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阪古鹽道”(鮑東昇文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刻免費閱覽和分享《運城實時資訊》,獲取最快和實用的資訊,並參與留言評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運城實時資訊)3月21日,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

虞坂古鹽道位於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始鑿於西周初期,明正德八年御史張士隆曾對青石槽路段進行過擴鑿。廢棄於20世紀50年代初。

虞坂古道是古人為了把河東鹽運至中原、西北乃至全國而開闢出一條道路。該鹽道從張店鎮坪頭鋪下山,至鹽湖區東郭鎮磨河村南山底出,沿途山勢險峻,坡道盤曲,路面坎坷不平。現存路面寬2—4米,全長約8公里。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這條與河東鹽的關係密不可分的運鹽古道,對研究西周至明朝時期的鹽業發展歷史和久遠文化有著重大的價值和意義。2004年6月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這條古道里,有太多的地名記載了運鹽的歷史,就像卸牛坪,意為到此後面的路地勢平坦,牛已完成運載任務,將鹽從牛身上卸下。又如平頭鋪村,鹽車一路顛簸,到平頭鋪則漸漸進入平地,鹽運人員把鹽車上的鹽重新分裝,人和牲口也在此喘息打尖。平頭鋪北邊有一處響鈴彎,據說,鹽車到此,牲口脖子上的鈴鐺就可以讓平頭鋪的人聽到,各店家聞聲出門,準備招攬生意。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虞坂古道中,還有一處瓦罐廟,百姓俗稱“挖刮廟”,這裡原本是政府設立的關卡,鹽車經此要納稅,通常是從鹽車中挖出一些鹽,運鹽者因此沒有好感地稱之為“挖刮廟”。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此外,古道旁有兒女窩,傳說行人可在此祈禱求子。天子床是一塊平整的大青石,相傳當年天子巡遊時,在此歇息過。劉娘泉,相傳一位姓劉的皇后在旱年為當地百姓祈得一股清泉。這些吉祥又充滿古人們對幸福生活熱愛與嚮往的傳說,也在虞坂古道里源遠流長。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兒女窩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如果知道伯樂相馬的故事發生在河東,在中學時代時朗讀“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時候,會不會更加親切?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除了向四面八方運輸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鹽外,這條千年運鹽的古道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了許多中國人至今耳熟能詳的成語。如,伯樂相馬,按圖索驥,唇亡齒寒、假虞伐虢,馬齒徒增。

踏青的遊客: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遊客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車轍印痕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古鎖陽關: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帶您走進中國最早公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山西運城“虞坂古鹽道”(鮑東昇文/圖)

“運城實時資訊”合作熱線及微信15903599311 爆料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