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地名由來】
隋開皇六年(586年),在縣境設立冠氏縣,以境內東古城春秋時為冠氏邑得名。至於冠氏邑命名緣由,除有冠氏的封邑等傳說外,未見確鑿的信史記載。
冠氏邑的來歷、含義,傳說有二:
一說:春秋時期,晉國有一官吏,專掌設計製作冠(帽子),他設計製作的冠既新奇、恬靜、美觀、大方,又便於區分官階、貧富、貴賤、尊卑,甚為時尚,因此,得寵於晉侯,晉侯便賜之以姓,封之以地,其家族以職業為姓稱冠氏,其封地以姓為名稱冠氏邑。
二說: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制度,即對有戰功的武將,由晉侯親自授予裝飾有鳥翎的桂冠一頂,以旌表其英雄業績。該國時有一名武將,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屢建戰功,晉侯便授之以冠,並賜姓冠氏,後轉為文官,封為邑大夫,其封地則以姓為名稱冠氏邑。
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冠氏縣升為冠州,直隸中書省。
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為縣,改稱冠縣,此為冠縣定名之始。
由春秋時期晉國冠氏邑,到元升冠州,再到明定冠縣至今,冠縣之名已有650年!
冠縣,山東省轄縣,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臨東昌府區,北界臨清市,南接莘縣,全境處於魯西北黃泛平原,系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四季分明;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1個鎮、4個鄉;2016年總人口86.63萬人。
冠縣特產有冠縣靈芝、冠縣鴨梨、冠縣櫻桃等。
【尋歡文史】
冠縣民間故事——蕭妃悲歌發乾城
在冠縣千戶營村南側,有一座高高的土臺子,當地人稱為"化及臺"。據傳此臺曾是發乾城中的一景。隋朝滅亡後、原隋朝大將宇文化及曾在魏縣(今河北大名東)建許國,為了北拒竇建德,特命擴建發乾城,並派數萬軍隊駐守。
發乾城修好之後,宇文化及帶著隋煬帝的蕭妃來此居住。蕭妃雖然一百個不情願,但也無計可施,只好常常撫琴而歌,以洩心頭的怨憤。宇文化及聽了蕭妃的歌聲,還以為蕭妃對他有了意,於是對蕭妃說:"夫差曾造姑蘇臺,我也要造一座臺,叫'化及臺',讓我的美人住在上面。"蕭妃聽完宇文化及的話,難過得說不出話來。守文化及還以為蕭妃真的被說動了心,趕緊命人去築高臺,並在臺上建閣樓迴廊:臺中央修座大水池,深丈許,水平如鏡,取名"天池"。這天,月色皎皎,晴空萬里,宇文化及命人在臺上設宴,並請蕭妃來唱歌助興。蕭妃此時正在宮中回憶著往事:昔日煬帝開汞濟渠通江南,勞民傷財,自己曾多次相勸,不聽,終於被殺,鬧得結髮妻子也當了他人的俘虜,成為發乾籠中的小鳥。想到這裡,蕭妃羞憤交加,相一死了之,無奈被人看得緊,連死都難哪。想到這裡,蕭妃的眼淚象斷了線的珍珠滾下來。
宇文化及派的人來見蕭妃,說是皇帝請她去賞月,實際是被兩個大個的宮女押著去的。宇文化及見蕭妃緩步走到三丈多高的臺頂上,宛如嫦娥飄下了月宮,高興得手舞足蹈,大呼:"拿琴來,快拿琴來。"下人趕緊獻上綠綺寶琴。宇文化及雙手接過,走到蕭妃面前,笑眯眯地說:"愛妃的琴歌使朕骨酥魂消,值今夜良霄美景,請為朕再歌一曲如何?"蕭妃站在這山一樣高的臺上,望著茫茫的夜空,心想:整天被這個叛賦玩弄,還不如死了的好。今天先用歌悼念煬帝,然後就……想到這裡,她示意把琴擺好。宇文化及樂不可支,趕緊照辦。只見蕭妃佔燃三支香,面向南方拜了三拜,又圍著"天池"轉了一圈,然後以煬帝喜愛的《吳歌》曲調,把當年常給煬帝唱的歌唱了出來。這歌聲、樂聲,還有夜景,使得宇文化及不住地叫好。可聽來聽去,仔細一想,感覺不對,不由地用兩隻三角眼直盯著蕭妃,只見蕭妃雙手扶琴站起,快步向臺邊走去。宇文化及先是一怔,然後飛步趕上,蕭妃正想縱身跳下,裙帶去被宇文化及拉住了。宇文化及奸笑著把蕭妃推回到琴邊。蕭妃又欲縱身"天池",宇文化及迎面擋住了她:"愛妃又往哪兒去呀?"蕭妃欲逃無路,欲死不能,長嘆一聲:"煬帝呀,當初若聽為妾一言,何以國破家亡……"宇文化及嘿嘿一笑:"楊廣這小子沒福氣。他死了,不是還有我嗎?""呸!宇文化及,你弒君奪國,天理不容;姦淫天后,定遭報應!""那我要看看哪個先遭報應。"隨吩咐一聲:"來人,把蕭妃打入冷宮!"蕭妃罵不絕口,宇文化及狠命地打了蕭妃兩個耳光,血灑在了化及臺上。
蕭妃受辱的消息傳到了突厥國。當年隋文帝封的義成公主感念知遇之恩,決意要為煬帝報仇。她請求突厥王派使臣到河北的竇建德那裡,要竇建德求出蕭妃,並殺死宇文化及。於是竇建德起兵圍困發乾城。幾天後,城被攻破,宇文化及被殺,竇建德救出蕭妃隨後放起一把大火,發乾城成為一片廢墟,只剩一座化及臺的遺址留存到今。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為冠氏邑(治所今東古城鎮東古城)、黃邑(治所今梁堂鄉黃城),先後屬晉國、魏國、趙國。
秦代時,東部屬東郡,西部屬邯鄲郡。
西漢、東漢時,屬冀州魏郡。
三國時,屬魏國的冀州陽平郡。
西晉時,屬司州陽平郡。
十六國時,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北魏的司州和中州陽平郡、冀州貴鄉郡、晉州和相州的陽平郡。
南北朝時,先後屬北魏相州陽平郡、東魏司州陽平郡、北周毛州陽平郡。
隋代,初屬毛州。從西漢直至隋代建縣前,均為館陶縣地域。
隋大業二年(606年),毛州廢,冠氏縣改屬武陽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毛州,冠氏縣遂再屬毛州。貞觀元年(627年)統一設道,屬河北道魏州魏郡。
五代時,先後屬後梁和後唐的魏州、後晉的廣晉府、後漢和後周的大名府。
北宋時,改道為路,屬河北東路大名府。
金代,屬大名府路大名府;蒙古統治初,屬東平路。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冠氏縣升為冠州,直隸中書省。
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為縣,改稱冠縣,此為冠縣定名之始,屬山東布政使司東兗道東昌府。
清代,冠縣屬山東省濟東泰武臨道東昌府。
民國元年(1912年),冠縣屬山東省濟西道東昌府。民國二年(1913年),改屬東臨道東昌府。民國十七年(1928年),道廢,直屬山東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省下設行政區,屬山東省第六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2月,建立冠縣抗日政府,先後屬山東省第六專署、魯西北行政委員會、魯西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5月,建立冠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屬魯西區第三專署、冀魯豫區第三專署、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第十八專署、冀南區第七專屬、冀魯豫區第七專屬。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冠縣與永智縣合併稱永智縣;12月,恢復冠縣建制,均屬冀南區第一專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屬平原省聊城專署。
1952年12月,隨隸屬的平原省撤銷,冠縣改屬山東省聊城專署。
1967年3月,建立冠縣革命委員會,屬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81年12月,冠縣革命委員會改為冠縣人民政府,屬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8年2月,隨聊城撤區改市,遂屬聊城市。
閱讀更多 李尋歡11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