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在“奔跑”】解難題 出實招 廣西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陳惠):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廣西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採取一系列鼓勵復工復產措施,有力推動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859個在建重大項目已復工857個,復工率達99.8%。

 援企惠企促復工復產

  

【廣西在“奔跑”】解難題 出實招 廣西按下復工復產“快捷鍵”

  廣西橫縣江南紙業有限公司復工生產圖 攝影 黃桂蘭

  在位於南寧六景工業園區的廣西橫縣江南紙業有限公司車間內,員工們都戴著口罩,轟鳴的機器聲演奏著“復工曲”。

  2月10日,自廣西吹響“復工令”以來,橫縣積極響應,主動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公司目前復工人數為120人,返崗率達到了90%。我們每天對生產車間進行消毒,給員工發放口罩;政府部門及時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幫助我們協調防疫物資,讓大家可以靜下心來投入生產。”廣西橫縣桂通水泥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曉全介紹,該公司按照提前制定的復工復產方案有序恢復正常生產和運轉,每天生產的電線電力杆達到300—400根,產值在8萬元左右。

  搶時間、提效率、保質量。當前正是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搶抓市場的關鍵期,廣西及時出臺政策支持幫助工業企業解決融資難、員工返崗難等問題,幫助企業在戰勝疫情的同時儘快恢復正常生產,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據悉,為積極應對疫情衝擊,及時協調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和問題,整體推動經濟運行循環暢通,2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出臺了《關於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30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具體政策舉措。其中,針對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廣西對其退還增值稅增量,延長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徵繳期限,並對實體企業實行“一企一策”進行精準扶持。

  此外,廣西財政金融系統也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持。廣西地方財政通過貼息10億元“復工復產貸”的方式,為企業注入“金融活水”。廣西農信社明確單列春耕備耕信貸計劃,安排50億元春耕生產專項信貸資金,全力保障春耕備耕和農業生產。

  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落實,廣西各行各業開足馬力恢復生產,重點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昔日的生產景象逐漸迴歸視野。

  在地鐵工地,盾構機24小時不間斷向前掘進;在皇氏集團華南中央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在有序運行,經過多道程序,一件件乳製品被生產出來,走上廣大消費者的餐桌。

  多渠道解用工難題

  勞動力是生產要素中的關鍵要素,經濟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產業發展離不開大量勞動力。連日來,廣西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紓解用工難,各企業迎難而上投入正常生產,力爭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贏”。

  近日,梧州市線上“春風行動”長洲區專場招聘會準時上線,求職者只需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進行報名,線上招聘為廣大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了線上雙向選擇服務。一天的時間,該招聘會就為36家企業提供了800個崗位。

  企業開復工,人才是關鍵。為幫助企業招員工,貴港市港北區通過線上線下招聘方式,擴大招聘信息宣傳網,為企業和務工人員搭建了平臺。港北區在貴港人事人才網設立企業招聘專區,方便求職人員網上報名;通過張貼海報、懸掛橫幅,印發7萬份企業招聘信息,將企業的招工信息宣傳至每村每戶。港北區8個鄉鎮(街道)和124個村(社區)落實132名招工聯絡員,登記返鄉人員和有務工意向人員的信息,組織人員到企業面試。截至3月11日,該區累計組織輸送5000多人到企業面試,已有1700多人辦理了入職手續。

  另外,針對疫情防控期間園區用工難題,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積極探索建立企業用工綜合服務平臺,強化與大專院校和市縣(區)對接,暢通用工信息,主動幫助企業緩解用工難問題,同時探索實施靈活用工制度,嘗試建立園區“人力資源蓄水池”,探索靈活用工或“共享員工”服務機制,支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