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加繆在《鼠疫》中說:

“疫病”是災難,也是上天給人類的功課,沒有任何災難事不關己,沒有任何痛苦應該幸災樂禍。

在中國爆發疫情之初,網上看到許多意大利人歧視、謾罵中國人的文字和視頻,如今,意大利人也嚐到被病毒攻擊的痛苦。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意大利羅馬,戴口罩的行人經過古競技場(圖源:新華社)

01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在中國爆發疫情之初,網上看到許多意大利人歧視、謾罵中國人的文字和視頻,如今,意大利人也嚐到被病毒攻擊的苦果。

早在1月30日,意大利出現2例確診病例,即宣佈進入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3月8日凌晨,意大利總理孔特宣佈將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及其他14個省份列為“紅色隔離區”,涉及全意四分之一人口。

當地時間3月9日夜間,孔特宣佈,將於10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城”,幾乎所有的公共活動,包括久負盛名的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在內,所有體育賽事都將暫停。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3月8日,意大利倫巴第大區曼託瓦市,空曠的埃爾貝廣場。 新華社圖

意大利儼然已成為除中國外,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之前還優哉遊哉、滿不在乎的意大利人,被這幾天連日攀升的確診病患嚇到了。直線上升的病例讓醫療資源瀕臨崩潰,很多老年人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去……這多像武漢疫情爆發初期所經歷的慘烈狀況!

激增的確診病例和數量眾多的重症患者,讓這個號稱擁有“全球最好醫療體系”的國家,在一夜之間告急——醫護用品斷貨、醫院床位爆滿、重症監護室不夠用,死亡率急劇攀升。

按說意大利人對於健康生活以及飲食營養都非常重視,他們的醫療水平也是處於世界前列。而且,在中國爆發疫情時,意大利是最早中斷中意直飛航班,且對中國人實施嚴格管控的歐洲國家,為什麼還是沒能阻止疫情的大爆發?

在意華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意大利政府如臨大敵的時候,民眾並沒有感到生活的異樣。大家各行其事,上學、上班、去公園,泡吧,一切照舊。意大利人愛溜達,習慣夜生活,晚上一兩點酒吧裡也是人頭攢動。

因此,雖然“封城”了,但意大利人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多的影響,生活依舊。但是面對如此兇猛的疫情,意大利人的觀念也在逐步改變,

意大利的政界人士、醫生、專家、主流媒體等各界公眾人物在電視上呼籲民眾呆在家裡,不要出門。在意華人說:“意大利人很相信權威,呼籲很有效果。另外,因為口罩短缺,超市等公共場所會劃出1米線、1.5米線,大家有秩序地在線後排隊。各方人士都在宣傳會保證物資充足,小城也沒出現搶購現象。”

02

宣稱“疫情並不可怕,只是一個大號流感”的意大利女專家遭受強烈質疑

這名意大利專家名叫瑪莉亞·瑞塔·吉斯蒙多,是米蘭薩科醫院臨床生物學、病毒學和應急生物診斷學實驗室主任,也是業界權威的病毒專家。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意大利病毒專家瑪莉亞·瑞塔·吉斯蒙多

1月底,新冠疫情爆發後,吉斯蒙多被媒體詢問該如何應對疫情時,她表示:“意大利不需要對疫情過度緊張,更不要危言聳聽和製造恐慌,只要保持適當的關注即可。”

後來,她還多次在媒體上宣稱疫情並不可怕,只是一個“大號流感”,是媒體和政客們在給公眾洗腦、人為製造恐慌。2月26日,吉斯蒙多又表示:“我們不必太擔心,意大利衛生條件尖端、公民生活習慣良好,居民收入高,所以不會發生亞洲式的疫情。我想,再過一個星期,就不會有人再談論新冠病毒了……”

如今,這位曾多次宣稱“疫情並不可怕,只是一個大號流感”的意大利女專家,成為了 “全民公敵”。她的“大號流感”言論使她成為意大利網友憤怒聲討的對象,公眾將疫情失控的責任都怪罪於她。

在全民憤怒聲討下,吉斯蒙多刪除了自己在社交賬號上發表過的關於疫情的言論,網友並不善罷甘休,繼續在她的其它貼文下質問和攻擊她對疫情的誤判,並要求她從醫院辭職。

由於網上罵她的人太多了,迫使吉斯蒙多不得已清空了自己的推特賬號。但她依然聲稱,是“年輕人過於不負責任,導致疫情肆虐。”

03

別再說這只是一場嚴重流感

由於歐盟的特殊性,人們可以自由地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而意大利位於亞歐非三大陸的重要交易樞紐。在疫情初期,意大利的馬拉松、球賽、狂歡節、遊行等群體聚集活動一直未喊停,導致意大利變成了如今被病毒攻擊最嚴重的國家。

近日,意大利在一線工作的醫生丹尼爾·麥克契尼在當地報紙上撰文,描述了意大利目前醫院的現狀。

麥克契尼在文章中寫道:“我知道不需要製造恐慌,但當事情的危險性沒有傳遞給人們時,我會不寒而慄。過去7天,我的醫院開始重組,病床逐漸清空,連加護病房也空出來,疫情一觸即發,大多數人卻不曉得戰況會有多慘烈。”

麥克契尼寫道:“別再說這是一場嚴重流感!

疫情迅速爆發,先前清空的床位以驚人的速度被填滿,病人的銘牌標註的病名都是該死的新冠肺炎。現在,意大利正在爆發災難,這裡的醫生已不分外科、泌尿科和骨科。我們所有的醫生霎時間都成為一個團隊,一起面對這場席捲而來的海嘯。每天都有大量病患因相同病因入院,檢驗結果全是陽性、陽性、陽性,突然間,急診室也崩潰了。每個病人急診的原因都一樣,發燒和呼吸困難,發燒和咳嗽,呼吸衰竭,所有人都得住院,有人需要插管、需要去加護病房,但對晚一步到的患者來說一切都太遲,每臺呼吸器都如同黃金般珍貴,連手術室都變成了重症監護室……”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由於醫療人員全數精疲力竭,卻仍要相互輪班,還要幫累到生病的同事代班。麥克契尼寫道:“即使這樣加班,我們還是無法拯救每個人,甚至要被迫選擇救誰。救治病人的壓力也在逐漸吞噬醫護人員的內心,很多人都感覺壓力特別大,為醫院的慘狀崩潰大哭。”

據其描述,意大利的病床佔用率為200%,連手術室都改為重症監護病房,所有緊急手術暫停,非新冠肺炎的急症都無法獲得治療。當地醫生和護士開始被傳染,令治療工作難上加難,部分醫護人員開始情緒崩潰,整個醫療系統幾乎崩潰,導致患其他疾病的病患延誤治療,死亡率持續上升。

麥克契尼寫道:“我的醫護朋友向我哭訴,他們目睹病人在眼前病危,而只能提供氧氣罩。有幾百個嚴重呼吸衰竭的病人除了獲得氧氣罩外,沒能獲得進一步治療,就算病人心跳驟停,都沒有足夠的醫護人手可以及時搶救。現在,甚至連氧氣罩也開始不夠用。”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據報道,在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有10%的醫護人員感染了病毒,由於他們被隔離後無法照顧病人,以致當地的醫療系統面臨崩潰。官員們要求退休醫生回來上班,而在讀護理專業的學生們也被要求提前畢業去上班。

更讓醫生們痛苦的是,他們必須決定拯救或放棄哪些病人,到底誰能優先獲得病床和呼吸機,很多醫生離開病房時都無法停止哭泣。甚至有醫院會選擇放棄為60歲以上及擁有併發症的確診者治療,以將醫療資源投放於康復機會更大的年輕人。

倫巴第大區克雷莫納醫院的一名醫生證實了這一可怕的處境,“在過去的幾天裡,我們不得不在一個40歲的病人和一個60歲的病人之間選擇,誰能接受插管,他們都有死亡的危險,這太殘酷了,我們都哭了,但沒有足夠的呼吸器。”

醫生史庫爾表示,由於人手不足,很多超過65歲的病患都被醫護人員排在“末端”順位,幾乎是放任等死。薩拉羅利醫生表示:“如果一個80到95歲之間的人有多器官衰竭,這意味著他們的死亡率是100%。”

這令醫護人員感到異常痛苦,他們眼睜睜看著病患的生命一點點逝去,大家都心力交瘁,崩潰大哭。儘管意大利醫療體系很發達,但沒有幾個國家的醫療服務能承受如此多的老年人,因為他們需要重症監護。

04

意大利老年人在這場疫情中遭受嚴峻生命考驗

但意大利人都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生活觀。他們認為,“防疫是應該的,但是不需要太誇張了,我們不應該為了怕死而停止活著。”

但這場疫情中的高危人群是患有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而意大利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23%,為全歐洲最高。

在嚴重疫情下,意大利醫生被迫在救助哪些病人之間做出選擇

意大利衛生部在3月6日公佈最先死亡的105例病例的年齡情況,其中97.1%的死亡患者在60歲以上。而在中國,這個數據為80%。

對意大利而言,控制死亡率的關鍵就是保護老年人。3月7日,衛生部發布公告建議老年人儘量隔離在家、減少外出,可此外暫未出臺其他保護機制。

在3月9日晚間的發佈會上,意總理孔特表示:“目前意大利正處於十分困難的時刻,當前所有數據表明,留給意大利的時間不多了。為了意大利,為了家人和朋友,所有人都需要從現在起,即刻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放棄平日的娛樂。唯有所有人配合執行這些嚴厲的措施,意大利才能夠戰勝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