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三月初,懂懂筆記探訪華強北商家開市時,感受到了商城陸續恢復營業後的狀況。有商家表示,恢復營業後對於出入人員的管控依舊嚴格,顧客幾乎很難進到商城內部。

因此,大部分商家還是將“一米櫃檯”、商城檔口當成了倉庫,繼續在大街上發貨、安排物流,與批發商和散客對接。

不過,去年逐漸崛起的華強北美妝商家,在這段景氣低迷的時期,卻展現出了迥異的狀態。

“做手機的只能是清貨,減庫存,沒辦法和賣美妝的那些商家一樣,馬上進行調整。”有手機商家表示,手機商家“自救”的手段相當有限,甚至顯得很被動,而美妝商家卻都玩出了花樣。

什麼樣的新玩法,能讓這些美妝商家在市場嚴重低迷的狀態下風生水起?

美妝銷量跳水,改銷醫療耗材

根據貝恩聯合天貓發佈的最新消費報告顯示,相比2019年,今年春節期間美妝品類線上銷售額整體下降了30%。其中,高端美妝品類所受影響更大,下降40%。

有行業人士指出,春節之後,因為“Z世代”消費群、小鎮青年和新銳白領們外出的減少,對美妝產品需求大幅下滑,才導致了這些品類線上業績跳水。

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春節之後到現在,化妝品、護膚品的出貨量掉得都很明顯。”

說起這段時間的生意狀況,在明通市場經營爽膚水專櫃的小吳,深深地嘆了口氣。她告訴懂懂筆記,華強北許多商城是在三月初宣佈正式開市,但從二月中開始,有許多美妝商家就陸續開始線上營業、路邊擺攤了。

這些美妝商家除了做批發生意之外,大多還做零售和一件代發,因此對零售消費市場的狀態更為敏感,“春節期間我都是在家休息,直到春節之後才感覺到不對勁,訂貨的情況只有往日一成。”

和許多的美妝商家一樣,意識到“情況不妙”的小吳迅速開展“自救”,女性用戶購買化妝品的需求降低了,那就試試消毒用品。“我覺得要從消費者當前需要的產品入手,口罩我做不了,就做消毒用品。”作為最早一批在華強北“思變”的美妝商家,小吳幾乎動用了所有的人脈和資源,目的只有一個,找到消毒水的貨源。

當二月初看到有部分商家已經開始在線上銷售含氯消毒水時,小吳有些心急,害怕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好在四處苦求的消毒水如期到貨,她才稍微鬆口氣。不過,這批貨只銷售了幾天,市場又再次出現了新的需求。

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三月初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很多上班族要出門,為了安全開始網購個人防護用品。”小吳看到商城內有美妝商家開始銷售起雨衣、膠皮手套,她也坐不住了,“一次性手套和雨衣我也做,但是我還進了些不一樣的產品。”

判斷到用戶會有噴灑消毒水、酒精的習慣,她批發了很多護膚保溼用的小噴壺,“廠家還出了用透明塑料以及海綿做的面罩,我覺得上班族戴在頭上,能夠避免飛沫傳播。”

她也沒有想到,噴壺、面罩很快成了店裡最熱銷的產品,最高峰時每天批發裝貨量就有七八十箱(供應各地電商賣家)。雖然這些商品的利潤空間遠不如美妝、護膚品那麼大,但在這個時期也十分難得了。

“一部分在華強北批發為主的美妝電商,很早就銷售起了防疫商品。”小吳告訴懂懂筆記,得益於這樣的“改變”,很多美妝商家的生意都得以維繫下去,沒有采用低價清美妝庫存這種斷腕自救的形式。

除了銷售的商品改變之外,美妝商家在獲客模式上也有了很多“大變化”。

面向B端客戶做起直播、短視頻

“大家可以看看,店裡商品的品質都是極好的,量大代發也算批發價。”

商城正式開市後,美妝商家阿敏便迫不及待的回到檔口,戴上口罩,開啟了直播、短視頻在線批發模式,銷售起庫存的口紅粉底以及防疫消殺商品。阿敏無奈地表示,以往她從沒有“拋頭露臉”,出鏡的都是合作機構的網紅。

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整體來看,華強北美妝檔口大多以批發為主、零售為輔。也有小部分商家是與網紅機構合作,通過網紅直播、短視頻方式直接2C賣貨,“我們在春節前也試了好幾場,流量、轉化都很不錯。”

但在這段特殊的時期,網紅機構已經難以接洽,她索性自己上陣,而且是面向小微(B端)客戶做起了直播,“大家都知道,網紅做直播賣貨是面向普通消費者。而我做直播和短視頻,面向的是零售商家、電商賣家和微商群體。”

阿敏表示,由於目前美妝消費市場整體低迷,本地防疫產品的批零需求也趨於飽和狀態,想要避免同行之間的競爭,就只能打破銷售渠道、地域的限制,“我們還是專注批發,主要批給市外、省外的電商商家和及微商,發揮貨源集散地的優勢。”

雖然阿敏所做的直播、短視頻觀看量通常僅有兩位數,但她似乎並不在意,在她眼裡,自己做的直播、短視頻內容無需網紅那般專業和精緻,畢竟小微(B端)商家關心的,只有商品的品質和利潤,所有商品均無需“上臉”。

“只要把以上兩點講清楚了,外地商家就會下單合作。”她告訴懂懂筆記,雖然自己不是每天都做直播、發短視頻,但從三月初到現在(三月十八日),已經拿到十幾張訂單,所有訂單均來自線上直播和短視頻平臺。

懂懂筆記看到,有兩張訂單是來自江西、廣西復工企業採購的防疫產品,儘管訂購數量不是很大,但也讓惴惴不安的阿敏看到了希望,“有消毒液、一次性口罩、防護面罩,兩張訂單加起來的金額也有三萬多了。”

視頻、直播批貨模式,就像是一陣旋風,開始在華強北的美妝同行之間流行開。阿敏表示,最近在商城裡時不時就能見到有手持自拍杆、戴著口罩,站在檔口介紹商品的商家。

無論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還是淘寶直播、閒魚等二手電商平臺,都能夠看見這些美妝商家的身影,“只要是上門的單,無論批發、零售或者是代發,我都不放過。即便十幾元的一次性手套也照樣發。”

可以看到,華強北美妝商家的“求生欲”極為強大,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度過眼前的難關。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除了商品以及獲客模式上的轉變之外,一些商家的心態也或多或少發生了變化。

錯過“小陽春”押寶“小陽秋”

“我已經調低了經營預期,大家今年應該都一樣的。”

去年6月份,由於原有店鋪租期屆滿,張莉從東莞厚街的一家美妝批發市場搬到了華強北,繼續經營保溼面膜產品。她告訴懂懂筆記,華強北的自然流量、區域位置很好,美妝很快成了氣候,櫃檯開張後生意很快就火了起來。

2019年底,她又談下了好幾家面膜品牌的代理,本想著新的一年出貨量能有新的突破,“春節前,手機商家都在清倉甩庫存,但是不少美妝商家都不著急,計劃留著年後再出貨。”

疫情下的華強北美妝商家:緊跟市場消費需求,積極“改變”自救

​此後的情況,就是春節後所有同行都不是在清美妝庫存,而是拼命尋找防疫用品的貨源。張莉無奈地表示,原本每年的三月份都是美妝電商的小旺季,即便比不上“雙11”“雙12”大促,但也是“小陽春”。

如今,三月份過半,很多商家都還處在積極“自救”的過程當中,“第一季度即將結束,眼看完成既定的出貨量是無望了,現在只求能熬過去。”

對於她和大部分華強北美妝商家而言,新一年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去庫存。更關鍵的是,美妝商品的更新迭代速度雖然不及手機那麼頻繁,但也有銷售週期。“很多品牌旗下的某一款產品,若不能在特定季節銷出去的話,後續會很難銷售,畢竟品牌還會不斷推出新品。”

除非產品本身品牌力足夠強大,產品也足夠經久熱銷,不然她們做批發的肯定都要考慮銷售週期。“就怕一晃到了下半年,大家都開始著手降價清庫存。現在可以說全年銷售計劃已經亂套了。”

張莉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都在陸續復工,同行們都盼著在四、五月份能夠迎來美妝的消費復甦期。

在她看來,儘管不大可能出現所謂的“報復性消費”,但作為女性用戶的剛需,美妝、護膚產品還是有望在疫情影響減弱之後,迎來“小陽秋”,“這裡每一個品牌檔口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家生產企業,大家庫存的壓力都不小。現在大家只有一個期望,活下去。”

無論是經營商品的改變還是獲客模式、出貨渠道的改變,都是美妝商家為了應對特殊時期採取的“權宜之計”。作為“形成氣候”僅一年左右的華強北美妝市場,很多檔口都是由電商、微商轉型而來,有的更是生產企業的“門面”。這裡的景氣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妝消費市場的風向標,成為上游廠家、下游零售商經營狀態的晴雨表。

顯然,很多美妝商家目前最大的心理預期都不是在今年掙到錢,而是“拉個抽屜”就好,只要能不賠不賺,就有機會在來年翻身。

激進、野心、押注、搏一把……2019年的各種心態在2020年的3月突然改變。這個在華強北嶄露頭角的新業態,也在猶豫、躊躇、退縮、求變中開始了庚子鼠年的新旅程。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