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開州: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在劉伯承元帥故里,一場搶時間、爭空間的戰役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政府在行動。打通人流、物流,用“暖企春風行動”激活產業經濟;企業在行動。員工回得來、原料供得上、產品出得,產業引力去加速集聚;鄉村在行動。春耕生產次第展開,扶貧攻堅如火如荼,一幅春意盎然的錦繡山水圖徐徐展開。

暖企春風行動 助企化危為機

疫情防控分秒必爭、復工復產迫在眉睫。開州區委區政府運籌帷幄、區級部門靠前服務,引導企業疫情防控中“化危為機”。

復工復產既考驗智慧,又檢驗擔當。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開州及時出臺《“抗疫暖企春風行動”方案》,送防疫、保用工、降成本、助融資、強保障、優服務,支持企業共渡難關。

企業全面復工,給疫情防控帶來了新的挑戰。為讓企業心無旁騖的復工達產,開州實行醫護人員包企制度。一個個醫護人員走進企業,為企業量身定製醫療防護措施,將疫情隔離在廠區之外。對自身無法保障防控物資,又亟需復工復產的重點企業,政府一次性捐贈防護口罩、體溫測試儀、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對返開企業高管提供車輛接送服務,並提供定點酒店作為市外返開高管的醫學觀察場所。

企業復工,保障是關鍵。“一企一策”“一企一專班”的暖企行動恰逢其時的走來,全程代辦企業審批事項,定製企業個性化解決方案。區裡抽調園區、經信委、人力社保、交通、醫療等相關人員組成復工復產指導組,進駐企業指導復工復產,解決企業問題不過夜。對新招商落地等重點項目,實行“特事特辦”“一企一策”,優先配置各種生產要素,水電氣24小時在線響應。趙家、白鶴和臨江三個組團供電專班,提供“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對批發業、零售業、餐飲住宿等行業一二三月的用電用氣價格,給予一定優惠。

隨著企業復工達產,用工缺口逐漸顯現。開州積極搭建企業招工平臺,通過線上招聘、遠程面試和在線培訓,保證企業復工復產要求。對區外返崗員工,開通中心客運站至萬州高鐵北站、萬州火車站和五橋機場的應急運輸線路,實行點對點的封閉運輸。

為解決企業的資金困境,駐開金融機構主動開展應收賬款質押融資,盤活企業沉澱資金。為促進銀企對接,開州通過用好“渝快融”信息服務平臺,開展商業信用價值貸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保證企業開足馬力復工達產。

對受疫情影響,繳納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中小企業,可向稅務機關申請不少於2個月的稅費減免;符合延期納稅條件的,准予不超過3個月延期納款。對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保費用的企業,一季度應繳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徵收期延長至4月底,還可申請返還3個月的企業及職工應繳納社保費的50%。

浦裡新區是開州工業主陣地,新區管委會既是企業孃家人,又是企業服務員。新區管委會嚴格按照《開州區“抗疫暖企春風行動”方案》,主動為企業安全生產排憂解難,全區規上企業紛紛復工復產。

千能實業有限公司是重慶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伙伴及核心配套供應商,公司員工大都來自萬州。新區管委會及時協調辦理臨時通行證,解決員工的交通出行問題。並協助公司騰出辦公室作為員工宿舍,滿足區外員工一人一個單間的隔離需求。九鼎牧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重點保供企業,因原材料嚴重短缺,產品無法運到市場等問題,讓公司管理層急得團團轉。新區管委會、區農業農村委、區海事局與開州港務公司多方協調,幫助該公司運回2400噸原材料,讓公司順利實現復工復產。

疫情暴發以來,傳統商貿、線下服務受到較大沖擊,但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應勢爆發,尤其是智能製造、無人配送、線上消費等釋放出了巨大潛力。順應這一趨勢,開州積極推動產品數字化、服務在線化、資源共享化,打造智慧農業、智慧旅遊、智慧城管、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工廠等,搶佔渝東北地區線上產業高地。

扶貧攻堅拔寨 全域深度發力

疫情防控不能放鬆、脫貧攻堅不能等。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開州通過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全社會參與的眾志成城,構建起了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和影響。開州從2018年成功摘掉“貧困帽”之後,一直致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等突出問題。區裡整合幫扶部門、鄉鎮幹部、駐村工作隊與第一書記各方力量,在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調整產業結構、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落實惠民政策等方面深度發力,加快補齊“三農”領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人居環境、鄉村治理等突出短板,確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產業建起來、產品售出去、利益聯起來,形成了產業扶貧的完整生態圈。為實現鄉村產業的現代化重構,開州立足自身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加快培育柑橘、生豬、中藥材、水果等扶貧特色產業,並通過放大財政資金槓桿作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在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增收的同時,培育壯大合作社等多種新型經營主體。

為建立脫貧和防返貧的長效增收機制,開州加快扶貧產業與貧困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區裡經過精心謀劃,推出多種產業扶貧增收模式,對每種模式的投入、產出及收益做出詳盡的分析,形成增收致富寶典。區裡將編印成冊的脫貧寶典發至每個扶貧工作團、駐村工作隊和結對幫扶責任人,讓貧苦戶自主參與1—2個種養產業項目,從而實現戶戶有項目、戶戶能增收。

在扶貧產業的快速發展,讓開州貧困戶的小康夢清晰可見。在做大產業扶貧的同時,通過“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同步培育電商、物流等關聯產業,為開州傳統農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將養在深閨的農特產品與全球大市場實現無縫對接,不僅大大提高了開州農特產品的美譽度和附加值,也為貧困戶的穩定增收上了一道長效保險。

“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對此,開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結合主題教育檢視脫貧攻堅存在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確保各類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將“兩不愁三保障”真正變成貧困戶的幸福指數。

在扶貧攻堅收官之戰中,開州全區上下一盤棋、幹群擰成一股繩,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大手筆的扶貧行動,讓開州實現了農村發展方式之變、力量之變和重心之變。

項目快進贏先機 復產簽約兩不誤

抓發展首先是抓項目,扭住了項目建設的“牛鼻子”,就贏得了經濟發展的主動權。在開州,各級領導幹部既當組織者、又當戰鬥員,點對點的化解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為推動重大項目復工,區裡壓緊壓實鎮鄉街道的屬地責任、行業部門的屬事責任和項目業主、施工企業的主體責任,幫助企業解決用工、用能、用料和防疫物資等問題,適時啟動開城高速、渝西高鐵、開梁高速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四好農村路”、幹線公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施工材料、施工機械和各種防護裝備全部準備到位。

2月19日復工的開城高速公路,是全區最大的在建項目,也是全市重點民生工程。施工單位結合疫情防控,細化任務、壓實責任、明確要求,正快馬加鞭的推進項目建設。2月17日復工的園區主幹道是連接萬州與開州快速通道的重要部分。該道路全長2.78公里,設計時速50公里/小時,雙向6車道,總投資7880萬元。該工程的順利復工,對於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園區內外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在重點項目復工的同時,招商引資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下。

2月29日,開州區政府與新驅動(福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浦裡新區簽署西部智慧消防產業園項目投資合作協議。西部智慧消防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佔地100畝。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佔地70畝,在浦裡新區建設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展示平臺、智慧消防指揮中心及西部智慧消防總部,實施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智慧用電控制系統、消防水位液位控制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設備電源控制系統、防火門控制系統6大智慧消防系統研發、生產及運營;佔地30畝的二期工程位於長沙片區,用於項目擴產擴能。

在西部智慧消防產業園項目簽約的頭一天,開州區生物製藥及小分子肽項目也成功簽約。重慶申高生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4億元在生物醫藥產業園購地150畝,建設生物製藥及小分子肽項目,項目建成達產後將實現年產值4億元,年稅收3200萬元。生物醫藥產業園位於浦裡新區趙家組團,面積達3.6平方公里,園區建成後將聚集生物醫藥企業5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50億元。

3月13日,開州區舉辦2020年第一季度招商引資“雲簽約”儀式,政企雙方相約雲端、視頻連線、跨屏牽手,在線簽約34個合作項目,總投資額125.8億元,涉及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大數據智能科創產業、五金電子、農業加工、科研教育等多個領域,這些項目的成功簽約,為開州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一個接一個的簽約項目,是開州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的體現,也是開州“尊商、重商、護商”理念和良好營商環境集聚而成的資本磁場效應。

如今的開州,疫情防控力度不減、勁頭不松、決心不變;工業企業搶工期、趕進度、補鏈條;扶貧攻堅育產業、增收入、添後勁,一場生機盎然的鬧春大劇正在精彩上演。

來源 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