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疫情看世界:中國不宜當菩薩

透過疫情看世界: 中國不宜當菩薩

此前,我們無論如何想象不出一個超級大國的總統竟下作到如此地步,不分時間、地點、場合,肆無忌憚地抹黑、詆譭和“妖魔化”中國。總統都這樣做,其他人和媒體更無所顧忌,對他們來說,這是非常合乎邏輯和章法的事。

在一個商人眼裡,利益至上,利益代表一切。在一個商人主政的國家,不可能講誠信和道義。

長期以來,世界超級大國及其追隨者一直拿“人權、民主、自由”說事,不忘大肆標榜和宣揚自己的普世價值。感謝上蒼有眼,天佑中華。一場疫情使其徹底露了原形,原來他們的所作所為,用“虛偽”或“欺騙”二字足以詮釋。其拙劣的表演,不僅給中國也給世界上了一課,足以讓世人看個夠和透。從這個角度來看,真的要“感謝”那個十惡不赦的新冠病毒。

那些以販賣黑奴起家,靠侵略、殺戮殺、掠奪發家,以雙重標準“維護”世界秩序,以“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維持霸權的國家及其政客,又怎能以“修齊治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下大同”等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先進理念加以教化或感化。從長遠來看,即便是行,也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尤其是在當前這個特殊時期和發展階段,更不需要有這種天真的想法和奢望。

理念不同、文化不同、種族不同,這種差異必然產生矛盾,或者說對抗,這是非常正常的事,完全不必大驚小怪、畏首畏尾,沒啥大不了的。這種差異、矛盾或者說對抗將會長期存在,千萬不要異想天開,千萬不要奢望短時間內消除。不管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當今世界,客觀上業已存在著一個顯而易見的關係圈和利益鏈。

這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科學論斷。1974年2月22日,開國領袖毛澤東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說:“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們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蘇、美兩霸是第一世界,它們互相爭奪世界霸權。佔世界人口大多數的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軍。中國堅定地站在第三世界一邊,是第三世界中不可動搖的力量。在上述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西德、日本等是第二世界,它們具有兩面性,是第三世界在反霸鬥爭中可以爭取或聯合的力量。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和戰略思想,至今閃耀著真理的光輝,對指導我國處理國際關係,依然具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近半個世紀以來,這個世界雖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總體架構變化不大。蘇聯解體後,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俄羅斯已成為我國重要戰略伙伴。第一世界目前只有美國。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大大提升,但仍屬第三世界。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屬第二世界。第二世界的國家雖然與第一世界的美國有矛盾。但他們的文化和價值觀趨同,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對待中國的立場還是比較趨同或接近的。從根本上說,就是害怕中國崛起,傷及自身利益和即得利益。

但其表現形式又不完全一樣。比如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國爆發時,除日本外,可以說第二世界的國家基本上和美國持相同立場,其心理或心態也比較一致。只不過有的露骨,有的隱晦點罷了。疫情在他們國家爆發後,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他們對中國的態度才發生變化。比如意大利,國內疫情難以控制,一開始向歐盟求救,歐盟自顧不暇,別的國家更指望不上。在這種情況下,才向中國求助,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不得已而為之。中國素有“以天下蒼生為念”的傳統,或許這也是我們的“軟肋”,便以大愛之心,給予意大利力所能及的巨大幫助,這是別的國家根本做不到的。事實擺在哪裡,又是非常時期,所以意大利才說中國的好。疫情過後如何,則另當別論。不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此乃至理。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由於歷史、文化等原因,總是自覺不自覺的以種族劃線、站隊,並且從骨子裡排斥有色人種,包括日本也在被排斥之列。只是出於戰略,不得不在東亞拉攏日本和韓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只是一直沒有被說破。

事實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過這樣的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以此來形容和解釋國家間的關係,可謂一語中的。

既然人家敢於在世人面前,赤裸裸地宣稱自己“優先”。那麼我們大可不必苛求自己,也不必太顧及面子。尤其是在國際上,特別是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博弈將成為一種常態。其他國家的選隊站隊也是一種必然,而且這種選擇性站隊本身就是動態的,永遠不會一成不變。必須以鬥爭求團結,以鬥爭求和平,以鬥爭促發展。

所以,在與他們打交道過程中,我們不能當普渡眾生的菩薩。這種想法既不現實,也不能要,最好連想都不想。對外援助必須堅持“對等”原則,絕不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那樣反而讓別人看不起我們,認為我們軟弱可欺,或者是“智障”、“腦殘”。

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把握好度。既要“互利互惠,互通有無”,又要闡明我們的原則、立場和主張,還要按照市場規則,利用一切機會,努力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的“技術封鎖”或經濟壁壘。看準時機,抓住要害,採取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引進我們急需的高端技術和產品。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堅決不能幹“花錢賺吆喝”,被人利用、戲耍的蠢事。

“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可以用來作詩,也可以用來進行文化交流,但不能以此作為對外行事的標準。最好的說法和做法就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尺一或一尺二”。國家間的援助也和居家過日子一樣,必須從國情出發,站在本國立場上考慮和處理問題。中國人民出力流汗、流血流淚積攢的家當或財富很不容易,應加倍珍惜,豈可輕易送人。尤其是對哪些恩將仇報、不講道德、不講誠信和只會伸手、張口,不思感恩和回報的“狼性”國家,絕不能輕易施捨。

那個超級大國及商人總統,動不動就拿“知識產權”黑我們,用經濟制裁掠奪我們,用貿易戰、科技戰、信息戰、輿論戰打壓我們,什麼時候對我們發過善心,講過人道?

“後事不忘,前事之師”。我們必須堅持“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不管大事小事,一定要進行算賬對比。既要算政治賬,又要算經濟賬,不能當冤大頭。

中國不是菩薩,也不是上帝。中國沒有責任普渡眾生,也沒有能力拯救人類。舉全國之力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我們付出的代價太大,損失太過慘重。事實告訴我們:不管是大難來時還是平時,中國只能自己救自己。中國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才能顧及其他。只有自己強大了,別人才敬重我們。在霸權面前,任何道義道德都是軟弱。

中國不想當世界老大,也從不欺負和欺騙別人,更不想被別人欺負和欺騙。(原創)


透過疫情看世界:中國不宜當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