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怒斥:这种“教育骗局”毁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导语:

近些年来,在我们的教育事业当中,出现了一种名字叫做“快乐教育”的理论,甚至一度十分受家长们所追捧。但是前段时间,一位北大教授却怒斥这种“快乐教育”的理念,并且认为这种所谓的快乐教育,是教育中最大的一个骗局。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的“快乐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快乐教育,就是应该“模仿欧美,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一种放纵的,任意的,释放天性的“放养式”快乐教育。如此一来,孩子就能在教育当中获得快乐,能够更大的释放孩子的天性,发挥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在快乐当中成才。”

老教授怒斥:这种“教育骗局”毁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所以很多中国家长,都在纷纷学习西方国家教育的这种理念,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西方平民阶层接受的是这种放养式快乐教育,西方精英阶层,接受的可是与之截然相反的“精英式教育”。而恰恰是这种教育,才又进一步拉高了他们国家两极的分化性。”

看到这里,你还想让自家孩子接受快乐教育吗?如果我们一味地去相信这种教育理念,一味的偏激地把它当成放纵孩子的理由,一味的不管不顾,释放孩子的天性,那只会害了孩子。如果你认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成才,那可真的是有待商榷。

老教授怒斥:这种“教育骗局”毁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当今时代,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强,如果孩子不够优秀,如果不让孩子接受严格的教育,那么孩子真的很难成才,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脚跟。

孩子在该学习的年龄,你却让他快乐的玩儿,那么等到他长大,剩下的只能是痛苦了,还要为自己享受的快乐买单,毕竟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只有孩子拥有真本事,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论怎么说,教育,学习和高考,是改变寒门子弟的一个捷径,是我们翻身的最直接的一个机会。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其实快乐教育本身并没有错误,关键的是我们如何去正确的认知它。所谓的快乐教育,不是去放纵孩子,让孩子每天只享受快乐,只知道玩儿。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在学习当中寻找快乐,如何玩着玩着学到知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教授怒斥:这种“教育骗局”毁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什么是正确的“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让孩子从枯燥学习变成有趣学习

所谓的快乐教育,不是说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学习是快乐教育的大前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学习。

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主动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老师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不断调整讲课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沉浸其中,如此一来,从枯燥变有趣,教育也就变得越发快乐。孩子在有兴趣的学习中就会越来越投入,成绩也就越来越好。

•快乐教育,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除此之外,快乐教育还应该完成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自觉性不高,根本不愿意学习,每天只想着玩乐,必须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强迫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这种情况其实是万不可取的,孩子虽然被迫的去学习了,但是学习效率并不高,孩子并不开心。家长和老师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而学习并不是小时候的事情,活到老学到老,只有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只有让孩子自己喜欢上学习了,才能让他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过程。

老教授怒斥:这种“教育骗局”毁了多少孩子,许多家长深信不疑

•快乐教育,让孩子从痛苦学习变成快乐学习

除此之外,快乐教育的最根本宗旨,就是让孩子在痛苦学习向快乐学习转变。孩子以前厌倦学习,现在要引导他们自己喜欢上学习,一步一步的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性,一步一步的让孩子享受其中,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一步一步的向快乐教育的步伐迈进。

学习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如果只是追求“快乐的童年”,并不好好学习的话,等到长大成人,孩子可能只剩下童年快乐的回忆,而什么真本事都没有。

童年虽然应该无忧无虑,但这里所说的无忧无虑并不是只知道玩儿,而是一心想着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把每天的时间合理分配好,什么时候开开心心的玩儿,什么时候要塌下心来学习,不要有其他的杂念。这样既好好的玩儿了,又认认真真投入到学习中了,成绩有了,快乐有了,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快乐教育,本身是没有毛病的一种理论,但由于很多人的曲解,已失去了他原本的意义。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重新认识一下正真的快乐教育,重新定义一下快乐教育,让自己的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孩子从枯燥学习转变成有趣学习,让孩子从痛苦学习转变为快乐学习。

孩子只有心中有学习,才能对学习感兴趣,才能让自己更加的优秀,未来更加的美好,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优秀成长,健康成才。

你认同国外“快乐教育”的理念吗?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快乐的学习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