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品質生活“分層”!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在70多年前的紐約,一些藝術家用創意把破舊廢棄的工業廠房,改造成自己想要的各種樣子:把巨大的房子分隔出起居室、創作室;把複式、錯層、閣樓等元素融會貫通,這就是風靡世界的LOFT家居風格的由來!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上有私密小天地,下有活動玩樂的空間,這樣的場景用來形容LOFT,再合適不過了。

在LOFT風格的理解中,凡是能在家中舒適地安放一張睡床的地方,那就是臥室!於是,秉承LOFT風格無拘無束的空間運用理念,世界各地的LOFT愛好者就將其玩出了花樣,呈現出驚豔奪目、創意滿分的LOFT風格裝修。

LOFT的空間有非常大的靈活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夢想中的家。

如果LOFT的誕生是來自貧困潦倒的藝術家變廢為寶,那麼當下的LOFT已經是生活的一種時尚了。

在人們的眼裡,LOFT已經是一種居住藝術了,特別是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在悄悄興起,並作為一種“家”的時尚得到很多年輕人的推崇。國內知名Loft產品盤點北京798藝術區、上海8號橋、上海M50、上海田子坊、無錫北倉門、深圳OCAT藝術基地、深圳華僑城、昆明創庫、以及杭州LOFT49等。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上海8號橋LOFT在牛津詞典上的意思為“在屋頂之下、存放東西的閣樓”

用來存放雜物的空間,後來重新規劃設計,在LOFT裡面生活之外你還可以工作、會客,它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空間。

LOFT所具有的藝術性,都是業主自行決定的風格與格局,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自己夢想中的家、夢想中的生活,絲毫不會被已有的機構或構件所制約。可以讓空間完全隔開,也可以對其分割,從而使它蘊涵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國內OFT經典案例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北京798藝術區

北京798藝術區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其所在的地方,是前民主德國援助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718聯合廠於1952年開始籌建,1954年開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開工生產。

  718聯合廠是由德國德紹一家建築機構負責建築設計、施工,這家建築機構和當年的包豪斯學校在同一個城市,兩者在建築精神層面上是共通的。其主要特點是:注重滿足實用要求;發揮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技術性能和美學性能;造型簡潔,構圖靈活多樣。這種學派後來被稱為包豪斯學派。


  1964年4月上級主管單位撤消了718聯合廠建制,成立了706廠、707廠、718廠、797廠、798廠及751廠。2000年12月,原700廠、706廠、707廠、718廠、797廠、798廠等六家單位整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了配合大山子地區的規劃改造,七星集團將部分產業遷出,為了有效利用產業遷出空餘的廠房,七星集團將這部分閒置的廠房進行出租。因為園區有序的規劃、便利的交通、風格獨特的包豪斯建築等多方面的優勢,吸引了眾多藝術機構及藝術家前來租用閒置廠房並進行改造,逐漸形成了集畫廊、藝術工作室、文化公司、時尚店鋪,於一體的多元文化空間。由於藝術機構及藝術家最早進駐的區域位於原798廠所在地,因此這裡被命名為北京798藝術區。

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

明洪武年間,無錫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倉”,在東門古運河畔建有東倉,該倉還設有南、北兩個門,當地百姓習慣稱“南倉門”和“北倉門”。

1921年,江南絲綢業高度繁榮和昌盛,民族資產階級為推動蘇浙滬地區絲綢貿易進一步發展,在北倉門建造運河沿線規模最大的倉庫——北倉門蠶絲倉庫。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2004年,民間力量把廢棄的百年工業建築——北倉蠶絲倉庫,改建成頗有藝術氛圍的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無錫北倉門生活藝術中心本著尊重歷史,保護建築為原則,保留了建築框架結構,保持原有的面貌突出loft整體空間,地面和木質結構還按照原始的樣貌進行還原。頂面與牆面的處理讓空間化利用,由於其功能性,需要考慮到一些現代元素,有中式與西方文化的混合,所以整個空間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大面積的牆面處理與個性化裝飾的設計使得整個空間具有時尚感。北倉門的頂面設計尤為獨特,其頂面與牆面的呼應使得空間顯得協調起來,通透的新材料的運用,在具有其藝術性的同時還有著很好的自然光,一個個類似於細胞的半透明膜聚集在一起也傳達出一種時尚性,其現代的材料與水泥地面和灰色牆磚所形成的對話產生了藝術感,在整體的空間裡這些時尚的現代元素與舊時代氣息的融合體現出了設計師們所傳達出來的藝術的靈魂。

北倉門LOFT | 讓品質生活“分層”!

廣州信義國際會館

信義·國際會館原是廣東水利水電廠的地皮和廠房。現在被幾位學建築出身的地產商改造為一個文化、商業、展覽的場所。這裡的整體設計保留了廠房的基本結構,卻以現代風格來改造屋子的門窗、牆面與諸多細節。會館由幾幢開間不一的大廠房組合而成,建築的外牆幾乎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顏色卻刷上了鍺紅色,在午後陽光的打照下倒是顯得格外精神。室內的地面刻意地做成坑窪的水泥刷面,更是隨意地鋪上散落的麻石。用廢舊的枕木來鋪設庭地面或做地腳線;斑駁潮溼的外牆被剝去,換成水泥、青磚或紅磚;把從舊房拆下來的青磚收購回來,鋪設地面與部分路面。而當年刻在廠房牆上的各種口號,整個區域內的83棵古榕樹,都原封不動。

上海莫干山路50號-M50

上海春明粗紡廠位於蘇州河南岸半島地帶的莫干山路50號,佔地面積35.45畝,擁有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工業建築41000平方米。原為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週氏的家庭企業一信和紗廠。解放後更名為信和棉紡廠、上海第十二毛紡織廠、上海春明粗紡廠。

2002年被上海市經委命名為“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2004年更名為“春明藝術產業園”。 2005年4月被上海市經委掛牌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命名為M50創意園。

幾年來,上海春明都市型工業園區引進了包括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以色列、加拿大、挪威、中國香港在內的17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來自國內十多個省市的130餘位藝術家以及畫廊、平面設計、建築師事務所、影視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品(首飾)設計等。其中由瑞士人勞倫斯創辦的香格納畫廊和由意大利人樂大豆創辦的比翼藝術中心是目前國內最好的畫廊,並在國際藝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這些藝術家及創意設計機構的入駐營造了蘇州河沿岸濃厚的文化氣息,眾多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M50將吸引更多的創意大師入駐,打造國際化創意園區。併成功舉辦了2005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2005時尚之夜、Creative M50、法國工商會、中國傳統節日乙酉中秋論壇、寶馬車展、諾基亞及西門子產品推廣等一系列時尚活動,使之成為蘇州河邊獨特的人文景觀,成為上海時尚文化新地標。

備註:內容綜合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