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關注:藝術文玩趣事

文物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文化的傳承者,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珍視的寶物。作為歷史文化大國,我國非常注重歷史的發展和過程,而文物就是歷史發展的最後證據,為專家研究歷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它們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的原因,我國大力的回收流失海外的文物,即便商家開出的文物價格再高我們也在所不惜。多年來專家高價回收文物的事蹟並不少,如馬承源專家花150萬回收寶劍的實例,而有這樣一位專家,在文物街頭髮現了一件討人嫌的文物,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專家香港街頭閒逛,發現一件討人嫌的文物

這位專家就是清華大學的教授李學勤先生。李學勤是一個文物愛好者,在香港還未迴歸我國之前,他和其他收藏家一樣非常喜歡到香港文物街頭閒逛,希望能在文物街頭找到一件真文物。有一次他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專家的邀請下,一同來到香港。他們在文物市場閒逛時,李學勤先生突然被一個小攤上的青色物體所吸引,他拿起這個物體一看,發現它竟然是青銅材質製成的。文物的鑄造材料是青銅,說明它的歷史一定非常久遠,也就是說這件文物一定不是什麼泛泛之輩。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這件青銅器文物的長相非常醜陋,而且身上還有許多生鏽的痕跡,看起來並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這件文物在小攤上無人問津,甚至被人嫌棄。攤主看到李學勤先生如此喜歡這件文物,於是便決定低價出售。對此李學勤先生非常感謝攤主,直接低價回收了這件文物。其實這件文物,並不似它表面表現出來的那麼沒有價值,以李學勤先生多年的鑑寶經驗來判斷,他敢確定這件青銅器一定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青銅文物屬於西周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

買到這件文物後,李學勤先生馬不停蹄地趕回北京,想要確定這件文物的真實性。回到北京後,李學勤先生找來了,自己在文物鑑定方面,比較有權威的朋友一起鑑定這件文物,後來經過多方面的研究發現這是一件西周時期的青銅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物高11.8釐米,口徑24.8釐米,重達2.5斤,是古人舉行祭祀活動時用來裝糧食的文物。後來專家在清洗這件文物身上的附著物後,還發現文物內部刻有許多的銘文。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由於鏽跡太嚴重,這些銘文並不是很明顯,所以想要解除有一定的困難。之後經過細緻的測量,專家使用高科技,將這件文物的原貌進行了恢復,後來發現,這件文物全身佈滿了12只鳳凰圖案,個個造型優美,製作精湛。而且還在文物的底部發現了“遂公曰”三個字,因此專家現在文物取名為“遂公盨”。為了更多地瞭解這件文物,專家並沒有放棄對銘文的研究,後來在多個權威專家的幫助下,終於解讀出了文物內部的98個銘文所記載的信息。

街頭一件討人嫌的文物,專家低價回購後,直接被評為國寶級文物

原來這些銘文所講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文中記載了大禹治水並不是傳說,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而這件文物的出現,則將大禹治水這個典故是提早了700多年的時間,被鑑定為我國的國寶級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