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的確讓人討厭,為什麼連高太尉都不敢殺?

時代傻瓜李博士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以下兩點解釋

第一點

若是林沖真的殺高俅復仇,只怕梁山的宋江等人也不會放過林沖,宋江落草梁山本就是出於無奈,落草之後,更是心念招安,而此時的梁山,不僅僅宋江急於招安,梁山上的主要派系,除了魯智深的二龍山人馬對招安不感冒之外,其餘人等,特別是大宋朝廷的降將,對於招安都是極為熱衷的,如關勝、徐寧、呼延灼、張清、索超、宣贊、凌振等數十位大宋降將,都是鐵桿招安粉,而被俘之後的高球,在梁山的刻意表現,已經讓梁山好漢對其信服,認為高俅是梁山唯一的招安希望。

第二點,

高俅的身份也不一般,高俅不僅僅是大宋朝廷的重臣,高俅更是徽宗皇帝的潛底舊臣,君臣二人關係非同一般,假若殺了高俅,徽宗震怒,梁山這夥人想要招安,已經是不可能之事,梁山招安之路,完全被堵死,故此,林沖若是殺高俅復仇,等於斷了所有人的招安念想,做下此事,只怕林沖也承擔不起後果,故此,林沖若是敢殺高俅復仇,只怕林沖也會被宋江殺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謝謝


環球地理君


很簡單,林沖不是地痞無賴,梁山也是一個有組織的作戰隊伍,自古有知道軍令如山,沒有一個嚴明的軍紀是很難打生長的,林沖是軍人出身,自然懂得這個道理!當時梁山首領是宋江,宋江不讓殺,怎麼?林沖難道連宋江也殺嗎?那梁山不久亂了套嗎?林沖不是李逵,王英之類殺人不眨眼的人!是個很有分寸有理智的軍人。所以林沖自然就不會只考慮個人恩怨不考慮整體利益而強硬的去殺高俅了!


木易141754981


說起《水滸傳》之中的梁山好漢林沖,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實際上,林沖在進入梁山之前是東京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在仕途上雖然不得意,但是好歹也是大宋體制內的官員,他的小日子過得也還算圓滿。誰知高太尉看上了他的妻子,於是伺機陷害他,將其發配到滄州看守草料場,後來更是派陸謙、富安勾結當地差撥,趁機火燒草料場,幸虧林沖躲在山神廟之中才躲過一劫。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高太尉不直接派人把林沖幹掉,非要燒掉草料場來栽贓林沖呢?難道說在北宋,火燒草料場是很嚴重的罪行嗎?

  這就要從北宋初年滄州的地理位置說起了。北宋自趙匡胤立國以來,雖然基本上統一了全國,但是卻始終無法征服北方的遼王朝。自從高粱河之戰後,北宋軍隊逐漸轉入了被動防禦狀態,因此,位於河北的滄州就成為了北宋的軍事重鎮之一。由於北宋的步兵在對抗遼國的騎兵之中總是處於劣勢,因此宋朝就下定決心自己飼養一批戰馬用來組建騎兵部隊。

  到了宋真宗時期,北宋已經有了4萬多人的騎兵部隊,用來防禦遼國軍隊的入侵可以說是綽綽有餘了。公元1001年,遼國軍隊大舉入侵宋朝的遂城,宋軍率領騎兵奮起反擊,結果將遼國騎兵打得大敗而逃。由此可見,宋朝的騎兵是北宋的精銳戰鬥力之一,而正如現在的坦克要燒油一樣,古代的戰馬糧草消耗也是很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宋朝會在軍事重地滄州設立草料場的原因。

  因此可以說,草料是北宋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一旦草料有任何閃失的話,北宋的騎兵部隊就沒有辦法迎擊遼國的入侵了。而放火燒掉草料場,可以說是北宋時期的死罪之一了,無論是翫忽職守還是故意為之,林沖一旦被官府抓到的話下場自然可想而知。因此,林沖在幹掉陷害他的3個人之後只能投奔梁山泊,因為他十分清楚,火燒草料場的罪責可是他擔當不起的,如果投案自首的話,弄不好就會被株連九族。


Mr緘默1


水滸傳中的豹子頭林沖,80萬禁軍教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啊,為什麼說連高太尉都不敢殺呢?高俅代表的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他殺一個人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他明白殺人償命的道理,林沖也知道憑他個人的力量,是鬥不過以高俅為代表的封建統治集團勢力的。


北極熊愛觀影


不是不敢殺,是捨不得禁軍教頭,給自己留退路,捨不得榮花富貴,才選擇軟弱了,實在忍無可忍了,只能放棄富貴上樑保命


誠信169417802


林沖在《水滸傳》中,在一百單八將中,是一個典型的悲劇性人物。其極度自律及逆來順受的性格,導致了其悽慘的人生。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一、高衙內奪妻 對於這種事情,別人一般忍不住,林沖忍住了。魯智深幫忙,也不要,寧肯用忍讓來平息風波。

二、野豬林脫險,繞過了曾萬般折磨自己的董超薜霸。冤有頭,債有主,似乎無可厚非,但其可是要致於死地的。雖顯得大義凜然,然終顯拖沓,有失男兒血性。

三、活捉高球,雖胸中騰起萬丈怒火,但不敢沖天而放。有勇有謀,罕見對手,卻生生壓制,以致怒火攻心,傷及肺腑。導致了憂鬱的一生,拿不起,更放不下。

四、逼上梁山後,與朝廷與高球已明公開敵對,空有一身超群武藝,卻躲在梁山暗㖭傷口,無所作為,耗盡一生,不能快意恩仇,過多憂慮。傷懷一生。

極度的自律與逆來順受的性格,在風起雲湧,快意恩仇的江湖義氣中,成了一道暗淡且悲涼的不協調的風景。

大家好,我是教師視角ABC,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教師視角ABC


首先這得從豹子頭林沖的性格特徵來分析。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有勇有謀,武藝超群,富有俠義精神,但是他又有著懦弱忍耐,逆來順受的特性。前者讓他擁有了殺高太尉的能力,後者卻阻礙了他殺高太尉的行為。性格使然,這個一點也不矛盾。

其次,林沖深受皇權至上的影響,三綱五常自然是爛熟於心,所以做事也是謹小慎微,能忍則忍,缺乏反抗精神。從這一點來說,他也不會斷然殺了高太尉。至於最終上梁山,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在他的心目中,還是和許多下層軍官一樣,切切希望當時的朝廷不要拋棄他們。

基於性格特點和文化薰陶這兩點,林沖也不能殺了高太尉。當然,作為讀者,更希望他殺了高太尉,快意恩仇,而後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好漢,行走於俠義大道之上。


竹林聽雨815126


林沖,君子人物。

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林沖不在場,又身為八十萬禁軍教頭,與紈絝子弟一般見識有失身份,地位。(我們今天有幾元臭錢的人與高衙內一樣)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寧肯得罪君子,不可怠慢小人。林沖不知高衙內父子背地使陰招,更是大丈夫光明磊落品質。

火燒草料場,殺死陸謙,恩怨分明,不萬不得也而不會大動干戈,信手屠殺,禍及魚池。

上梁山,探聽娘子下落,情深義重,夫妻之道,做人之道。

林沖,施耐庵筆下一個正統,儒教弟子,被朝庭弊病逼得走投無路,落寇上梁山。


羅從相


此乃天理昭然,護佑善人義士,

因為這場大雪壓倒了草廳,

讓林沖躲進了山神廟才救了林沖性命!

山神在上,林沖實在不願殺人害命,

只是苦熬做夢掙扎得回來,

屈沉在小人之下,

林沖實在讓無可讓、忍無可忍,

今夜林沖何等揚眉吐氣、光明磊落!!!


小雨說詩詞


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有衝動就有行動,林沖也是愛憎分明,卻又忍辱偷生,這和他從小收到的儒家傳統教育有關,逼到絕境才奮起反抗,和中國人隱忍的民族性格是一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