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字哲學,人生真正的智慧。
——茲心
古語有云:“月圓則虧,水滿則溢。”
月亮最圓的時候,就要開始變缺,水放得最滿的時候,隨之就是溢走。
所謂強極必辱,盛極必衰,世間萬物,最忌諱的就是“圓滿”。
所以,富有智慧的古人總結出來: 人生的最好的活法,並不是十全十美,而是花兒半開月半圓的,求“半”。
致功利
一半舍,一半得
熱播劇《安家》中,江奶奶想賣掉上海的老洋房,來給自己已患絕症的老伴宋爺爺治病。
這棟老洋房是她家裡姐妹三人的共同財產,就和已經去世的大姐和二姐的兒子商量賣房,這兩個外甥也表面答應下來。
可外甥們覺得這江奶奶急售,人家買家肯定吃準了這一點,所以價格一定低了。為了賣個更高的價格,兩個人不顧宋爺爺無錢看病的境地,拖著不籤賣房合同。
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宋爺爺去世。江奶奶通過賣房子這件事情,看透了兩個外甥的功利自私。本是無兒無女的她,過世後這遺產也是要留給兩個外甥的,可是太寒心了,就把老洋房自己產權的那部分捐給了政府。
江奶奶過世後,她的外甥們不僅沒有得到江奶奶1600萬的遺產,還永遠都不能賣掉屬於他們產權部分的老洋房。
功利到無底線,就是這樣的結果。
生活中很多人都很精明,總是千方百計地想多得利,以為賺得越多,就越成功,結果是,無論賺沒賺到眼前的利,都輸掉了明天的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生在世,從古至今,最難看破的就是利。
李嘉誠曾說過一句話:“做生意如果拿七分利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拿六分。"
假如拿八分的話,會有五個人繼續和他合作,而拿六分,他的生意卻多了一百個。經營的奧秘就在於他懂得,”不吃全魚”而求”半”。
選擇一半舍,一半得,是參透了功利的終極要義,成全他人,就是成全自己。
致愛情
一半容,一半賞
南宋詩人戴復古有詩:“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意思是說,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人,有這樣的優點,自然有那樣的缺點。
在愛情中,能和“愛對方的優點”相提並論的共處方式,就是容忍對方的缺點,想要幸福長久,它們缺一不可。
蘇東坡十八歲那一年,奉父母之命,娶了青神鎮的王弗小姐。
在王弗眼裡,丈夫英俊不凡、才華橫溢。可是,心無城府,口無遮攔,性格更是急躁火爆,不懂得識人,對誰都肝膽相照。這樣的性格在官場周旋,真是好事輪不到,壞事跑不掉。
王弗容忍著他”別人說不得”的火爆脾氣,說話直腸子的口舌傷害,總是盡心盡力地幫襯。
每當有人來拜訪蘇軾,她就悄悄地躲在屏風後面聽他們談話,幫助蘇軾明辨人情是非。
有的人毫無主見,王弗說:“這個人說話模稜兩可,總在暗暗揣摩你的意思,一味迎合,你何必和他多說話浪費時間?”有的人專意討好,王弗分析道:“提防那些人,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而她的這些觀察和分析,事後往往得到證實。
有了夫人的互補,蘇東坡在官場順風順水,對她也愈加依賴。
真正美滿的愛情,並不是你擁有一個完美的愛人,而是你愛他的優點,所以包容他的缺點。
就連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也在相處中,出現過很多的衝突。
有一次,趙明誠收到李清照的情書《醉花陰》,感動之餘,卻起了計較之心。
他閉門謝客,用盡心力創作了一些詞,把李清照的《醉花陰》混入其中,讓朋友點評。結果朋友得出的結論,還是李清照的那首遙遙領先。
本是恩愛夫妻,很多人不理解趙明誠的動機,而李清照卻能理解他的嫉妒,這些情緒的源頭就是自卑,他也在為自己的弱點痛苦,畢竟是人都逃離不掉複雜的人性。
真正成熟的愛情,就是這樣一半包容,一半欣賞。
緊密而有距離,開放而有節制。感情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共處中,高質量的穩定和長情。
致生活
一半苦,一半甜
這些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積累,我們漸漸發現了“生活實苦”的真相。學生要“苦讀”,工作要“苦幹”,宗教要“苦修”,特長要“苦練”,想要人生開花結果,苦就是那不可跨越的溝壑。
所以有人說:既然無法避免苦,就學會加半勺糖,享受苦甜參半的生活。
說起苦與甜,想起一個故事。
從前,南禪寺有一位綽號“哭婆”的老婆婆,下雨時哭,天晴時也哭。
南禪寺的和尚就問她:“老婆婆,你為什麼總哭呢?”
老婆婆邊哭邊說:“大師有所不知,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鞋的,小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天氣好的日子,我就會想到小女兒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下雨天的日子,我就會想到大女兒,雨天哪會兒有顧客上門買鞋呢?想起這些,我就止不住的哭。”
老和尚聽後,說:“老婆婆啊,天晴時,你應該想到大女兒的鞋店正生意興隆,下雨時,你應該想到小女兒的傘鋪一定顧客盈門。”
老婆婆聽後,當即破涕為笑,從此再也沒有哭過。
原來人的心情就是一念之間,想不開是苦,想得開是甜。
屈原一生有不得志之苦,但留下了千古名篇《離騷》;貝多芬一生受貧窮和失聰之苦,但他的音樂不朽於世間,這是他們苦中的甜。
人生的每一次境遇、每一次成敗,都是苦和甜相輔交織,這就是人生的常態啊。當我們知道了所有事物都是這樣常態時,面對所有的苦和甜就能多一分淡然。
苦時加一半甜,方覺人生可期;甜時加一半苦,才懂得敬畏和珍惜,所以只有求”半”的人,才體會得到豁然的幸福感。
致自己
一半我,一半天
莊子說:“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一個人不管什麼境遇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努力,總是盡力而為之。如果事情無法挽回,也能安於天命,這是修養的最高境界。
要時刻告誡自己,在世事面前,一半要有力爭到底的盡人事,不遺憾;一半要有隨遇而安的聽天命,不糾結。
人生通透的秘訣就在於此。
你的身體盡在紅塵中奔波,你的心情隨之起伏,關鍵在於你的精神世界中,有一個”半”字內核。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成為你奔波的身體和起伏心情的主人了。
如此,看淡功利,看遠幸福,看透生活。
因”半”生慧,因慧生明,因明而得真喜樂。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作者:李曉木,多平臺簽約作者。白天職場,晚上寫作,願我有文,按摩你心。已出版《不要看低自己,沒人喜歡塵埃中的你》。歡迎關注公號:李曉木。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聯繫微信號(chenyu19950215)授權。
閱讀更多 慈懷文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