頗多俗煩,發自內心想去擁有幾份清新的空氣和一片自然的清新啊。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幾次踏入五寨、寧武、神池三縣界的荷葉坪頓時頃刻就彌補了這份遺憾,行走在這塊陌生的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上,你可盡享天然“氧吧”的恩賜來吸氧,更能馳騁林海探尋自然的奧秘並可收穫狩獵的野趣……屢屢拍照攝影於草甸荷葉坪,覺得此處不獨有坪山之勝,而更富有人文之美。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晉西北的山巒水溝,是我人生中跋山涉水最多的地方。這個喚作荷葉坪的地方位於五寨縣城南30公里處,海拔2783米,面積4萬多畝,是整個晉西北的制高點,正因其高,七十年代山西省就在此設置了4844電視差轉檯,從那時候起我的朋友原差轉檯臺長王寶珠在此一干就是幾十年,亞高山草甸上留下了他奉獻的大好青春。或許是這裡的美景讓他留戀,或許是源自內心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反正寶珠對草甸荷葉坪是情有獨鍾,正是受他影響我們不少乾電視的同行也對荷葉坪有了一睹其真容的濃厚興趣。老友現在已不在山上,但他們那代人親手樹起的那兩座高入雲端的鐵塔至今還在為人們傳送著荷葉坪緣何得名?從王寶珠如數家珍的講述和五寨縣交通局長牛瑛的嘴裡以及導遊的介紹中,筆者綜合眾人評說得出比較客觀的理由:一是這處華北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上漫山遍野生長著一種叫旱荷花的植物,所以人們就把這雖然海拔有2783米高,但面積4萬畝很平坦的“坪”稱作荷葉坪。二是這一帶高山草甸上雜草叢生,嫩翠欲滴,形似荷葉,故稱荷葉坪。每次開車上山從城裡僅一個小時就直達荷葉坪腹地,沿途總是看見旱荷花滿山遍野,風吹搖曳,碧綠無垠。心裡就不由感嘆自然的神工。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說是大草甸,但石頭居多。遊走草甸,沿途盡見石頭。風動石、坐化石、情人谷大理石,多處景點都有一段與大小石頭相關的動人傳說。

草甸草多、石多外,還有茶多、蘑菇多、羊多、牛多、馬多。尤其是滿坪滿坡的山茶,人稱山毛尖,屬荷葉坪一絕。草是動物的食糧,這裡自然是它們的天堂。聽當地給我牽馬的山農告訴,山毛尖不久動物喜食,而且經過人工蒸制,用荷葉坪的山泉水蒸出,其色金紅、其味甘甜,功在消食健胃、潤肺清炎,確屬採擷妙品。經不住山民誘惑,我便下馬採摘了滿滿一大手提袋,龍井、綠茶、茉莉等名茶見得多啦,換個山野口味可不是人間的一大美事嘛?聞聽當地有識之士郭秉正等人看到商機,投資建廠把地產毛尖茶的資源優勢化作商品優勢,開發出一道北方名茶甚喜茶,並列入山西外事商務活動的“國禮”之一和“山西藥茶聯盟”的精典茶飲品牌曾火了茶市。小滿天逐暖,飲茶度炎熱。遊走高山草甸睏乏了,來幾碗甚喜茶熱飲甚是喜樂,悠哉悠哉。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草坪上有凸凸凹凹大小各異的坑窪子,山民說這是下雨聚水的造化。坑子裡大都有水,可別小瞧這點水,這竟是當地畜生的高級營養液。難貴山下玉源畜禽屠宰廠裡的牛、羊、馬等動物長的那麼好,肉那麼香。竟與這水、這草密切相關。

整個五寨縣國土面積1396平方公里,年降雨量500毫升,霜凍期為9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無霜期120天。這個小縣氣候冷涼,草豐坡多,畜牧業得天獨厚,養羊業十分發達,是山西省雁門關生態畜牧建設縣之一。靠山吃山,土生土長的農家女張玉桃,2003年選址在荷葉坪山下成立玉源屠宰廠,至今已有17個年頭。17年來這個有苦有謀的女汗子,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依託亞高山草甸的天賜牧場,不僅把自己的土攤子打造成當地唯一一家大規模的定點屠宰廠,而且強化市場營銷使其本土地產的“晉緯羊肉”特色品牌盛名在外,供不應求。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育一地畜。五寨的馬、牛、羊牲畜吃著草甸上的好草,喝著草甸上的好水。這裡純淨的無任何汙染的水和草,致使此地的牛、馬等皆是膘滿肥壯,油光可鑑,讓人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自然界裡活生生的牲靈,城市動物園的動物與之相比真是缺了活力和少了靈氣。常年居荷葉坪下,以草甸為家,四季養牛牧馬放羊的張玉桃,沾大自然之光,才有了發家的基礎,成就了她的畜牧事業。她對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草坪很大,天然而成,放歌原野,時有山風迢遞,又有云影晃動,陰天山嶽變形,蒼鷹擊空,小鳥翻飛,近處似霧,遠處成雲,隨行的小孩歡呼雀躍,插滿一頭野菊花,置身其間,有野趣有禪意,無塵俗氣,無市井氣,加之滿眼的蜂蝶飛舞,入耳的昆蟲鳴唱,不禁讓我幻化出無窮無盡的詩情畫意來。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人類源於自然,置身黃土高原亞高山草甸荷葉坪這塊原始、古老的自然勝境,多數人親臨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興奮。我多次站在草甸上舉目四顧,草甸的邊緣好像就是天的盡頭,站在草甸最高處,猶如立足地球高處“一覽眾山小”。“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曰明”,“春分雨腳落聲微,草甸山風帶客歸”,文學的滋養總讓我浮想聯翩,想象著我們的近親 ——古代類人猿如何走出這片原始森林,從穴居到部落,從野蠻到進化,開創人類歷史,創造人類文明,繁衍生息,生生不息譜寫人類傳世之美,這應是晉西北兒女魂牽夢繞的一處尋根之地,總讓後人追溯一番先人在這裡留下的種種印記。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山裡的導遊告訴我,亞高山草甸荷葉坪佈局三大塊:北將臺、南將臺和連結兩臺的谷地。佔地1萬餘畝的北將臺相傳曾是宋代楊六郎屯兵整軍之地。北將臺有古長城一截,據專家考證屬隋代長城,與五寨縣城南筆架山邊牆相接。傳說這裡有楊六郎的拴馬樁,一般人見不到它,有福之人偶爾有緣一見很是神秘。放眼遠望,到處是一群肥牛壯馬在遠處隨著雲霧的流動若隱若現,星星點點的蒙古包點綴其間讓人生出一番別樣的情趣。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大自然留給五寨、寧武人民這麼一個天然傑作,五寨、寧武人民就在這個傑作中大作旅遊文章。過去五寨縣、寧武縣曾數次舉辦荷葉坪、蘆芽山避暑旅遊月之類的大小活動。其時相關部門還在草甸上建起了可供遊客食宿的多個“蒙古包”、“野外帳篷”,開闢了騎馬遊草原,涉足原始森林、篝火晚會等旅遊項目,好事者還請回省裡太原的幾名女模特與自然比美,為活動助興,此舉果然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最多時達到數千人。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至荷葉坪而下的清蓮河與蘆芽山,匯聚成清蓮譚,是垂釣的好地方。經國家公安部、山西省林業廳批准,五寨以荷葉坪為主建成了華北最大的狩獵場,總面積累計56萬餘畝,獵區內檸條、沙棘等灌木叢生,有140多種野生動物在此安家落戶、生長繁衍,尤其是野豬、野雞、野兔、沙半雞等數量頗多,在荷葉坪狩獵堪稱華北一絕。那年秋上經幾個好事者撮合,在當地獵手的協助下,打住幾樣《動物法》允許的野味,當晚我們飽食一頓野兔肉和山蘑菇湯,肉之嫩、湯之鮮,至今回味仍垂涎欲滴。荷葉坪得地理之恩澤,富山林之野趣,遊食其間,其心也靜,其氣自舒。

每次駛出十幾公里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大家無不驚訝這裡的生態保護之完好,難怪專家評說這是黃土高原上一處罕見的亞高山草甸,更是世界生態保護史上的一處奇觀呢。也難怪久居城市的人們在酷暑之際朝聖般向此湧來呢。人是天地的產物,或許通過荷葉坪你能瞭解一個真正的自然,從荷葉坪歸來,或許會使你胸襟開闊、眼光遠大、人格崇高。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行走在華北最大亞高山草甸上

幾次踏足此地,山陡坪幽,雖有相見恨晚,來去匆匆的遺憾,但願綠坪青山不老,人長康健,來日方長,又豈在今天的朝朝暮暮。乘車返回五寨大酒店的路上,車載音響正在播放甘孜藏族女歌手降央卓瑪的《那一天》,歌手從低音的吟誦,到中音的抒懷,再到高音的奔放,起承轉合,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句句天籟之音唱到了我的心坎上,動人的旋律化作起伏的情感“不為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喜樂平安”……

二十歲來、三十歲來、八十歲還要來......不為別的,只為觸摸這塊養育先祖,滋潤今人的美麗之地。

(圖為作者與文友們在亞高山草甸荷葉坪釆風攝影寫作的相關圖片)

山西畫報忻州記者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