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怒斥:這種“教育騙局”毀了多少孩子,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導語:

近些年來,在我們的教育事業當中,出現了一種名字叫做“快樂教育”的理論,甚至一度十分受家長們所追捧。但是前段時間,一位北大教授卻怒斥這種“快樂教育”的理念,並且認為這種所謂的快樂教育,是教育中最大的一個騙局。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所謂的“快樂教育”,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教育理念。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快樂教育,就是應該“模仿歐美,學習西方國家的教育模式,對孩子進行一種放縱的,任意的,釋放天性的“放養式”快樂教育。如此一來,孩子就能在教育當中獲得快樂,能夠更大的釋放孩子的天性,發揮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快樂當中成才。”

老教授怒斥:這種“教育騙局”毀了多少孩子,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所以很多中國家長,都在紛紛學習西方國家教育的這種理念,但我們不知道的是:“西方平民階層接受的是這種放養式快樂教育,西方精英階層,接受的可是與之截然相反的“精英式教育”。而恰恰是這種教育,才又進一步拉高了他們國家兩極的分化性。”

看到這裡,你還想讓自家孩子接受快樂教育嗎?如果我們一味地去相信這種教育理念,一味的偏激地把它當成放縱孩子的理由,一味的不管不顧,釋放孩子的天性,那隻會害了孩子。如果你認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成才,那可真的是有待商榷。

老教授怒斥:這種“教育騙局”毀了多少孩子,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當今時代,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社會競爭也越來越強,如果孩子不夠優秀,如果不讓孩子接受嚴格的教育,那麼孩子真的很難成才,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腳跟。

孩子在該學習的年齡,你卻讓他快樂的玩兒,那麼等到他長大,剩下的只能是痛苦了,還要為自己享受的快樂買單,畢竟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輩子,只有孩子擁有真本事,才能在社會上立足。不論怎麼說,教育,學習和高考,是改變寒門子弟的一個捷徑,是我們翻身的最直接的一個機會。

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其實快樂教育本身並沒有錯誤,關鍵的是我們如何去正確的認知它。所謂的快樂教育,不是去放縱孩子,讓孩子每天只享受快樂,只知道玩兒。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在學習當中尋找快樂,如何玩著玩著學到知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老教授怒斥:這種“教育騙局”毀了多少孩子,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什麼是正確的“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讓孩子從枯燥學習變成有趣學習

所謂的快樂教育,不是說孩子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學習是快樂教育的大前提,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枯燥的學習,變成有趣的學習。

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主動享受整個學習的過程,老師也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策略,不斷調整講課的吸引力,引導學生沉浸其中,如此一來,從枯燥變有趣,教育也就變得越發快樂。孩子在有興趣的學習中就會越來越投入,成績也就越來越好。

•快樂教育,讓孩子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除此之外,快樂教育還應該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現在的孩子,大多數自覺性不高,根本不願意學習,每天只想著玩樂,必須要家長和老師的督促和強迫才能夠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這種情況其實是萬不可取的,孩子雖然被迫的去學習了,但是學習效率並不高,孩子並不開心。家長和老師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而學習並不是小時候的事情,活到老學到老,只有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只有讓孩子自己喜歡上學習了,才能讓他們享受快樂學習的過程。

老教授怒斥:這種“教育騙局”毀了多少孩子,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快樂教育,讓孩子從痛苦學習變成快樂學習

除此之外,快樂教育的最根本宗旨,就是讓孩子在痛苦學習向快樂學習轉變。孩子以前厭倦學習,現在要引導他們自己喜歡上學習,一步一步的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性,一步一步的讓孩子享受其中,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一步一步的向快樂教育的步伐邁進。

學習是每個孩子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如果只是追求“快樂的童年”,並不好好學習的話,等到長大成人,孩子可能只剩下童年快樂的回憶,而什麼真本事都沒有。

童年雖然應該無憂無慮,但這裡所說的無憂無慮並不是只知道玩兒,而是一心想著學習,努力的提升自己,把每天的時間合理分配好,什麼時候開開心心的玩兒,什麼時候要塌下心來學習,不要有其他的雜念。這樣既好好的玩兒了,又認認真真投入到學習中了,成績有了,快樂有了,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快樂教育,本身是沒有毛病的一種理論,但由於很多人的曲解,已失去了他原本的意義。希望每個家長都能夠重新認識一下正真的快樂教育,重新定義一下快樂教育,讓自己的孩子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學習,讓自己的孩子從枯燥學習轉變成有趣學習,讓孩子從痛苦學習轉變為快樂學習。

孩子只有心中有學習,才能對學習感興趣,才能讓自己更加的優秀,未來更加的美好,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優秀成長,健康成才。

你認同國外“快樂教育”的理念嗎?如何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快樂的學習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