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課議課,才能促進課堂質量提高?

水竹居


很高興回答問題!!

個人對觀課議課的一點點認識:

 必須明確觀課議課的目的   通過有效評課,讓我們老師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總結課堂教學的優點和發現其中的不足,促進教學智慧的生髮和積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促進學生髮展   有效評課一定要貫徹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關注學生的發展,有利於學生髮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發展突出體現在專業理念、專業道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四個方面。陳大偉教授提出:“觀課議課是學習課堂教學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不再孤獨地看待教的行為和建議改進教的行為,而是通過現象觀察、對話討論等方式對觀念、行為、效果進行整體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髮現自己,不斷改造自己,不斷成就自己。”可見通過有效評課,可以使教師四個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加強。   為此在評課議課我們要做到:在評課目標上,要以促進教師專業進步、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為目的,而不是為了展示評課者自己的身份和水平,或誇誇其談一些不切合教師實際的東西。在評課內容上,要以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與不足,商討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為重點。在評課方式上,要立足於幫助,而不是侷限於評;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專家共同參與的評議機制,建立雙向、多向評課過程,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在評課氛圍上,要強化專業研究精神,使評課在民主、平等、和諧、求真、務實的氣氛中開展,形成誠摯坦言、互議互學、互相激勵、互相信任的氛圍。  總之,有效評課時教師學習的過程、研究的過程,也是課堂進行過程性評價的體現。教師應該把所授的每一節課當成自己成長、發展、研究的過程,應把每一次的評課作為學習、思辨、領悟的過程。可以這樣講,教師在講臺講課時操作、實踐,臺下的評課時反思、提升,只有在實踐後思考,在總結後改進,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提出問題討論,提高教學技藝,提升教育品質   我們都知道,以往的評課重在評價和甄別,評課老師的評點的內容也主要是褒貶和稱讚。說好話得多,提出問題的少。沒有問題的課堂是不存在的,有問題表明還有發展的空間。所以觀課評課中,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勇敢地正視問題、

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把課堂上的問題作為一種可開發的資源。教育家葉瀾稱評課為“捉蟲”----捉教育思想中的問題之蟲,捉教育實踐中的問題之蟲。有了問題之後,通過大家的討論研究,交流合作,集思廣益,發揮集體的智慧,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樣必然會使每位教師的教學技藝得以提高,教育品質得以提升。  

三、怎樣觀課   “觀課”又稱“課堂觀察”,類似於我們常說的“聽課”。不過,觀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的範疇,包括以作為教師教育方式的觀課、作為理論研究方法的觀課和作為考評手段的觀課。而作為教師教育方式的觀課,是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又稱同事互助觀課,這是一種橫向的同事互助指導活動,不含自上而下的考核成分和權威指導成分,而是教師同事之間的互助指導式的聽課。其目的主要是通過觀課過程中觀課雙方(即觀課者、授課者)在某些事先預設的都關心的課題方面的研討、分析和相互交流,用以改進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不論哪種觀課,都是用觀察研究的方法研究課堂教學的利弊得失,改進課堂,進行有效教學。  

(一)樹立觀課的五種意識  1,對話意識   對話關係是一種主體間的關係,對話者首先必須充分意識到自身的獨特性,“我以唯一而不可重複的方式參與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佔據著唯一的、不可重複的、不可替代的、他人無法進入的位置。”其次,對話強調對他者的尊重,在對話中要看到他人,在交往中使他人成為對話者。將獨立而平等的對話關係運用於觀課,既可克服消極接受評判和批判的唯唯諾諾“小媳婦心態”,又可防止高傲的、拒人於千里之外的非合作態度,實現真實的傾聽和切磋。  2,欣賞意識   觀課是以對授課者這個主體的尊重為基礎的。授課是一種勞動,是一種有創造性的勞動,是藝術性的勞動。在這過程中,授課主體最大程度地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帶著尊重、欣賞的意識,能充分地感受到授課主體的優點,體會到授課者的成功的喜悅,同時能以積極的態度感覺到其中存在的價值,即使是暴露出的問題。如果觀課者懷有不以為然的態度,觀課的結果往往是負面的。  3,交流意識   觀課前可瞭解與授課相關的情況,如觀課活動主題、教師情況、教學預設、學情程度等,也可以瞭解授課時可能存在的問題、帶著對某一問題的思考、探索進行觀課。有了這些交流的基礎,觀課時可以有較好的切入角度、層面。觀課前後都應該有交流,並且觀課前交流的作用往往是超過觀課後交流的,但目前其作用卻被我們忽視。  4,分享意識   觀課者要把授課者的工作成效視同己出,積極地參與到授課者的工作之中,才能分享到授課者的成功。這樣的意識有利於發揮觀課者的主觀能動作用,避免觀課者處於被動聽課的境地。  5,援助意識   任何教師對個人的教育教學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即自己已具備某些優勢,還存在著某些不足,需要向別人學習。帶著“援助”的意識,帶著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和思考,“觀”別人的優勢“照”自己的不足,思考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可以使觀課的效益最大化。  

(二)觀課的程序  1,觀課準備 

   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觀課前的充分準備是觀課議課的重要保證。沒準備的觀課只能是“感性的觀察”和“經驗式觀察”,達不到觀課的目的。那麼觀課前要準備哪些工作呢?總體包括制定嚴密科學的觀察計劃、人員準備、觀課前的會議、觀察工具的準備、熟悉觀察現場等環節。主要做好三方面的準備:第一心理準備。對於被觀察者,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沒有問題和困惑的課堂是不存在的,沒有必要為課堂中的問題大驚小怪。所以被觀察者應放下思想包袱,克服採用迎合觀課老師的口味和習慣的教法,大膽地嘗試教學創新。對於觀察者應抱有謙虛學習的態度去觀察別人的課堂。因別人的課堂一定有真得學習的地方,要積極去發現,同時也要積極發現問題,為被觀察者提供有益的建議,切不能抱著“好好先生”的態度。第二知識準備。在觀課前,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都應認真研學教育理論、課程標準、學習新課程理念,這樣的課堂觀察才有科學基礎、理論基礎,才有創新的動力。還要了解一般情況,如熟悉教材、教案、練習冊,設想一下如何上好這堂課。甚至可以瞭解一下授班級學生的情況,包括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班風班貌等。在此基礎上確定觀課主題和觀課內容。第三觀察量表的編制。  2,觀課的實施   第一履行“事先告知”,避免“推門觀課”。 “推門觀課”是對教師教學的懷疑和監控,會造成教師心理上的一種“無言”的傷害。傷害了教師的自尊心,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從而使教師忙於應付,流於形式,把原本富有創造性和生命激情的教學變得機械二平庸。為此觀課者要與授課者協商,履行告知,提前幾分鐘進入教室。   第二選擇觀察點。一般根據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各自的需要來確定觀察點。目前一般選擇教室的後面,做觀察點,利於全面觀察教室、學生和授課老師的狀況。  第三仔細觀課。首先觀教室。教室雖不是觀察的重點,但教室的因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狀況,也直接關係的是否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培養與訓練。其次觀授課教師。主要兩方面:①觀教師的基本狀況。內容包括:穿著打扮;精神狀況;教態是否自然;語言是否準確;能否講普通話;板書設計;教學手段;教學組織等。②觀教師的施教行為。包括怎樣創設教學情景,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呈現教學內容;採用哪些方式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如何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情景啟發,引導學生加強知識的應用與遷移等。最後觀學生。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狀況;學生的學習行為。    



山東聊城西瓜


1,不挑剔,不護短,客觀公正。多發現閃光點,對失誤要重視,但不小題大做。

2,以利於聽課學生、授課教師成長為目的。

3,熟悉所評所議課程,瞭解班情,瞭解授課教師。

4,做好聽課筆記,多關注學生學的狀態。

5,注意評課語言,準確、真誠、委婉。


諾宕山人


我認為最真實的課堂才能反應最真實的問題。現在大多數公開課都是以表演的形式進行,所反應出來的問題並不一定具有代表作。應該要多進入學生的真實課堂,找出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進行解決,以次才能達到提高課堂質量的目的。


偽成長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聽完課之後,要把聽到的有收穫的地方應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否則任何聽課都是無效的。

這種觀點比較絕對,但是我認為,如果你聽到了其他老師上課的優秀的地方,這種優秀可能是課程的設計,可能是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可能是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方式,不管是什麼,一定要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中去,開始逐步模仿,沒有應用的學習等於零,不把理論轉化為實踐等於零,也贊同其中一位網友的說法不要作秀,要為自己而聽課,不要去應付。應付,別人的結果就是你自己的教學能力停滯不前。

具體的方法是,你在每次聽課前先對對方要上什麼內容,有一個初步的瞭解,自己可以先簡單地在頭腦中進行一下教學設計想一想,如果自己會怎樣上會想到哪些展開課堂的方式,然後帶著自己的思維定式去對比新上課老師他的展開方式,通過對比就能夠發現優勢和不足。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思考,而這些思考,如果最終影響到自己的課堂,那這樣的聽課就是非常有效的。


中高考英語倒計時


大家好,我是行者,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今天特意錄了Vlog,希望能夠幫助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3d0a499be1140e5899e44255ee75a19\

探索美的行者


 一、對觀課議課的理性認識

  研究課堂的直接目的在於改進課堂,在於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益,這都需要教師在教育現場中進行研究:一是要求教師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實踐反思;二是對同事和校外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觀摩和研究,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策略。這種活動實際上就是平常所說的聽課評課活動。為什麼提出觀課議課這一概念呢?雖然將“聽”換成了“觀”,將“評”換成了“議”,但顯示了教研文化和教研靈魂的變化。教師對觀課議課的認識決定了其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態度,教師觀課議課能力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效度。

  觀課強調運用耳朵、眼睛和觀察工具,圍繞主題收集整理課堂教學中的各種信息,既包括師生的語言、神情和行動,又包括精神、態度和課堂中的情境,從而獲得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和理解:議課則改變了授課教師或一線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現狀,全體教師都有自我表達的權力,以及傾聽和理解對方的義務,集中話題,關注焦點,進行多維對話,不是對已發生的課堂教學進行判斷或做出結論,而是思考和研究如何上出更為理想的課程,以追求和實現更為理想的課堂教學方式。

  在觀課議課中,不要簡單就行動討論行動,要討論教師的“教”是怎樣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具體行為與情感態度,即透過現象探究課堂教學的本質i不要簡單給授課者定性或定量評價,而是要在“同伴互助,智慧共享”中獲得自助、他助和助他目標的整合。

  二、觀課議課與課堂教學高效的關係

  所謂課堂教學高效,是指在師生教學活動中,通過運用恰當教學策略,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即確立起新課程所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課堂質量觀。其中,“知識與技能”是指課堂教學的效果,看課堂是否達到基本教學目標,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是否較過去有所增加;“過程與方法”是指課堂教學的效率,看課堂是否運用了某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看是否用最少時間和精力達成了最佳教學結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指課堂教學的效益,看學生的學習是否對其存在長遠和持久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高效依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行為,但由於教師缺乏深入瞭解自我和相互深入對話的平臺,雖然明知課堂行為影響教學效率,也不知如何提高,以至長期處於困惑迷茫中,難有顯著性的改進和提高。

  作為教育科研方法,觀課議課是基於課堂教學的研究方式。它將研究的問題化為觀察點,將課堂教學中的連續事件拆解成小單元,透過觀察點對每個小單元進行定格和掃描,蒐集、描述和記錄相關詳細信息,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和討論,最終改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三、怎樣達成觀課議課效益的最大化

  1 做好觀課前的必要準備,為觀課提供明確目的。缺乏必要準備是平時聽公開課的習慣,致使評課目的不明確,重點不集中,討論缺乏共同話題,最終導致評課時沒有引起深刻反思,難以達到目標。針對傳統聽課評課存在的問題,觀課議課要求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為集中觀察和充分討論奠定基礎,主要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授課願景確定主題。每次觀課前都要有相對集中的問題和主題。

  2 深入細緻地觀察與記錄,為“思”提供基礎。教學活動由具體活動構成,所以觀課者要善於記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行為,包括提問、話語、動作、要求和指令等,以及學生對應的活動,尤其是相應的細節。“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教學細節有助領悟和理解課堂,蘊含著教學中的諸多價值和意義,看似獨立的無關細節,卻在教學現場中形成師生間的連續反應和互動行為,也可能影響到學生延後所做出的行為反應。所以,觀課教師要詳細記錄那些看得見、摸得著和聽得到的東西。當這些細節積少成多和聚沙成塔的時候,它就為教師鋪就專業成長和教學經驗的道路。

  3 在觀課中全面分析,為“議”做好充分準備。觀課中要將“思”貫穿“觀”的全過程,尤其是教學中出現的熱烈或意外冷場,以及效果不明顯的地方,要進行深入思索,透過這些現象去分析原因,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正是這種思考,能舒展智慧、落實理念、改變教學行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成就專業發展。

  4 民主議課,促進教師發展。所謂民主議課,就是要創設和諧人際關係,想方設法消除授課者和觀課者間所存在心理隔閡與障礙,特別是理解授課者所處環境和條件,要將這種理解真實表達出來,使授課者感受觀課者的尊重和接受;議課過程中要多用提問和探詢語氣互動,不要用指令與等級評定口吻。所謂促進教師發展,就是要通過議課,達成“改進課堂,助他助我”的目標。面對問題時,不能憑主觀判斷,而要闡明和描述事實,依據事實就現象進行問題討論,不能以偏見來歪曲事件背後的原因。


鄉野山村老鄭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最最重要的陣地。觀課議課是學校促進教師成長,提高教師教學方法和業務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我校一直是這樣踐行:1、學校每週三設為"家長開放日"。廣大家長憑"家校聯繫卡"走進課堂觀課評課。2、蹲點年級領導每週確保2次以上,帶領同科教師"下沉課堂"觀課評課。3、組織中青年教師開展優質課比武進行觀課議課活動。4、舉行"省市骨幹教師,名師工作室"優秀課展示進行觀課議課活動。硬性規定觀課必議,授課者記錄評議情況,相互交流。多年的堅持,已形成風清氣正的開門聽課的氣氛,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前茅,迎得廣大家長口啤。觀課議課學校推行了一套成熟評估體系: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效果,學生知識掌握等,讓授課者和聽課人都有很大收益。

提供我校管理模式,僅作參考共勉。



餘國興


通過觀課議課,可以提高課堂質量,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想要最大化地藉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的。

首先,要端正觀課議課的態度,尤其是學校領導。

在有些學校領導心目中,觀課議課不過是管控老師的一個方法、一種手段而已。如果對哪個老師不滿意、有意見,就觀觀他的課、議議他的課,捏捏他的錯,雞蛋裡挑骨頭,藉機批評批評。

顯然,抱著這樣的態度、這樣的目的進行觀課評課活動,不僅不能提高老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反而會引起老師的恐懼與反感,不利於教學。

觀課議課,領導端正了態度,老師同樣也要端正態度。

有的老師,把觀課當成一種負擔,只是為了填寫《聽評課記錄》,完成學校的一項工作,敷衍了事,甚至觀課的時候能打起呼嚕來。

有的老師,議課的時候,因為都是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礙於情面,話只挑好聽的說,嘻嘻哈哈,一團和氣,對課堂上存在的問題故意裝聾作啞。這樣的觀課議課態度,顯然也於課堂質量無補。

學校領導態度、老師的態度端正以後,觀課議可就可以進行了。

觀課,觀什麼呢?前段時間流行所謂的“新課改”,要求把課堂上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讓學生“我的課堂我做主”,從實踐結果來看,雖然轟轟烈烈,但煙花已冷。

在我看來,主要觀授課教師制定了怎樣的教學目標,教師為達到這個教學目標設置了怎樣的教學流程,最後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在本節課內,實現了教學目標,就應該算是一堂成功的課。至於優秀不優秀,再看其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技巧。

如何議課呢?最重要的就是開誠佈公,有啥說啥。優點當然要說,缺點與不足也不能隱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揚長避短,砥礪前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楠杉槲


我認為要想通過觀課議課提高課堂質量,最重要的一點不要搞形式主義。所謂的形式主義就是作秀,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完成任務、迎接上級檢查。

可能我說的比較直,但確實是有道理的,有些學校安排老師上公開課並不是切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而是方便做資料,現場拍照取證,對於這種做法我真的感到無言以對。

要想通過觀課議課真正促進課堂質量提高,那麼首先授課教師要認真備課,也包括做ppt,不僅要講得好而且還要把PPT做好。

其次聽課老師要認真聽課,做好聽課筆記。很多聽課老師一堂課下來都不知道講什麼,全神貫注看手機,這也是對講課老師不尊重的表現。

再者議課時所有老師要秉承公正態度,就事論事,切勿人身攻擊。當聽課老師提出不足時,授課老師要認真記錄並加以改正日後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當然優秀之處所有老師都要肯定並且學習。

所以,觀課議課不是作秀,要落到實處。


萌檬龍籠


觀課議課要取得較好的效果,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被評的課講得怎樣就是怎樣,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只要有改進和提高就是進步。

二是要端正態度。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分析原因,客觀公正點評。

三要講究藝術。既要客觀點出不足,又要讓人覺得是關心呵護,利於虛心接受,所以要講究評課的策略和藝術。

四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評課要根據不同的課型的不同特點,才取不同的方式點評,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五要善於抓住重點。無論哪種類型的課,都應從目標、過程和效果三個方面具體評價,同時要抓住主要矛盾點評。

六要本著互助共進原剛。評課的目的是為了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要本著相互切磋的態度觀課評課。

七要營造民生平等的議課氛圍。議課不是針對上課的人,主要是課中的現象和事件,有哪些需要改進提升,大家可以平等參與。

八要聚焦問題和主題。課堂信息豐富,問題多多,要瞄準主題,不可全面關照。

九既要關注老師又要關注學生。議課時不僅要議老師的教,又要議學生的學,還要議二者的關係。

十在觀課時要堅持聽、看、想、記。

總之,觀議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