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关注:艺术文玩趣事

文物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珍视的宝物。作为历史文化大国,我国非常注重历史的发展和过程,而文物就是历史发展的最后证据,为专家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的原因,我国大力的回收流失海外的文物,即便商家开出的文物价格再高我们也在所不惜。多年来专家高价回收文物的事迹并不少,如马承源专家花150万回收宝剑的实例,而有这样一位专家,在文物街头发现了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专家香港街头闲逛,发现一件讨人嫌的文物

这位专家就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李学勤先生。李学勤是一个文物爱好者,在香港还未回归我国之前,他和其他收藏家一样非常喜欢到香港文物街头闲逛,希望能在文物街头找到一件真文物。有一次他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专家的邀请下,一同来到香港。他们在文物市场闲逛时,李学勤先生突然被一个小摊上的青色物体所吸引,他拿起这个物体一看,发现它竟然是青铜材质制成的。文物的铸造材料是青铜,说明它的历史一定非常久远,也就是说这件文物一定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这件青铜器文物的长相非常丑陋,而且身上还有许多生锈的痕迹,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这件文物在小摊上无人问津,甚至被人嫌弃。摊主看到李学勤先生如此喜欢这件文物,于是便决定低价出售。对此李学勤先生非常感谢摊主,直接低价回收了这件文物。其实这件文物,并不似它表面表现出来的那么没有价值,以李学勤先生多年的鉴宝经验来判断,他敢确定这件青铜器一定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青铜文物属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

买到这件文物后,李学勤先生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想要确定这件文物的真实性。回到北京后,李学勤先生找来了,自己在文物鉴定方面,比较有权威的朋友一起鉴定这件文物,后来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文物高11.8厘米,口径24.8厘米,重达2.5斤,是古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用来装粮食的文物。后来专家在清洗这件文物身上的附着物后,还发现文物内部刻有许多的铭文。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由于锈迹太严重,这些铭文并不是很明显,所以想要解除有一定的困难。之后经过细致的测量,专家使用高科技,将这件文物的原貌进行了恢复,后来发现,这件文物全身布满了12只凤凰图案,个个造型优美,制作精湛。而且还在文物的底部发现了“遂公曰”三个字,因此专家现在文物取名为“遂公盨”。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件文物,专家并没有放弃对铭文的研究,后来在多个权威专家的帮助下,终于解读出了文物内部的98个铭文所记载的信息。

街头一件讨人嫌的文物,专家低价回购后,直接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原来这些铭文所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并不是传说,而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而这件文物的出现,则将大禹治水这个典故是提早了700多年的时间,被鉴定为我国的国宝级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