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國博近日舉辦了一場以裡耶秦簡為主題的展覽,通過館藏的秦朝文物與裡耶出土簡牘相互呼應,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不一樣的大秦帝國。

裡耶是湖南湘西山區中的一座小鎮,在土家族語言中,裡耶是開拓土地的意思。據考古發現印證,在六千年前,裡耶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的遺蹟。而在大秦帝國時代,裡耶作為軍事要塞,更是洞庭郡遷陵縣的官署所在地。在上個世紀末的一次考古發掘中,裡耶古城重見天日,小城中的一口古井中出土的文物, 更是震驚了海內外——自此以後,裡耶秦簡的名字就和秦朝歷史的研究,緊密地聯繫起來了。

秦朝的歷史並不長,只有短短的十五年,這個短命的王朝,對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但是秦朝本身的一手文獻資料,卻並不多見。在此之前,各地有一些零星的簡牘出土,讓我們能夠窺得當時社會之一斑。裡耶古城的橫空出世,大大改變了這一局面。

古城中一口水井內的簡牘出土量,共計三萬八千餘枚,是之前出土秦簡數量的十倍。簡牘上的內容包括了日常生活、基層管理、軍事制度、律令法規等方方面面。這些「斷爛朝報」,搭建出一條小小的蟲洞,我們據此可以望向另一個時空,發現兩千多年前,這座湘西小城的故事。也能夠通過小城的日常,瞭解到龐大帝國行政運轉的秘密。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遷陵洞庭郡」 木牘

以物證史是考古學家們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裡耶簡牘中的這片木牘,不止是證史,而是修改了歷史。

史書中記載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亦或是後世學者提出的四十八郡,郡名中均無「洞庭」。而裡耶秦簡中多次出現「洞庭郡」,表明了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就已經有此郡名,這也顛覆了史家對秦朝行政區劃的認識。

可能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遷陵這個名字,當時尚在楚國的治下。在秦朝統一之後,遷陵成為帝國行政體系中比較基層的一環,是隸屬於洞庭郡下的縣所,治下有幾個鄉。因此,日常管理中有大量的文書需要上傳下達,這些公文最後被廢棄在城中的一口古井裡,故而得以保存下來。

有機文物有「幹千年,溼萬年,不幹不溼就半年」的說法,所以簡牘的兩大出土地,一處是乾燥的西北,一處就是溼潤的兩湖地區。將廢棄公文扔到古井中,或許是當時並不罕見的一種偷懶做法。因為常年在水位線以下,並被厚厚的淤泥所覆蓋,簡牘們得以處於無氧的環境,因此未曾朽爛。而碳元素又非常穩定,故而表面的筆墨也未消散,真是幸事。

這件簡牘中的「洞庭」二字之間間隙較大,不知為何。或許原為一冊文書中的一條,在書寫時中間統一留出空隙,以便於穿繩捆結所用?另外,一般將較窄的木片或竹片稱之為簡,較寬的木片稱之為牘,這件定名為「木牘」,感覺似乎不太合適,應為「木簡」才是。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陽陵虎符

國博為了與簡牘中所展現的時代應和,特地選出三十多件館藏秦代文物放在展廳中。這件虎符就是其中一件,與上述遷陵洞庭郡木牘一起放在第一展廳中,向觀眾展示出秦朝的冷硬氣質。

虎符的功能眾人皆知,戰國時竊符救趙的中的主角,正是這個能夠調動一方兵馬的虎符。虎符一般一分為二,左邊一半在領兵將領處,右邊一半則存在君王處。使臣需持右符到將領處驗證,方可調兵,這也是「符合」一詞的來源。

見到過的虎符大多都只有一半,這種完整的虎符倒還是第一次見。從虎頭方向看過去,左右兩邊的確是嚴絲合縫,這也表明在當時想要偽造虎符幾乎是不可能的。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陽陵虎符

因符信多為伏虎狀,故而得名「虎符」。虎身兩側有同樣的錯金篆書銘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

為何是右半側在天子處?或許是古時以右為尊的緣故。銘文上也明確寫明瞭這件虎符調用的軍隊名稱,說明當時是專符專用的,一符一地。一件兵符只能調用一個地方的軍隊,這也避免了持符者權力過大。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從人論報擇免歸致書具此中”郵籤

這件籤牌上下各有兩孔,原先可能是系掛在歸檔的卷宗上。籤牌上書“從人論報 擇免歸致 書具此 中”幾個字,學者釋讀後大概意思是:對「從人」論罪定刑,判免刑歸鄉,判決文書寫在這份卷宗中。「從人」與六國中因曾反秦而獲罪的人有關。

有意思的是,籤牌上還畫了一隻很形象的鳥,不知道是何意,或許是獨特的花押。這件籤牌後來還曾被作為郵票主圖,當是珍貴之物。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九九表”木牘

這件木牘上所寫的文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從右上角開始讀,正是「九九八十一」。其中第二個「九」字簡寫成兩點,這和後世書寫習慣中第二個疊字簡寫是一致的。

裡耶出土的這件乘法口訣表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口訣表實物,沒想到小時候背過的口訣,兩千多年前的人們也在記誦。不過古人一直是從九九開始背的,直到宋元以後,才從“一一如一”開始。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虎肉價木牘

這些殘簡拼合在一起,則記錄了一個秦朝時買賣虎肉的故事。木牘上文字為:

“卅五年十月壬辰朔乙酉少內守履出黔首所得虎肉二斗賣於更戍士五城父□裡

陽所取錢卌率之鬥廿錢 令史就視平 魋手”

釋意如下:

“秦始皇三十五年十月壬辰朔乙酉那天,叫履的少內守(相當於今縣財政局代局長)把老百姓獲得的二斗虎肉賣給了一個叫陽的更戍(秦代戍卒的一種),身份是士五(地位高於百姓),原籍是城父縣(今安徽亳州東南)某裡。縣少內這次買賣獲得了四十錢,算下來是一斗二十錢。一個叫就的令史(掌管文書的小吏)監察,文書由叫魋的人書寫而成。”

簡而言之,當時的百姓(就是圖中中間木牘上寫的“黔首”)捕獲了一隻老虎,少內守將虎肉賣給了一位叫陽的士兵,得了四十錢。

當時士卒的日工資是八錢,所以這位叫陽的士兵花了五日的工資,來買老虎肉吃。秦代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一斤相當於今天的半市斤左右。一石為十鬥,換算下來,二斗相當於十二市斤,六千克左右。五天工資買六千克虎肉,不知道在當時算不算貴。當時粟是一石三十錢,虎肉是粟價的6.67倍,應該還是比較高昂的消費。

古時就有食虎肉藥補的說法,或許這位士兵是想嘗一嘗獸王之肉來強身健體。而當時生態尚好,山林中老虎數量還是很多的,常常為禍鄉里,故獵殺老虎在古代是值得嘉獎之事,官府也經常支持。所以也可能陽所買的虎肉正是一次成功獵殺後的變現,而他自己,只是單純地想一飽口腹之慾而已。

裡耶故事:竹簡木牘改寫秦朝歷史

秦更名簡

虎肉價木牘中出現了「黔首」二字代指百姓,在戰國時期其實並非是通稱。始皇統一六國後,不僅統一了度量衡,還對各種稱呼做了一致性規定,出土的這枚簡牘上就記載了改名的種種規定。

原先各國稱呼平民為「民」或「百姓」,此時都要統一按照秦人的習慣改為「黔首」。黔是黑色的意思,平民以黑巾裹頭,故而得名。還有一些名稱的變化我們更為熟悉,例如改「王」為「皇帝」,並追尊父親「莊襄王」為「太上皇」(木牘下部中央醒目部分)。

除此之外,對一些細節的修改也讓人忍俊不禁。例如左上第二列,「毋敢曰豬曰彘」。連豬的稱呼也要按秦人的叫法,「彘」才是正音,不準「曰豬」。

這些改名,有些是為了宣揚帝王威嚴,有些其實也是為了顯示秦為正統之意。所以其他六國的日常稱呼,尤其是楚語習慣,都要改為秦人語言。這大概是為了從文化上消除六國記憶吧。

裡耶秦簡展的內容還有很多,每一片簡牘都記錄著當時生活的方方面面,雖然這些文書在當時也不過是普通的日常公文而已,史家們並不看重。但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卻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它們就像全息成像的一個碎片,雖然只是一小塊,但當時時代的種種訊息和狀況,卻都衍射雜糅在這些不起眼的簡牘中了。

致謝:編輯團 老宋、二十九年蟬,照片均為Hana拍攝,部分背景文字參考展覽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