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如果讓一個普通父母給孩子做未來的職業設想,他可能會想讓孩子將來當一個醫生,當一個老師,做一個公務員,或者當一個工程師,創業者,但無論無何,我相信“綜合格鬥”一定不在他的備選清單裡面。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而就在前幾日,張偉麗,一位UFC,也就是終極格鬥冠軍賽的選手,成功擊敗挑戰者,衛冕了金腰帶,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有媒體稱:張偉麗經此一役,開啟了屬於自己的王朝。

面對媒體的採訪,張偉麗說道:我覺得女性可以做很多事情,女性不能被定義為是什麼樣的。她可以是溫柔的,可以是勇敢的,可以是堅韌的,可以是各種各樣類型的。

這段話說的實在是太好了。不僅僅是女性,其實每一個人都值得像她一樣,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是在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的人生畫了一個圈,你必須要學習成績好,將來考一個名校,找一個穩定的工作,與一個老實的人結婚,生一對兒女,就這樣度過一生。

無可否認,父母肯定是愛著孩子的,但他們卻總是忍不住的用自己的眼界,限制了孩子的未來可能,把本可以無限精彩的人生,限制在了一個狹小的範圍內。父母的這種做法,是受到了“達克效應”的影響。

本文將對“達克效應”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它在育兒方面會形成什麼樣的影響,並提出幾條行動建議,讓你能夠減少它對於你的干擾,能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也讓孩子成為他們應該成為的樣子。

01

什麼是“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全稱是“鄧寧-克魯格效應”,意思是人們很容易對自我產生認知偏差,對自己產生過高的評價。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自我感覺良好”、“自視甚高”、“無知者無畏”。

對於我們不知道的信息,我們通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金牌調整》欄目,曾經講述過一對母女之間的故事。小毛大學畢業之後留在深圳打拼,雖然一開始有些辛苦,但工作上老闆很欣賞,自己也在工作中不斷的增長見識,不斷成長。

可身在新疆老家的母親則一心希望女兒能夠回到老家發展,母親覺得一個女孩子獨自在外打拼,太不安全了,還是老家好,工作穩定,消費也低,只要熬幾年,房子車子都可以有。

本來小毛是抗拒回老家的,她堅持自己想在大城市發展,她熱愛自己的工作,想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可是,母親給她發來了這樣的信息:如果你再不回來,你看到的只有我的屍體!

母親以死相逼取得了效果,小毛最終還是回到了老家。可是她過的並不快樂,在老家待了十年之後,她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夢想,再次回到了深圳。對於迅速發展的深圳來說,十年之後,已經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小毛已經很難再適應這座大城市的生活了。

作為小毛的母親,她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幸福,但是因為對外面的世界缺少信息,她不瞭解大城市的生活,她也就不知道大城市的機會和個人在大城市的發展軌跡,還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只有聽自己的話才會獲得幸福的生活。

02

父母的“達克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 A. 用“民間偏方”對待孩子

有一些父母,從某些公號文章,或者一些假的育兒專家口裡得知了一些育兒的“民間偏方“,就把它們認為是金科玉律,不折不扣的執行,還認為自己很懂道理。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比如,我聽到有很多人說,小孩子哭的時候,一定不能首先服軟,讓他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要不然他們以後想要啥都會用哭的方式來找你要,他們還用這種行動起了個專有的名詞,叫“免疫療法“。

當孩子終於不再哭鬧的時候,他們以為自己勝利了,終於贏了孩子,可是他們不知道,孩子之所以會哭,是因為自己有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是他們表達需要的方式。

孩子不哭,不代表自己沒有了需求,而是把自己的需求給壓抑了起來,反正,哭了也沒人管我,孩子從小就體會到了絕望,他的安全感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 B.總認為自己是對的,限制孩子的選擇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就應該無條件的服從父母。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你懂啥呀,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用自己的眼界限制孩子的選擇,凡事都讓孩子聽自己的。覺得自己比孩子厲害,喜歡向孩子說教,教育孩子應該怎麼去思考,怎麼去選擇,完全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這種方式無形當中抹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讓孩子覺得自己除了聽父母的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也就失去了積極主動性。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03

怎麼樣去避免“達克效應“的影響呢?

  • A.接受現實,任何人都會受到“達克效應“的影響

“達克效應“雖然是一種不太好的心理表現,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受到達克效應的影響。

科學家是這個世界上最理性,最講道理的一群人了,但即使是他們,依然會覺得自己的知識才是世界上的真理,拒絕去接受新的理論知識。

普朗克就曾經說過:新科學真理之所以能夠勝出,並不是因為反對者被說服了,面是因為老一輩科學家最終最死了。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可見,即使是最成功的科學家,依然會受到“達克效應“的影響。

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老師曾經講過,他的爸爸是一位大學裡的數學教授,他一直都不太理解自己兒子創業的事情,哪怕樊登讀書已經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入會人數超過了三千萬,樊登的爸爸依然還想讓自己的兒子回體制內做一份安穩的工作。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首先需要接受自己的眼界有限,會受到“達克效應“的影響。

  • B.尊重孩子的自我選擇

不要用自己的思維去限定孩子,當孩子表達出對一件事情的興趣的時候,我們應該尊重離的想法並予以支持。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我們開頭提到的張偉麗,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想要練輕功。一般的父母可能會斥責孩子異想天開,最多也就是不予理睬,可張偉麗的父母不是,他們在院子裡挖了一個坑,讓她從坑裡往外跳,她越跳越高,坑越挖越深,直到坑深到張偉麗腰,她依然能跳出來。

也正是因為張偉麗的父母這種尊重孩子的做法,才能夠讓她選擇格鬥這條路,並最終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

  • C. 做好自己,而不是一味給孩子說教

父母總是喜歡對孩子說教,你要認真讀書,你要專心致志,然後自己在一旁拿著手機刷抖音。

有人問查理·芒格:如何教孩子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

查理·芒格答道:做一個好榜樣,說教不起作用。

自己做一個努力打破自己“達克效應“的人,孩子也會跟著你不斷的突破自我。

  • D.努力培養自己的積極情緒

達馬西奧在《笛卡爾的錯誤》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人和心理和身體是分不開的,情緒可以影響我們做事情的選擇。人不能脫離情緒來進行理性的決策。人的所有決策,都是情緒參與的結果。

人們常常會在飯桌上作出特別樂觀的判斷和決策,就是因為飯桌上氣氛其樂融融,一片喜悅,自己又喝了點小酒,感覺充滿活力,所以就對所有的事情都看的樂觀了。

達克效應——孩子沒前途可能是因為你眼界太低


我們要在生活中不斷地培養自己的積極情緒,比如快樂、激情和樂觀。

努力保持快樂。承認自己的弱點,並樂意接受別人的建議、幫助和忠告。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並追求長遠的目標。生活中熱心去幫助別人,與別人關係融洽。時常保持心境開朗。

努力保持激情。明確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併為之努力,取得階段成功的時候,及時獎勵一下自己。

想清楚完成一件事情的好處,以及完不成這件事情的痛苦,以此來激勵自己。把工作、學習和生活當作一場升級打怪的遊戲,培養成就感。

努力保持樂觀。經常與樂觀的人一起交談和玩耍,保持看待問題的樂觀態度。理性分析事情的可能結果,然後努力去接受它。

嘗試讓自己變成一個幽默的人,會幽默的態度去觀察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樂觀的心態看待各種人和事。

04

總結

記者有一次採訪張偉麗,提到網上有評論:“格鬥女王肯定會家暴誰敢娶“,問她怎麼看。

張偉麗答道:我們打別人是要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捱打,你想太多了。

短短几句話,展現出一個自信、陽光,而又充滿幽默的女孩子。

“達克效應“是我們不可避免的一種心理效應,在育兒的過程中,這種效應會影響我們對於孩子的看法和我們的做法。

但我們不必過於擔心。我們可以通過尊重孩子,做好自己,培養積極情緒來儘量規避”達克效應“帶來的影響,給孩子更多選擇,孩子才會獲得更多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