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知道自己吃了八分飽?

拾一客


吃飯8分飽,達到這個程度你需要在吃飯時細嚼慢嚥,在覺得不吃也不餓、再吃感覺會撐的情況下停止進食即可。德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人會吃撐與大腦機制有關。享用美食過程中大腦會在食物入口和入胃時兩次分泌多巴胺,這種機制可能增加對美食的渴望,並延遲大腦發出“吃飽”的信號。



故而想要不過多的攝入熱量,進食時就不要狼吞虎嚥,避免給你自己帶來多餘的贅肉。

小妙招:①早起、飯前、得空要喝水,常喝水能減少進食量,增加飽腹感。人每天喝水的生理需要為3000ml。每次喝水100-300ml為宜,不要超過1500ml。但也不能喝太多,避免水中毒。


②進食時要細嚼慢嚥,能夠讓大腦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應胃已經“吃飽”的信號。

③進食時用偏小的碗,並讓自己明確吃完一定量就會飽的暗示。

祝:身體勻稱健康!

――來自一個減肥成功小姐姐的祝福


減肥成功的小姐姐


中國人最常見問候就是:吃了嗎? 所以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至於這個八分飽呢,換成平常生活情景大概是這個樣子:

“誒,你中午吃那麼點,吃飽了嗎?”

“差不多飽了”(其實你不餓,但你食慾上來了,還有點饞,差不多就是八分飽的狀態)

“誒!你看!那邊兒有炸雞腿!來一份兒?”

“行啊,你去排隊,我去那邊買兩杯奶茶!”(這個時侯在吃就撐啦)

我們平常提的八分飽是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主要提醒我們吃飯不能過量。八分飽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感覺,沒有嚴格明確的標準來衡量。應該是感覺吃得差不多了,卻還不想離開飯桌,可要是再吃的話就會撐。總而言之,是一種似飽非飽的感覺。

怎麼控制這個飯量呢,就算你已經感覺到吃到了八分飽,但你的筷子可能會停不住,心想再吃一口吧,吃著吃著就撐了,說實話吃撐了確實不是好事,你可以吃到差不多時,去做點別的小事,如果之後不覺得餓,注意不是覺得饞了,其實這飯量就差不多了。





粉紅咕


每個人對於“飽”的概念都是不一樣的,七分、八分還是十分全靠個人感覺,完全沒有數據或者工具可以依賴,比如一頓600大卡的正餐,因為個體的新陳代謝、體重、消耗量、年齡等等都有所區別,所以每個人對於它的飢飽程度都會有不同的感覺,那麼怎麼確定自己到底是吃到什麼程度了?


介紹一種比較好操作也很有效的辦法:

吃慢點!只有把速度放慢了才能清晰感知腸胃的“飽”度,如果吃的太快,大腦還來不及感知腸胃的反應就已經吃完了,然後才會有比較撐的感覺,所以一定要讓大腦對腸胃的感知有比較及時的反饋。


然後,察覺吃飯速度!在飢餓時吃飯不自覺會加快速度,所以在自己很明顯的放慢速度時最好就放下碗筷,這個時候大概就是八分飽——不覺得餓,但是也不撐。


最後,進食種類的先後也會幫助控制食慾,原則上是:先低熱量、後高熱量(相對);先飽腹感強、後飽腹感弱。吃飯先吃掉一半的蔬菜,然後蔬菜、蛋白質、主食混合著吃。不要先把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放在前面,這樣會導致吃更多食物的慾望。


雕刻你的美


現在快節奏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而大肚子不在是一個人健康的象徵。人都是吃胖的,那麼吃飯八分飽也是一個健康的養生概念,但是現在隨著物質的極大豐富,我們想吃到八分飽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你想想面對一張桌子的好吃的,你卻能在吃到八分飽的時候剎住車,這抵抗誘惑的能力需要多大啊?

那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做到吃飯八分飽的

1、先喝湯,

胃的容量是一定的,而且有記憶功能,你在吃飯的時候喝一部分湯進去能佔去一點的空間,喝水和喝湯都是可以的,有句話講的好,吃飯先喝湯,苗條又健康

2、減少主食攝入

再就是減小盛主食盤子的容量,增加蔬菜蛋白質的攝入。當你縮小主食盤子容量的時候你自然就攝入少部分的主食,如果大盤裝,不知不覺就吃多了

3、換手吃

當你換手吃飯的時候,你會不習慣,自然吃飯的速度就降下來從而達到細嚼慢嚥的程度

4、細嚼慢嚥

吃飯時間刻意拉長,因為人體有個反映的過程,當你快速吃飯的時候,信號沒有那麼快傳遞到大腦,大腦一直在接收飢餓的信號,激素上升這個也是一個過程,當你狼吞虎嚥的吃飽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吃撐了,久而久之你就胖了,吃飯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最好,充分咀嚼食物

當你意識裡覺得可吃可不吃的時候,那時候就應該停下來,讓大腦反應一下,不要覺得浪費糧食非要把自己碗裡面都吃完,這種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黑爾偌


飽這個感覺,是滯後的,為啥我們常會”吃撐了“呢?因為其實你已經吃飽了,但是胃的感覺還沒傳遞給大腦,所以你覺得自己沒飽,還在拼命吃,等你覺得飽了,放下筷子,這時已經吃撐了。

所以有三個辦法可以控制食量,第一用左手吃飯,如果你是左撇子就用右手吃飯,因為這樣使筷子不順手,吃東西就慢,使食物在嘴巴里咀嚼的時間長,吃得慢容易有飽腹感,女神全智賢就是通過用左手吃飯來控制飯量的。

第二就是常說的:看著還想吃一口,就可以停下別吃了,其實過一會兒你會覺得,咦,又不想吃了。因為大腦的感受是滯後的嘛,其實剛剛你已經飽了。

第三,學習日本的定食。不管飽不飽,把菜和飯都盛好,一人一份,就吃這麼多,不飽也別增加了,七大盤八大碗地放桌上大家一起吃,不知不覺就容易吃多了。

不過我也只會紙上談兵,上面的三點我一個也做不到,所以我也很難瘦下來,哈哈!


看小明


嵇康《養生論》說:“飲食不節,以生百病。”

隨著生活水平極大提高,大魚大肉等美味佳餚吃得太多,會加重胃腸負擔,出現腸胃飽滿,使人感到腹中悶脹症狀,體內的“真氣”不能暢通地運行,所以日常儘量要少吃,一般以七、八分飽為宜。吃飯過程也要細嚼慢嚥,一方面可以充分咀嚼,減輕胃腸負擔,也可以使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

那麼這個八分飽是一個什麼狀態呢?怎樣才能正確的判斷是否是八分飽呢?

八分飽其實就是就是當你吃食物,吃到一定程度,在心裡問問自己,還可以吃嗎?當你覺得還能吃一點點的時候,就是八分飽。

飲食八分飽是養生的基本原則之一,除此之外,要想身體健康,飲食還應有規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日三餐,食之有時,脾胃適應了這種進食規律,用餐時便會為消化食物做好準備。這樣才可以保證消化、吸收正常地進行。


》查悅生活,致力於為大家提供更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知識,讓大家快樂生活每一天。

》關注查悅生活,為生活多一份健康保障。更多健康小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查悅生活。


查悅生活


現在的生活水平每頓飯吃飽,吃多了,想吃八分飽,我的感覺是,吃多少盛出來,然後還想吃點,這一點吃完,我認為是九分飽。

想健康,想減肥,按照第一感覺,是八分飽。堅持半個月或20多天,就形成習慣了。

我不論是過節,過年,聚餐,都是正常量,我的生物鐘很起作用,有控制力,多一點不吸收,感覺很好。



思想1958


我有個辦法可以讓你控制自己吃飯時的食量,大概吃個七分飽。

那就是吃飯的時候喝一些沒有熱量的無糖碳酸飲料,很快就會提前吃撐的。


肉師傅說減肥


八分飽就是還能再吃,但是放下筷子也行


愛吃檸檬的喵WR


當你吃完一份飯後,還覺得意猶未盡時,就是八分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