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從春節前到現在,是我第一次到公園散步。忽然發現,很多的花已然綻。也許是長時間禁足的原因,對這些花有了很陌生的感覺,而恰恰是這陌生感,讓我多了觀察中的幾分仔細和深刻.....我先是發現白玉蘭就比其他的玉蘭花香了許多。進而又發現,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顏色豔麗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人亦或如此吧,愈是內在芬芳,愈是樸素、單純、優雅。讀書人的說法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個春節,這個春天,因為一場突發的公共事件變得格外非比尋常。人們都能夠安靜下來,開始用各自的視角觀察和感受自己所處的社會和自己的內心世界。面對疫情中的豐富動盪的情情節節,面對向死而生的逆行者,面對災難面前勇者的擔當和鮮有的人性的醜陋,我讀到了悲天憫人,讀到了頂天立地,讀到了勇者仁心…… 我慶幸自己,生在了這樣大發展時代裡,生在瞭如此偉大的國家中,更慶幸自己能與這樣一群質樸而深刻的觀察者、思想者和踐行者一同行進;我歡欣,在叢林法則遍地時,總有不信奉“沉默是金”之古訓的吹角者、發聲者;我敬重,有這樣不為既得利益者站隊,而是眼光向下、低到塵埃裡,又眼光向上、高到星辰裡的縱橫捭闔的領路人。社會之用,斯為大用;仁義之勇,斯為大勇! 儘管現在疫情的大考沒有結束,世界疫情還在蔓延,如果有人此刻發問:“這個世界會好嗎?”我的回答: 當然會啊,梁漱溟先生!呵呵。

我一直覺得人要學會“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但弱者不是軟弱,而是學會忘我。人如何才能超然於世呢?我們的孔聖人說:“吾有大患,患及吾身,吾忘吾身,何患能及。” 這既是無爭,又是忘我的勇氣和擔當。在重大的危機面前,一句“共產黨員先上”,其中有著多麼深刻的忘我和擔當呢?這讓我想起了“在“無知之幕”後盡責行權。” “無知之幕”是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提出的術語,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社會處境暫時失明的情形。一個站在“無知之幕”後面的人,既可能是聰明絕頂的馬雲,也可能是隻因說了一句真話而被埋到學校操場地下16年的普通教師。 通俗地說,“無知之幕”意味著,只有當你忘掉自己的原本是誰時,才能想清楚什麼是正義,從而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使用好手裡或大或小的權力之杖。 弱者能俯下身子,帶著敬仰的姿態,用內心的真實認真品讀這樣的文字,弱者更渴望讀出文字背後的心靈、境界與情懷。

我們都需要有一個弱者的形態,我們需要彼此敬重著相處。我們要有弱者的樣子,在這個已經是不堪負重的社會中,找到自己與人與世界相交的路徑。我們可以把內心的願望設想成道路,我們在林間小道或通衢大道上行走,在這個十字路口遇到了你,在那個十字路口遇到了他,彼此之間以一種敬重的、禮貌的、正派的方式彼此問候,交換意見,然後禮貌地說再見。但並不意味著從此我跟你走上了另外一條路。因為我們互相的溝通,我們達成了一種理解,這已經是在這個意見紛紜的時代所能期望的最好的結局了。

仔細想想,世間萬物,惟有時間永恆,惟有青春絕情。它離你最近的時候,會故意放輕腳步,讓你揮霍。年輕時,太著急的填寫一份生命答卷,在匆忙趕往成熟的路上,又忘記了思考,忽而一夢醒來,青春早已散場.....一切的發生,都只留做自己內心的照映。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生活總是這樣,大多的時候給你的是無奈和憂愁。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還很多。做該做的事,愛該愛的人,要有能應對驚濤拍岸的雄壯,也要有能安於細水長流的溫情。

經歷這場滿是驚濤駭浪的公共危機後,我們學會了坦然的直面生死,學會了像弱者一樣小心翼翼的看眼前花謝花開,回憶中,有時嘴角上揚,也有潸然淚下。

對這個社會而言,我不是最優秀的人,但我是最合適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