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中,都有誰練成《易筋經》,為何他們一練即成?

古金武俠


易經筋在金庸的兩部小說中都分別出現,一部是《天龍八部》,一部是《笑傲江湖》。練習易經筋的人不少,在我的腦海中有達摩,鳩摩智,掃地僧,方證,令狐沖,但是能夠真正稱的上練成的我認為只有達摩祖師,掃地僧,方證三人。



先說練了易經筋但不算練成的幾人。

  • 鳩摩智

鳩摩智從吐蕃遠來中原武林,目的就是貪圖兩大武功絕學——六脈神劍和易經筋。

先是去天龍寺和枯榮等人大戰一場,逼的枯榮燒燬劍譜,他抓住了記住劍譜的段譽。

威逼利誘等手段到最後還是未能如願以償,他又把目光瞄向了易經筋。可能是金庸覺得他可憐,於是安排他得到了經書。

鳩摩智手握瑰寶,掃地僧也點明他練習易經筋太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可以他不聽勸告,最後不但沒有練成易經筋,還因為強行修煉搞的自己走火入魔,如果不是段譽吸乾他的內力,就要爆體而亡。

鳩摩智別說練成易經筋了,還把自己本身的武功都搭進去了。



  • 令狐沖

令狐沖本身是學華山劍法出身的,後來又得到了風清揚傳授的獨孤九劍。

在西湖牢底搭救了老丈人任我行,學會了一點吸星大法,前前後後學的武功太雜亂,終於把自己搞的五臟六腑都不安生。

少林看在風清揚的面子上,又想拉攏令狐少俠,把易經理送給他讓他練習療傷。

書中最後並沒有說令狐沖練習易經筋但什麼地步了,我推測他練的也就馬馬虎虎。

易經筋是少林絕學,我們知道不管是少林的什麼絕學,哪有能夠輕易就能練成的,別人都是循序漸進,經過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夠學會,況且少林弟子還是怎樣的苦練。

令狐沖性子上本就不適合這門武功,又好酒,再加上和任盈盈退隱,哪裡還顧得上去練什麼易經筋喲。



再說練成易經筋的幾人

  • 達摩祖師

不說別的,達摩是開創了少林門派的人,少林武功都出自他手,如果他都不算連會,那就沒有人算的上練會了。

都說天下武功出少林,我看要加上一句,少林武功出達摩。



掃地僧

金庸筆下最宅的宅男,在藏經閣宅了幾十上百年,沒有什麼愛好,就會掃地練功。

鳩摩智辛苦大半生得到夢寐以求的易筋經,不顧一切的練習指望打遍天下無敵手,結果被他掃了一眼就看出練的不對。

這還真不是老和尚裝13,人家這是真實力,高眼力,如果能一眼看出別人練的什麼武功還不算奇怪,但是能一眼看出別人練習的方法不對,這份能耐了數不出幾人。

也許要在金庸筆下排列武功最高的人爭議頗多,但是要排武功最高的和尚,算上沒露過面的達摩,找不出能夠超過掃地僧的和尚。



方證大師

任我行在笑傲中什麼武功水平,幾乎是能橫著走的,為了練習吸星大法連葵花寶典都看不上的人,練成吸星大法基本上是見誰吸誰(當然除了風清揚和東方不敗不算)。結果遇到方證大師,吸星大法無可奈何。

沖虛道長是武當掌教,也是張三丰太極劍法的傳人,能夠在一把年紀還能衝上去和年輕力壯的令狐沖大打出手,而且是在令狐沖學會獨孤九劍之後,可是被方證大師吼了一嗓子差點暈過去。

方證大師憑的是什麼,無它,都是教成易經筋的功勞。



最後補充下,有人說遊坦之也練過易經筋。

不過金庸前後幾次修改作品,後來也把這個情節改動了,所以我沒有算上游坦之。

上面的幾個人有個規律不知道有人看出來了沒有?

能夠學會易經筋的都是少林寺出身的人,外人能夠有這份學習的機緣就很不錯了,至於練成就別想了。

少林武功的練習首先要講究方法。

它不想其他武功有各種速成的功效,想要練好少林武功,那就踏踏實實從低到高慢慢鑽研,別妄想速成。

其次,要練好少林武功還講究心境。

江湖上打打殺殺是再正常不過的,沒有人能夠逃脫的開,只有少林。武功和佛法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整天想著去找人打架報仇,哪還能靜下心來學武。

要不然少林武功為什麼能流傳千年,能夠讓少林一直屹立不倒。因為少林知道,就算別人得到了易經筋,也不一定練的成,不然方證也不會輕易就將這麼寶貴的東西送給令狐沖。


浪子與俠客


易筋經乃少林至寶,若潛心修煉,將其融會貫通,那麼在江湖上,必然有響噹噹的名號。縱使手持寶刀,身懷絕頂武功之人,亦恐難取勝,畢竟這套功法,實屬少林百餘年的沉澱。然而金庸筆下,六人練成易筋經,幾乎一練即成,為何如此精深繁複的經書,到了這六人手中,卻變得不費吹灰之力。

既然易筋經源自少林,可見偌大的少林,定然不缺駕馭易筋經的人。少林有一個僧人,其師父苦練易筋經未成,且怒而坐化,這位瘋僧拿起經書,狂笑不止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為一代高手。按理師父修為更深,理應將其練成,而且瘋僧神志不清,但卻後來居上。歸根結底,勘破我相與人相,這是修煉易筋經的法門,倘若過於痴迷經書,往往會沉侵其中難以自拔。瘋僧無慾無求,既無貪念,也無急於求成,進而神功初成,這兩相意味一個人的修為。恰巧瘋僧的易筋經,屬於無招、無式、無為的境界,一旦至此,這套武功水到渠成,誰也無法阻撓。他的師父剛好相反,太過執迷武學,根本放不下負擔。試想一下,一個人日夕苦練,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但玄關未破,終日鬱鬱寡歡,如何能到達臻境,亦或頓悟其道。


瘋僧的修為極高,在無為中練成易筋經,說明其境之深,非常人能及。當然在少林中,還有一位隱世高手,掃地僧在藏經閣四十二年,對於這套易筋經,恐怕早已爛熟於心。當然原著中未曾點明,採用側面描寫,不過以細節分析,不難看出掃地僧早已練成。不然鳩摩智強練易筋經走火入魔,掃地僧居然一語道破,指出鳩摩智穴道病患,這令人百思不解。當初在場的有蕭遠山、慕容博、喬峰等人,均未發現鳩摩智偷練易筋經,只有掃地僧而已。他博覽群書,關於藏經閣中的一切,都難逃他的法眼,既然對經書瞭如指掌,那麼通過不斷研讀,勢必收穫頗豐。否則掃地僧如何練成易筋經,後來所說的武學障,顯然符合兩相中的我相和人相。換言之,掃地僧將其練成,主要以經書鋪路,以藏經閣中的經書,輔助易筋經中的難點,進而精確每一個穴道。

不過掃地僧的身份成謎,出家之前,到底是何門派,誰也猜不到,也沒有答案。但我認為,這必然與修煉易筋經緊密相連,否則這套晦澀難懂的易筋經,到了掃地僧的手中,竟然有如此威力。而且原著中,還有一點,也頗有爭議,掃地僧將蕭遠山和慕容博打死,在進行療傷,所用的絕學,或許就是易筋經。如果沒有經書,以及與靈字輩的高僧論武,恐怕一時間,這經書中的奧妙,掃地僧未必能盡數領悟。如果比拼強弱,竊以為掃地僧的易筋經,配合諸多絕學,要優勝於瘋僧。不過遊坦之和令狐沖的易筋經,與前兩位大不相同,首先均是為了保命,此乃相同之處。遊坦之身中劇毒,而令狐沖被體內數道異種真氣,折磨得死去活來,欲要活命,只能照著經書中的心法修煉。

遊坦之無意練成,這得益於阿紫的相助,且他的易筋經,似乎與瘋僧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以解毒為主,若非如此,必然命喪黃泉,加之天山冰蠶毒性強烈,促使遊坦之練成。令狐沖亦是如此,當風清揚所傳心法來練,這與遊坦之是同一條路。假設二人貪慾極強,欲以此稱霸武林,那麼這套易筋經,定然不受驅使,即便勤練不輟,也難以得償所願。令狐沖屬於氣宗中人,易筋經又何嘗不是練氣,只不過這套練氣功夫,太過精深奧妙罷了。其實天龍中的阿紫,也練過易筋經,但未練成全部,只能強身健體而已。

至於鳩摩智和少林方證,前者利用小無相功,暗中催動易筋經,看似威力無窮,實則傷人先傷己。道家的武功與易筋經結合,鳩摩智的確有過人之處,亦屬練武奇才。但歸根結底,終究是表面功夫,只能哄騙普通高手,一旦遇到掃地僧,就已原形畢露。然而方證大師,將之練成,其境界之深,足以匹敵掃地僧,且在“有為”中尋求無為,這是更高超的境界,意味方證不但修為了得,其胸懷寬廣,令人佩服不已。嵩山左冷禪虎視眈眈,魔教中又有東方不敗,方證大師捍衛正派榮耀,這豈能不是有為。但仍然神功大成,表明一顆仁慈之心,他與掃地僧相比,未能飽讀經書,可仍絲毫不遜。甚至與任我行交手,都能利用易筋經壓制,配合掌法更是所向披靡。瘋僧勘破兩相,遊坦之與令狐沖化解病患,鳩摩智的小無相功,以及掃地僧和方證大師的無為和慈悲,除了明王,均是練成易筋經的基礎,故而一練即成。只不過鳩摩智投機取巧,但另闢蹊徑,逐漸走上岔路。


古金武俠


我是海倫兒朱,讀的是金庸原著新修版。

《笑傲江湖》裡,方證大師和令狐沖練成了《易筋經》。《天龍八部》裡,遊坦之也練成了,鳩摩智練過,但屬於強練,沒有練成。《易筋經》是少林絕技,應該很難練才對,那些一練就成的人是怎麼回事呢?

方證大師

方證大師煉成《易筋經》,由任我行道破。

任我行道:“大和尚,你精研易筋經,內功外功俱臻化境,但心地慈祥,為人謙退,不像老夫這樣囂張,那是我向來真正佩服的。”

正是由於功力+品性,讓方證大師榮登任大教主最佩服的“三個半人”之首。

不僅有名,方證大師還其名附實,功力超過任我行。吸星大法到了易筋經面前,根本不起作用。

任我行酣鬥良久……心想:“這老和尚所練的易筋經內功竟如此厲害,掌力沒和我掌力相交,卻已在剋制我的內力。”心知再鬥下去,對方深厚的內力發將出來,自己勢須處於下風……任我行只覺對方內力雖然柔和,卻渾厚無比,自己使出了“吸星大法”,竟吸不到他絲毫內力,心下更加驚訝。

如果不是任我行後來使詐,方證大師必勝無疑。

令狐沖

令狐沖練成《易筋經》,從任盈盈口中得知。

盈盈抿嘴笑道:“衝哥,你到今日還是不明白,你所學的,便是少林派的《易筋經》內功。”

然而,令狐沖武功懾人,主要因為獨孤九劍招式出奇,學會《易筋經》,作用是驅除體內得自吸星大法的異種真氣。要說功力因此提升了多少,書中並沒有明確表示。

遊坦之

遊坦之手中的《易筋經》得自喬峰。原本阿朱扮做僧侶,從少林寺偷出來要交給慕容復。阿朱去世,《易筋經》就交到喬峰手中。喬峰偶然掉落,被遊坦之撿去。

遊坦之相助阿紫捕捉毒蟲毒物練功,中毒後眼淚、口水、鼻涕齊流,浸溼了《易筋經》書頁,顯出文字,遊坦之照書練功,不僅解了毒,更練成一門奇異內功。

而他煉成的,其實叫做《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經》,是天竺一門極神異的瑜伽術,傳自摩伽陀國,與《易筋經》並不相干。

拋開遊坦之,方證大師和令狐沖為啥練《易筋經》能一練即成?

《易筋經》是方證大師的本門功夫。《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並不是同一本書,不好用掃地僧“武學障”的觀點強行解釋為啥大師練了就不出事。

在《笑傲江湖》中,《易筋經》雖然也是上乘武學,流傳百年,威力極大,但並沒說有多難練。

至於令狐沖為什麼能練成,還是先說說他為什麼能練吧?

方證緩緩的道:“佛門廣大,只渡有緣。少俠是風老先生的傳人,此是一緣;少俠來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緣;少俠不習易筋經便須喪命,方生師弟習之固為有益,不習亦無所害,這中間的分別又是一緣。”

以上幾點,說明練《易筋經》關鍵在緣分,和武功高低、內功強弱沒半毛錢關係對不對?

同時,方證大師還解說了此經在少林寺沒有推廣的原因。

方證又道:“只因這易筋經具如斯威力,是以數百年來非其人不傳,非有緣不傳,縱然是本派出類拔萃的弟子,若無福緣,也不獲傳授。便如方生師弟,他武功既高,持戒亦復精嚴,乃本寺了不起的人物,卻未獲上代師父傳授此經。”

關鍵也是在緣分,和武功高低、內功高低沒半毛錢關係對不對?

更進一步,方證大師在向師弟方生解釋為什麼不把《易筋經》傳給他時還有一番說辭。

方證道:“師弟,你天性執著,一切事物拘泥實相,於‘空、無相、無作’這三解脫門的至理,始終未曾參透,了生死這一關,也就勘不破。不是我不肯傳你《易筋經》,實是怕你研習這門上乘武學之後,沉迷其中,於參禪的正業不免荒廢。”

你看,主要怕耽誤參禪。畢竟與鑽研武功相比,佛法才是正道。所以,還是看緣分,和武功高低、內容強弱沒有半毛錢關係對不對?

那麼,為啥練了《易筋經》的能一練就成,還是問題嗎?


海倫兒朱


書中,金庸先生明確說練成易筋經的人,數來數去,其實只有三個半。第一個要說的是笑傲江湖中的少林方丈方證大師。此人確確實實是易筋經已經練到化境,通過任我行的話語可以得知。

令狐沖後來也是練成易筋經的,拜少林方丈方證所傳授,為了化解身上吸星大法的反噬,令狐沖有此機緣。

天龍八部中有兩人練了易筋經。遊坦之從一個武功低微之輩成長為高手,就僅僅練了易筋經而已。遊坦之的易筋經已經練得很有火候,單論內功而言的話,似乎已經不在蕭峰、玄慈等高手之下。

鳩摩智也練過易筋經,但相比而言,易筋經對他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因為他自己本身的內力已經是絕頂高手的水平,練任何內功可能都難提高太多。最要緊的是,鳩摩智不僅沒練出好處,還把自己練得走火入魔了。鳩摩智頂多算半個練成易筋經的人。

我們上面講了4個練成易筋經的人,但其中少林的人只佔了一個,其他三個全都是外人。這樣說起來,少林中人練成易筋經的只有一個?這未免令人難以相信吧。

其實書中還有兩位隱藏人物也練成了易筋經,一個是少林派創派祖師達摩,易筋經本來是他所創,說他練成,自然順理成章。另一個是一個瘋僧,他自幼出家,其師父因練不成易筋經而坐化。他卻撿到了,無意之中練成。但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武功奇高。

這種情況是比較奇怪的,為何練成易筋經的人會如此之少?那麼少林派又靠什麼才能夠領袖群倫呢?

其實對於易筋經,金庸前後說法不一,存在互相矛盾的情況。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易筋經的修煉條件說得極為苛刻,需要看破無我無相等等境界,因此一直無人練成,寺中僧人竟然以為此書完全無用。但到了笑傲江湖中,方證練成也就不必說了。令狐沖也可以無條件練成。令狐沖受傷期間,方證大師曾經想要傳授易筋經給令狐沖,但條件是令狐沖拜入少林。那就是說,令狐沖可以練。而且書中也說方生也可以練,但方證因為怕他耽誤了禪學而沒有傳授。這麼一來,少林易筋經又變得沒有什麼條件就可以修煉了。


逍遙人視間


金庸小說中的“易筋經”可謂是大名鼎鼎、如雷貫耳了。此功是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寺的鎮派之寶。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曾經藉由慕容博之口說出易筋經的妙用。慕容博索要表達的大體意思是,少林號稱有七十二絕技,雖然這七十二絕技確實非常厲害,但說到根本上都不過是武功招式而已,真正讓少林寺稱雄江湖幾百年的秘訣乃是內功秘籍易筋經。這門易筋經一旦練成,內力震古爍今,到那時,任何平凡的招式到了手裡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甚至可以達到不拘泥於招式的地步。\r

少林寺的霸主地位確實很有道理。\r

但是,縱觀整個金庸小說,練成易筋經的人有幾個?少林本寺練成易筋經的又有幾個?\r

書中,金庸先生明確說練成易筋經的人,數來數去,其實只有三個半。第一個要說的是笑傲江湖中的少林方丈方證大師。此人確確實實是易筋經已經練到化境,通過任我行的話語可以得知。\r

令狐沖後來也是練成易筋經的,拜少林方丈方證所傳授,為了化解身上吸星大法的反噬,令狐沖有此機緣。\r

天龍八部中有兩人練了易筋經。遊坦之從一個武功低微之輩成長為高手,就僅僅練了易筋經而已。遊坦之的易筋經已經練得很有火候,單論內功而言的話,似乎已經不在蕭峰、玄慈等高手之下。

鳩摩智也練過易筋經,但相比而言,易筋經對他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因為他自己本身的內力已經是絕頂高手的水平,練任何內功可能都難提高太多。最要緊的是,鳩摩智不僅沒練出好處,還把自己練得走火入魔了。鳩摩智頂多算半個練成易筋經的人。\r

我們上面講了4個練成易筋經的人,但其中少林的人只佔了一個,其他三個全都是外人。這樣說起來,少林中人練成易筋經的只有一個?這未免令人難以相信吧。\r

其實書中還有兩位隱藏人物也練成了易筋經,一個是少林派創派祖師達摩,易筋經本來是他所創,說他練成,自然順理成章。另一個是一個瘋僧,他自幼出家,其師父因練不成易筋經而坐化。他卻撿到了,無意之中練成。但他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武功奇高。


小火猴劇場


易筋經乃少林至寶,若潛心修煉,將其融會貫通,那麼在江湖上,必然有響噹噹的名號。縱使手持寶刀,身懷絕頂武功之人,亦恐難取勝,畢竟這套功法,實屬少林百餘年的沉澱。然而金庸筆下,六人練成易筋經,幾乎一練即成,為何如此精深繁複的經書,到了這六人手中,卻變得不費吹灰之力。

既然易筋經源自少林,可見偌大的少林,定然不缺駕馭易筋經的人。少林有一個僧人,其師父苦練易筋經未成,且怒而坐化,這位瘋僧拿起經書,狂笑不止的練了起來,居然成為一代高手。按理師父修為更深,理應將其練成,而且瘋僧神志不清,但卻後來居上。歸根結底,勘破我相與人相,這是修煉易筋經的法門,倘若過於痴迷經書,往往會沉侵其中難以自拔。瘋僧無慾無求,既無貪念,也無急於求成,進而神功初成,這兩相意味一個人的修為。恰巧瘋僧的易筋經,屬於無招、無式、無為的境界,一旦至此,這套武功水到渠成,誰也無法阻撓。他的師父剛好相反,太過執迷武學,根本放不下負擔。試想一下,一個人日夕苦練,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但玄關未破,終日鬱鬱寡歡,如何能到達臻境,亦或頓悟其道。

瘋僧的修為極高,在無為中練成易筋經,說明其境之深,非常人能及。當然在少林中,還有一位隱世高手,掃地僧在藏經閣四十二年,對於這套易筋經,恐怕早已爛熟於心。當然原著中未曾點明,採用側面描寫,不過以細節分析,不難看出掃地僧早已練成。不然鳩摩智強練易筋經走火入魔,掃地僧居然一語道破,指出鳩摩智穴道病患,這令人百思不解。當初在場的有蕭遠山、慕容博、喬峰等人,均未發現鳩摩智偷練易筋經,只有掃地僧而已。他博覽群書,關於藏經閣中的一切,都難逃他的法眼,既然對經書瞭如指掌,那麼通過不斷研讀,勢必收穫頗豐。否則掃地僧如何練成易筋經,後來所說的武學障,顯然符合兩相中的我相和人相。換言之,掃地僧將其練成,主要以經書鋪路,以藏經閣中的經書,輔助易筋經中的難點,進而精確每一個穴道。

不過掃地僧的身份成謎,出家之前,到底是何門派,誰也猜不到,也沒有答案。但我認為,這必然與修煉易筋經緊密相連,否則這套晦澀難懂的易筋經,到了掃地僧的手中,竟然有如此威力。而且原著中,還有一點,也頗有爭議,掃地僧將蕭遠山和慕容博打死,在進行療傷,所用的絕學,或許就是易筋經。如果沒有經書,以及與靈字輩的高僧論武,恐怕一時間,這經書中的奧妙,掃地僧未必能盡數領悟。如果比拼強弱,竊以為掃地僧的易筋經,配合諸多絕學,要優勝於瘋僧。不過遊坦之和令狐沖的易筋經,與前兩位大不相同,首先均是為了保命,此乃相同之處。遊坦之身中劇毒,而令狐沖被體內數道異種真氣,折磨得死去活來,欲要活命,只能照著經書中的心法修煉

遊坦之無意練成,這得益於阿紫的相助,且他的易筋經,似乎與瘋僧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以解毒為主,若非如此,必然命喪黃泉,加之天山冰蠶毒性強烈,促使遊坦之練成。令狐沖亦是如此,當風清揚所傳心法來練,這與遊坦之是同一條路。假設二人貪慾極強,欲以此稱霸武林,那麼這套易筋經,定然不受驅使,即便勤練不輟,也難以得償所願。令狐沖屬於氣宗中人,易筋經又何嘗不是練氣,只不過這套練氣功夫,太過精深奧妙罷了。其實天龍中的阿紫,也練過易筋經,但未練成全部,只能強身健體而已。

至於鳩摩智和少林方證,前者利用小無相功,暗中催動易筋經,看似威力無窮,實則傷人先傷己。道家的武功與易筋經結合,鳩摩智的確有過人之處,亦屬練武奇才。但歸根結底,終究是表面功夫,只能哄騙普通高手,一旦遇到掃地僧,就已原形畢露。然而方證大師,將之練成,其境界之深,足以匹敵掃地僧,且在“有為”中尋求無為,這是更高超的境界,意味方證不但修為了得,其胸懷寬廣,令人佩服不已。嵩山左冷禪虎視眈眈,魔教中又有東方不敗,方證大師捍衛正派榮耀,這豈能不是有為。但仍然神功大成,表明一顆仁慈之心,他與掃地僧相比,未能飽讀經書,可仍絲毫不遜。甚至與任我行交手,都能利用易筋經壓制,配合掌法更是所向披靡。瘋僧勘破兩相,遊坦之與令狐沖化解病患,鳩摩智的小無相功,以及掃地僧和方證大師的無為和慈悲,除了明王,均是練成易筋經的基礎,故而一練即成。只不過鳩摩智投機取巧,但另闢蹊徑,逐漸走上岔路。


嘟嘟小滑頭


遊坦之,從一個武功低微之輩成長為高手,就僅僅金庸先生明確說練成易筋經的人。少林方丈方證大師。此人確確實實是易筋經已經練到化境,任我行。其實書中還有兩位隱藏人物也練成了易筋經,一個是少林派創派祖師達摩,易筋經本來是他所創,說他練成,自然順理成章。另一個是一個瘋僧,他自幼出家,


淘淘影視圈


金庸小說中,練成易筋的有方正大師、令狐沖、遊坦之、少林瘋僧四人,另有鳩摩智練成了一半。

按金庸小說描述:易筋經為少林寺鎮寺絕學,應該很難練成才對。但是事實上卻不然。如遊坦之、瘋僧都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練成的,令狐沖練成功也未出現太大的難處。

不過,與前幾人矛盾的地方也出現在金庸的小說中。如:以鳩摩智之才,竟然無法完全練成;以方生大師與方正的關係,竟然也無修煉的機會。

據金庸提供的信息:之所以修練成易筋經的人這麼少,一是易筋經不輕易傳授人,真本極難得到;二是修練此功緣份比天賦更重要。


四維求索


張無忌,他有九陽神功護體


杜旋65657960


方證,令狐沖,遊坦之,達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