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呂太后,在歷史上的形象一直是非常負面的,這一點對她個人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呂后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當年將戚姬做成了“人彘”,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給她冠以惡毒、兇狠的稱號。
還有一件事情也是呂后不受世人喜愛的原因,她在劉邦外出之時,殺死了韓信。殺死韓信的手段同樣殘忍,將他裝在布袋裡,吊掛在橫樑上,用竹籤戳死。
半生賢良,毀於晚年兇殘,這是呂后一生真實的寫照。但是她的無奈又有誰知道?

呂后在歷史上的評價大都是兇狠惡毒,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早在沛縣之時,呂太公就將呂雉許配給了當時的窮小子劉季。
要知道,呂家在當時是大戶人家,據傳他們是呂不韋之後,呂雉嫁給劉邦完全是下嫁。劉邦沛縣起兵,呂后這樣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從此就開始了戎馬生涯,這是一條不歸路。
她也不曾料想,年少時溫婉賢淑的自己,會最終活成了一個臭名昭著的強勢悍婦。
司馬遷在《史記》中甚至完全用她的傳記代替了皇帝劉盈,《呂太后本紀》道盡了這個女人的一生苦楚。

當年的沛縣小子,娶了大戶人家的小姐呂雉,那一年她也是溫婉可人的小家碧玉
呂后跟隨劉邦一路顛沛流離,直到後來劉邦發跡,本以為從此就可以放心做她的皇后。
可是偏偏半路殺出個戚夫人,自己的原配丈夫被別的女人奪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供他人享樂,此時的呂后不知心中是什麼滋味。
劉邦是渣男,這一點連漢武帝都沒有辦法掩蓋,寫《史記》的司馬遷也非常無奈。
呂太后太清楚自己的丈夫了,為了顧全大局,她只能選擇忍讓,對戚夫人和劉邦的事情充耳不聞。
沛縣走出來的窮小子劉邦最終發跡
戚夫人偏偏有眼不識泰山,要為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爭奪地位。
生死存亡之際,劉邦再一次開啟了渣男的神助攻,他竟然站在了小妾那一邊,堂而皇之地提出另立太子。
縱然飲冰,熱血難涼,可是呂雉此時恐怕是涼透了心吧。她為劉邦承擔了那麼多,沒想到卻等到這樣一個結果。當年殺韓信之時,她就為劉邦扛下了一切。
殺死丈夫出生入死的兄弟,難道呂夫人這麼聰明的人會不知道後果嗎?但是她明白劉邦的心思,也瞭解當前的局勢。
呂后為劉邦擔下了殺韓信的罪名
為了自家江山的安穩,為了丈夫顏面的保存,她承擔下了千古罵名。
為什麼偏偏要選擇劉邦外出打仗的時候殺死韓信呢?為什麼殺死韓信還要遵守劉邦與韓信立下的誓言呢?這明顯的是為丈夫開脫,把所有的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
可是這個負心的劉邦,卻變了心,英雄愛美姬,在當時固然是沒有錯。
難道自己的血肉也要不顧嗎?為母則剛的呂后終於爆發,她不能不為了兒子的前途清除一些障礙,哪怕自己萬劫不復。
太子劉盈仁厚懦弱,呂后不得不堅強
粗粗一看《史記》,感覺司馬遷是個鐵憨憨,什麼事情都往裡寫。但是司馬遷最瞭解呂后,他對呂后的同情,全部傾注在那些不動聲色的描繪中。
呂后為什麼要把持朝政?她太清楚自己的兒子劉盈了,從小缺少父親關愛的他,太過於仁厚。
在這亂世之中,只有鐵血才能生存,呂后如何能不變得兇狠?
劉邦這個連父親都可以交易的人,在兒子的問題上渣到了極致,甚至都不如朝堂之上期期艾艾的周昌。都說呂后無情,那維護戚夫人的周昌最後為何得以保全?
太史公如椽巨筆,道是無情卻有情,寫盡了呂后的一生
沛縣出發的劉邦,還是一如既往地渣,幾十年後,世界變了,那個跟隨他出發的女子也變了。溫婉賢良的呂雉,最終成了歷史上那個兇狠強悍的漢家呂太后。
朝堂之上,呂后看見百官匍匐腳下,不知會作何感想?臨終之時,呂后是否會發出一聲輕嘆?
閱讀更多 小林讀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