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再討論封城,會憐惜武漢嗎?

人性的貪婪總會讓自己錯失選擇的時機,在面對:經濟損失,仕途和有可能的疫情面前,任何一個當權人都會選擇保護前者。因為有可能,就是不一定會發生,且有醫療隊伍的保障可以繼續觀望下,不足以非得封城那麼迫切。

所以現在的歐洲和北美依樣上演著這個選擇題,且無一倖免,得到的是疫情的爆發。這是社會心理學範疇的問題。人類永遠相信既有的模式核算的概率及相信補救措施可以防範和杜絕事態的嚴重化,其實墨菲定律早回答了,又有誰繞的開呢?因為誰都揹負不了萬一沒發生帶來的千夫所指和犧牲。

現在,回過頭大家還會怨武漢封城太晚嗎?從效率對比上看,武漢的當機立斷在全球是最快的了,所以別再埋怨。從統計的數據上看那流失的500萬,即使把全國其它省份的都算在這裡,也就3萬人,但換回的是這些人生的希望,當時以武漢的救治條件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了。

記得憐惜武漢人的付出吧!今天歸零了,也是為疫情時說的做個了結吧!武漢不欠誰的,她將重新綻放。

現在再討論封城,會憐惜武漢嗎?


現在再討論封城,會憐惜武漢嗎?


現在再討論封城,會憐惜武漢嗎?


現在再討論封城,會憐惜武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