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顫抖吧,美元!黑夜才剛剛開始,還有更可怕的夢魘在後面!

上面是我本來想要寫的標題,但是怕大家罵我標題黨,所以就索性寫一箇中性的標題吧。但是,美元的頹勢已經開始了,未來的五年、十年、也許二十年,我們將看到美元一步一步走向深淵。

1、人民幣國際化的十年

2019年是我國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第十年,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穩步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穩步擴大,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的新選擇。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中國經濟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人民幣跨境使用的政策逐步完善、使用主體不斷拓展、使用領域經歷了從經常項目到資本項目、從銀行企業到個人、從簡單到複雜業務逐步發展的過程,人民幣的國際貨幣功能逐步完善。可以說,人民幣國際化是市場驅動和水到渠成的市場化過程。

在2019年11月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人民幣國際化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主題論壇上,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業、銀行等各個領域的嘉賓在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實體經濟這一話題展開了思想碰撞和經驗交流。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2、高速發展和全方位佈局

人民幣國際化的初衷和出發點是尊重市場需求、服務實體經濟。在這十年間,政策制定部門不斷簡政放權、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銀行和企業等市場主體通過使用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實現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兌換成本、提高經營效率,人民幣國際化為實體經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10年前,上海開始實行第一筆結算,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在跨境使用中的政策基本上已經沒有任何限制。10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在金融市場開放過程中推動了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今年金融對外開放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取消了對QFIIRQFII額度限制,以及RQFII試點的國家區域限制。除此,不斷優化境外投資者進入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流程,縮短入市時間,提高政策透明度和相應的配套措施。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2019年1~9月,人民幣跨境使用已經超過14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在全部跨境使用當中,使用人民幣的比重超過30%。資本項下的使用已經在全部人民幣使用當中佔到七成以上,這與近一兩年來金融市場開放是密切相關的。

14萬億元人民幣跨境流動中,有6萬億元左右是來自證券投資項下使用產生的跨境資金流動。金融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是相互推動的過程,中國股票和債券納入國際主流指數使得境外投資者對風險管理和資產組合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未來還會有更多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購買人民幣定價的金融資產。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回顧這十年,人民幣國際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1年的起步階段,特徵是政策驅動。第二個階段是從2012年到2015年,重要特徵是資本項目自由化出現了時間表,給投資者以穩定預期。第三個階段是從2016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入常態期。經過了匯改,人民幣更有彈性。

3、多場景使用的未來暢想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進程在不斷加快,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已經突破傳統的貿易和直接投資,面向金融市場方向拓展。未來幾年,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前景如何?將會有什麼樣的政策支持,從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跨境使用?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霍穎勵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放松管制的進程。監管部門只能把限制取消,在公平條件下讓企業能夠切實得到好處,而不是取代別的幣種。過去十年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過程,就是在最大程度的簡化政策障礙,優化政策流程,乃至降低機構、特別是企業提供各種單據、不斷跑銀行、跑監管部門的成本。

上海自貿區成立之後,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推動了人民幣跨境金融產品創新,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及有序穩步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更重要的是,在產品創新的同時完善了相應的管理機制進行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所有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都側重於事中事後管理,沒有設置任何的事前審批。

霍穎勵表示,在下一步開放過程中,應推出更多金融產品創新來滿足自貿區建設需要。"我們正在逐漸探索與國際接軌的方式,在'三反'的原則基礎上,由商業銀行按照企業的支付指令直接辦理經常項下以及部分資本項下的跨境支付。"霍穎勵稱,現行的跨境結算中的規則監管正逐漸向和國際接軌的原則監管邁進。

今年9月,央行宏觀審慎管理局已經在18個自貿區試點更加便利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根據18個自貿區不同的特點相應推出有關的金融服務。霍穎勵稱:"希望可以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產生更多的樣板,今後進一步複製推廣到全國其他地區。"

近年來,A股被納入MSCI指數,人民幣債券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已有60多家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張曉蕾建議,未來將國債期貨對商業銀行開放,使得國內的商業銀行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債券存量進行風險管控,同時也可以幫助一些境外機構投資者進行積極管理。另外是對人民幣相關衍生品的推進,比如推進利率產品、匯率產品、數字期權等。

"利率方面,可以從現有的人民幣互換基礎上,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利率期權,比如封頂期權,封底期權互換等,將有利於在國內形成完整的人民幣衍生品市場,從而更好的掌控定價權。"

高海紅也認為,目前的政策正在把中國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國際聯動,這對境內金融市場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從國際比較來看,如果想要將本國貨幣作為金融交易貨幣,債券市場發展更為重要。"高海紅稱。

從體量上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但是全球貨幣在債券市場領域的使用佔比中,美元佔48%、歐元佔32%、日元佔5%,人民幣不到1%。因此,擴大人民幣在債券市場的使用還有很大空間。


4、美股美債黃金石油四殺之下的機會

當前,美國人的債務規模已經超過其GDP總和。美國人之所以敢於大規模舉債度日,與美國依靠美元大搞"點石成金"的魔術有關。這個魔術有個別名,叫做"空投美元"。也就是,當美國人感覺到債務負擔難以承受的時候,就大肆印製美元鈔票,哄抬大宗商品,比如石油的價格(石油美元),搞美元貶值;當美國人空投的美元被市場慢慢消化,幣值趨於穩定的時候,又千方百計打壓石油價格,促美元堅挺,而後通過加息大量回籠美元。這一漲一落,就把大量的真金白銀吸納到了美國。結果,美國人一夜暴富,而持有美債美元的國家不得不承受財富縮水的痛苦。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當前,美債美股黃金石油四殺之下,美國這種魔術的效果在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都在上演"去美元化"。對於美國的吸血鬼式盤剝,全世界都受夠了,其中包括歐盟。像俄羅斯、伊朗等長期受美國製裁的國家,更是把"去美元"作為規避制裁、創出活路的重要途徑,"石油人民幣"正因此而悄然誕生。一個與石油脫鉤的美元,還有什麼條件搞"空投"呢?沒有辦法"空投"的美國,還有什麼能力支撐龐大的美元債務呢?也正因為此,才有了特朗普準備當老賴的說法。為了防止美國人賴賬,進而引發美債拋售恐慌,導致財富大幅度縮水,未雨綢繆,趁美元還不是廢紙的時候早點脫手,不適為明智之舉。

而人民幣國際化,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歷史洪流。越來越多的國家同中國實行人民幣結算或本幣直接交換。中國同俄羅斯、伊朗以及沙特的石油貿易也大量使用人民幣。這意味著,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美元在中國對外貿易和結算中的地位在顯著下降。

如果說過去需要2萬億美元的基本儲備外,那麼,隨著人民幣的地位提升與美元地位的下降的交互疊加,可能有一萬億美元就足夠了。在這種情況下,拋售美債與美股,堅持美元,增持人民幣,就是人民幣國際化下的必然選擇。

5、利率期權交易上線節點的選擇

2020年 3月13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佈通知表示,為更好發揮銀行間利率衍生品市場對實體經濟支持作用,滿足市場成員利率風險管理需求,完善利率風險定價機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覆同意,將於2020年3月23日起試運行利率期權交易及相關服務。

通知表示,本次試運行的利率期權交易品種為掛鉤LPR1Y/LPR5Y的利率互換期權、利率上/下限期權;為規範利率期權市場運行,交易中心制定了《銀行間市場利率期權交易規則(試行)》;同時,為鼓勵市場發展,業務運行前兩年暫免利率期權的交易手續費。

據悉,利率期權包括但不限於利率互換期權、利率上/下限期權等產品。利率互換期權分為固定利率支付方利率互換期權和固定利率收取方利率互換期權;利率上/下限期權分為利率上限期權和利率下限期權。從期權標的看,利率互換期權的標的為利率互換產品;利率上/下限期權的標的為交易雙方約定的用以確定期權收益支付額的參考利率,參考利率包括但不限於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公開發布的市場利率。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大家都知道,這段時間美元暴跌、美股暴跌、石油暴跌、黃金暴跌、可以說,一切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都在經歷暴跌。我國選擇在這個時機推出利率期權交易,在節點的選擇上是否存在一種必然呢?以下拋出幾個觀點,供大家討論。

疫情衝擊之下,各國爭相QE是必然的選擇,美元利率目前已經趨近於零利率。3月20日,美聯儲已經與九家央行達成了一項將美元兌換成外幣的計劃,以便支持在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的全球市場上發放美元貸款。這一舉措意味著,美國以外的銀行將可不時向以美元放貸和交易的銀行提供美元,預防市場上美元流動性枯竭。而在此前,美聯儲還在週三晚些時候重新啟動了始於金融危機的第三項貸款工具,旨在以短期貸款的形式向銀行提供更多現金。也就是說,美國在貨幣政策和財稅政策正在雙管齊下,美元氾濫將是可見的現實。美國有一次拿起了當年廣場協定的武器,但是具體效果如何,卻很難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和中國目前各持有一萬多億美元的美債,中國不想,日本也不想重複當年廣場協定的悲劇!

疫情帶來的衝擊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饒是全球經濟火車頭,我國也不得不祭出50萬億規模的新基建進行對沖。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CPI。

人民幣國際化,利率期權交易上線是一個有利的開始

目前,我國的CPI已經處於高位,要啟動財稅計劃,就不得不考慮通脹的問題,那就是我們還能否承擔更高的通脹。答案顯而易見,我們不能進一步刺激通脹,因為通脹會進一步抑制消費。

那怎麼辦呢?人民幣國際化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我們也要向美國學習,開動印鈔機讓全世界共同分擔。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您有什麼看法,可以留言探討。同時,歡迎您的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