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些人自己生活很艱苦,但是給別人隨禮很大方,是什麼心理?

大輝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這個問題發表下我自己的感想,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我從兩個點分析。

第一:農村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一起,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禮尚往來,但是隨時時代的變化和進步,雖然說是禮尚往來,但是也不是絕對以以前的人情對應去還,還是會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而定。

第二:就是人性,在農村生活的人就會知道,農村人是特別喜歡攀比的,就算自己再窮也不願在別人面前顯露,更不願意放棄這種能顯擺的好機會,送禮會側面顯示出一個人的家底。因為被送禮人家也會出去顯擺自己收了多少錢來給自己貼金,再一個農村人也喜歡閒談,什麼話題都聊。

所以農村人很艱苦但是會出現這種隨禮很大方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心態。





章章之


中國的傳統禮尚往來,別人都上五百,即使沒有借也得上五百。前段時間我同學孩子十二歲生日,我們一群人都去,因為以前我孩子過生日大家隨禮兩百,第二我另一個同學生日大家就上三百,我也上三百。所以這次我就拿三百現金,平時購物用微信,一般不拿現金。結果別人上五百禮,我也不知道咋辦,另一同學說沒事,她們互相是五百,你三百也行。於是隨禮三百。後過一年談起這事,同學一臉不高興,覺得我隨少啦!這件事讓我也鬱悶了很久。



我願做你的太陽


只能說是為了“面子”!

確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儘管自己過得不咋,也就是問題所說的“自己生活很艱苦”,但有時候總是非常大方,比如,像紅白喜事隨禮。

這樣的人不外乎以下情況:

原先過得還不錯。因為以前過得還不錯,大方慣了,再也小不下來。只能緊咬自己的牙,不丟這個份。這樣的人可處!

是個忠厚老實人。性情忠厚,別人幫自己一把總覺得欠下別人天大的人情,只要是和自己有過來往的,紅白喜事那是肯定要去,自家吃糠咽菜也要隨上一份大禮。這樣的人也可處!

投機的人。自己家裡也快要辦事了,如,孩子結婚、老人祝壽,等等吧,自己先把禮金給抬上去。到時候自己家辦事的時候,別人來隨禮也就不好意思給少了。這樣的人以後是否繼續處,自己考慮!


一株吊蘭


大家好我是村紅記事,很高興回答農村人隨禮很大方這個問題。為什麼大方?下面說說我的見解。

1.農村人大方一大把,哪個結婚老表隨禮不是萬起步。也許別人就是有錢沒地方揮霍,正好你給了他提供一個花錢的機會。別人還得感謝你。不要你覺得別人大方,對於花錢的人那點錢對他來說就是九牛一毛。花錢對於他們來說能給他們身心帶來愉悅感。

2.農村人花錢很大方,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索愛。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看看現在年輕人結婚哪個不大方,不大方點別人都不會跟你。大方點可以促進彼此間的距離。這個時候別人的大方只是一種策略。是被迫的。但是還是會表現的很大方。

總結:無論是主動大方,還是被迫大方。關於大方沒人定義。只不過是心理作怪。合理消費,享受美好生活。





村紅記事


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農村隨禮比城裡大方,因素多:

一是農民現在真的是富裕起來了,樓房蓋了,車子買了,什麼都有了,用錢自然也大方了;

二是農民天生的厚道。你到他田裡、地裡、樹上摘點菜、瓜、果,給他錢會遭到堅決拒絕的。收到城裡親戚禮,要麼同等還禮,要麼還加一些送。

三是風氣影響。一個村一個鄉普遍隨禮是多少,為了情面、為了攀比、為了還情跟風走。

四是萬般無奈借錢隨禮,這是最傷人的,不可取。

農村送禮增加農民負擔,個別地方一年打工掙來的辛苦錢還不夠隨禮,已成為農村部分地區的頑疾。前些年有的地方開始引導、整頓了。真希望富起來的農民親戚改變觀念,樹立新風尚,莫跟風亂花錢。



漢江庸叟


這也要分幾種情況來說,有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比如別人去年你們家做喜事,別人包你1800,這回別人家做喜事,你也不好,包個1200吧!確實有很多的,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們鄉下有一句老話,打開門來做人,關上門過日子,也就是這個道理吧[祈禱][祈禱][祈禱][贊][贊][贊]



好夢成真131012401


我覺得跟農村的風俗有關,比如農村結婚明明家不富裕卻借錢辦100多喜桌酒

在城市人看來是打腫臉充胖子。深思後會發現100多桌喜酒背後每個人都要包紅包,結婚者有賺不賠然後又加深了親戚鄰里之間的友誼來往,禮尚往來,這不是挺好的嗎?

以後遇到難辦的事可以動員大批的人事情好辦的多,這樣不是挺好的嘛


小崔最愛家常菜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城裡人都有這樣的人存在的,自己過得並不富裕,但是為人處事確很大方,在別人看來這些人好像是“窮大方”,其實我們應該用“實誠”這個詞來評價這樣的人!

這樣的人不只是表現在隨禮大方這一方面,還有幾個人一起聚餐吃飯的時候,他會搶著付錢,甚至吃飯途中把錢偷偷的先結了,還有就是別人向他借錢從來不會拒絕,自己有就多借給別人一些,手裡沒有那麼多就儘自己可能的借給他人,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親戚或朋友一定要珍惜!


最美鄉下人家


大家好 我是農村么妹兒 飄飄
農村人質樸 善良
但也有骨子裡的自卑
特別是給城市人相處的時候
總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嫌棄自己是農村的
最大的一個差距就是面容的差距
城裡人和農村人同齡比較看起來會有5歲左右差異 有的會更大
當然也有很多農村人沒有做農活 養尊處優保養的很好
如果有親戚來,我的父母會把家裡所有能拿出來的都做成菜,很多時候客人走了經常吃一個星期剩菜
所以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
回到正題 隨禮這個事
其實,隨禮這個事情,是有壓力的
假如這個月會有幾個酒碗要吃
父母都會嘆氣也會給鄰居閒聊說到禮錢的問題
隨禮也是一個標準
同一輩分的親戚,一般都會有一個人來定標準
一般定標準那個人就是混的最好的那個


混的好,如果給的錢少,自己也會覺得沒有面子
而跟隨的這些人
本身就沒有存在感,在隨禮這個事上如果沒有一樣的話,或許也是自尊心作祟,會覺得沒有面子,沒有話語權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硬著頭皮也要一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7a5141220504e12b48c0daa9009b7a2\

么妹兒飄飄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這樣的現象在農村也是非常常見的。明明自己家過得還不是那麼的好,在花錢方面都是緊緊巴巴的。可是他們在參加別人辦理的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是不會比別人給的禮金少的。這樣也是讓很多人不明白的。

在我們村子裡面就有一家這樣的,一家三口再加上父母五口人,平時也是不出去打工掙錢,都是靠著在農村種植土地掙得那點錢來過生活,可是誰家有個大情小事的時候他們也是會去隨禮的,隨禮的禮金也是不比別人差。都是基本持平的。這個讓人看著都是非常費解的,村裡人長長議論明明還年輕都不知道出去打工掙點錢花。而且在隨禮方面還這麼大方。在我看來也就是以下幾點的原因。



喜好面子 窮大方

不是有句俗話說的好嗎?窮大方窮大方 指的就是這樣的一類人,別看他們窮的自己都要揭不開鍋了,可是在面子這方面還是不能落下的。我在家裡窮點沒有什麼,可是我在外面的時候也是不能落下面子的。再加上越窮的人越是不在乎這些什麼,自己都是比較窮了,在哪在外人面前不能讓他們看出來。這樣才能讓別人高看他們一眼,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他們在隨禮的禮金上面是不會落後別人的。


邏輯和別人不一樣

在他們看來,上別人家參加酒席所給的禮金就當做是存起來了,畢竟每個家庭都是會多少有事情要辦的,現在把禮金給你們了,也是佔時的,等到我家有事的時候,你不可能還是會這麼多禮金吧。多少都是會添點的,他們就是抱著這樣的心裡的。往往再去參加酒席的時候禮金都是不會少的。

所以在我看來他們都是有著自己的小九九的,不可能做吃虧的事情的。那麼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哦。

發表自己對於農村的一些看法。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