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敦促不讓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票?

搶錢思維


只是敦促倡議而已,還沒有出臺政策予以限制,所以現在美上市企業依然可以回購自家股票。

美國敦促上市公司不要回購自家的股票來源於本週四特朗普的回覆:“禁止接受救助資金的公司回購股票對於我來說沒有問題”。

注意上文中說到的特朗普的話中有一個關鍵詞:“接受救助資金的公司”,也就是沒有接受救助資金的公司可以繼續回購自己的股票,不用接受特靠譜的“敦促”。

那麼“救助資金”指的是什麼呢?其實這是美國國會和白宮共同提出的一個刺激計劃,也就是向上市公司提供萬億級的資金支持。目前此計劃已經提交議案,正在敲定中。而此份議案就包括“接受救助資金的公司不得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這也就意味著,一旦議案通過,那麼“敦促”就會變成“法令”,但是也僅針對“接受救助資金的企業”。

美國國會和白宮如此大手筆的提供救助資金意欲何為?

主要目的是“救市”,“救市”指的是線下實體經濟,特別是上市公司。

我們知道,疫情發生以後,美企業面臨著減產、流動資金不足等現實的問題,而美國民眾和企業職員面對著工資下調、股票套牢、現金短缺甚至失業的風險。

因此美國會和白宮將“救助資金”提上議案,其目的就是幫助接受救助的上市公司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也同時為僱員提供工資、福利保障,不至於因為疫情影響而被降薪、降低福利甚至被裁員失業。

之所以要求接受救助的上市公司“專款專用”目的就是限制企業用救助資金回購自家股票,這樣以來實際用於生產經營的資金就被壓縮了,同是僱員的利益也得不到相應的保障。

另外一點就是如果資金用來回購自家股票可能會“引起公憤”,因為收購股票意味著資金返回給了股東,正好給股東“解了套”,而實際上回購股票的資金來源正是納稅人!用納稅人的資金回購自家的股票,以給自己的股東“解套”,實在說不過去。

結語

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希望美議會最終通過該法案,並同時限制上市公司通過運用救助資金回購股票,因為這符合美股普通民眾和僱員的利益。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為什麼美國敦促不讓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票?

對於這個問題我來簡單回答一下,美國政府為什麼不讓上市公司回購公司的股票,我認為完全沒必要,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證券市場的制度所決定的,當公司股價下跌時,太過於便宜,會有很多投資者大量買進公司的股票,這樣持有的股票很大,佔有的股份也就越大,從而可以控制公司話語權,但是美國公司是同股不同權,就像馬雲為什麼在美國上市,馬雲持有股份不是最大的,但是馬雲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所以當年沒有在國內上市,主要也是這個原因,所以美國的上市公司不會因為控制權失去,選擇大量回購公司的股票,他們到證券市場上市,不是為了讓公司股價上漲來獲得收益,從公司在敲鐘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獲得了資本,通過這些資本再去發展,當然如果公司錢多是可以進行回購的,主要還是公司的實際情況來看。


納斯達克

我們從納斯達克指數來看,目前指數的暴跌,並不能說明股價未來會停止下跌,展開上漲行情,我們從技術指標來看,可能會出現超跌反彈,但是如果說目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我們還是有點過早了,我們從技術指標看下跌過程成交量是很大的,可以說有很多資金買進股票,出現被套情況,所以未來止跌的情況,只有成交量大幅度縮小才可以,不然只是超跌反彈,然後繼續下跌。

總結

最後總結一下,為什麼美國不讓上市公司回購股票,我認為只要股東不失去這家公司的控制權,回購股票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事情,除非他們認為公司的股價過於便宜,他們持有的現金流很大的話,可能會採取回購股票,但是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主要目前股市並沒有停止下跌,很可能公司股票價格還會繼續出現下跌情況,所以目前回購公司股票,可能會被自家的股票套牢了,除非股市停止下跌,回購公司股票才會比較安全。

關注財神道,投資不盲目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前灣財神道


不請自來。美國這麼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此下策。


目前只有銀行間的流動性是充裕的,但是流動性在銀行間被鎖死,無法投入的正常的消費、生活領域,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國企業的負債率非常高,特別是債券負債已經成了美國經濟的一個隱患,美國發行企業債的成本非常低,也就導致了大量的美國企業大量發債,流動性非常緊張。銀行不敢貸款給他們,一旦企業出了問題破產,白花花的銀子可就收不回來了。


個人貸款也是一樣的問題,2016年,美聯社和NORC發佈調查顯示,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下的家庭,超過三分之二表示難以拿出1000美元應對意外支出。即便是那些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高收入家庭,也有接近40%比例認為,未來拿出1000美元應急比較困難。

美國家庭大部分收入都是需要償還各種貸款的,還房貸、還車貸、還助學貸;剩餘部分投資在金融市場裡,這次美股暴跌,導致了個人的流動性也很差。


一方面銀行有錢放不出去,另一方面企業和個人流動性很差,無法順利的度過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這就是美國政府敦促不讓上市公司回購自家股票的原因。因為要讓企業把剩餘的流動性用來應對危機,減少企業裁員和倒閉的情況,這樣具體到每個人才有可能有充足的資金應對危機。


如果真的大家都做到不回購股票的話,美股顯然還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下跌甚至是熔斷,在未來擺脫流動性問題後,企業能夠用更低的價格進行抄底,也是一樁不錯的生意。


綜上所述,美國這麼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出此下策。


小黑看財經


美國敦促上市公司不要回購自己的股票這是和美國企業管理制度以及資本市場的運作作機制是有關聯的。回購股票同時也催生股市泡沫的一個重要因素,上市公司不回購自己的股票實際上就是拆除了債務風險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升級的引信。

美國企業的管理團隊必須對股東負責,企業股票的增值是對股東最好的回報,同時也是管理團隊獲得股權激勵的收入源泉。這就把企業管理團隊和股東以及股票緊緊捆綁在一起。美國企業的盈利率在全球處於較高水平,這得益於美國企業在全球價值鏈和產業鏈頂端的地位,以及企業較低的稅負水平。因此美國企業股票一直受到全球投資者的追捧,造就了美國股市十年的牛市。

美國企業為了實現更好的盈利收入,除了重組、增加投資擴大規模外還不斷髮行低成本的公司債劵,盈利性和成長性好的公司其債劵評級不但高而且利率也很低。發行公司債券用於回購自己的股票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率,美國的企業何樂而不為呢。美股在此次新冠疫情和石油價格戰的雙重衝擊下,從黑色星期一變為黑色一星期,連續發生四次融斷。股票和公司債券都遭到拋售,造成美元流動性短缺。

美國公司債劵中BBB級債劵大約3萬億美元,BBB級以上的債劵流通性好,扺押變現容易,受本次疫情影響,企業現金流受到影響,企業要渡過難關需要大量現金流儲備,如果把現金用於回購自己股票,必須會加劇美元流動性短缺,畢竟美聯儲的流動性供給不是毫無節制和失去底線的。因此,在股災發生時美國的八家大銀行帶頭宣佈停止回購股票,但是,資本的本性是貪婪的,具有冒險性的,美國政府的呼籲未必能起到作用。

現在,美聯儲已經將利率降至零和接近零,並重開了票據貼現窗口向企業提供流動性,如果疫情繼續惡化,美國的股市和債市壓力更大,金融危機已經爆發,只是還處於較輕量級,要防止升級光靠敦促企業不要回購股票是沒用的,關鍵還是要把疫情控制住。


烏蒙金融號


最近特朗普發言:不鼓勵甚至不允許上市公司回購自己公司股票。這個言論和一向支持美股股市走牛的特朗普形象完全相反矛盾。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在沒有股災之前,美國的就業率非常高,經濟至少看起來發展不錯,老百姓的資產主要在股市,在吃穿滿足的情況下推動股市上漲是合理的。近一個美股暴跌36%表面看,更應該鼓勵回購救市,其實更嚴重的是疫情影響,造成大面積失業,而是美國老百姓基本上都不存錢,都是月光族,在沒有工作的情況飯都沒得吃的。拿公司的錢回購股票是救那些有錢人,還不一定救的了;現在最珍貴的是現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公司有回購的錢還不如按時給員工發工資,讓他們手裡有錢,或者救助一些失業者,這樣對整個美國緩解疫情意義更大,起碼要先有飯吃,再考慮別的。

特朗普的的不回購言論,站在當前美國實際情況,是利大於弊的。





東莞李傑


你好,我來說說對於這個問題自己的一些看法。

美國絕不會有意讓股市跌入谷底重新開啟上漲的。以目前新冠疫情的發展趨勢,很可能會引起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危機。美國通過美聯儲降息、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就是要把錢通過銀行發放到企業手中,希望企業有了錢可以維持正常的運作,不要出現企業倒閉、裁員等情況發生。如果出現大量裁員失業的情況發生,會給美國的救市增加更大難度。

現在的美國就像是一個出了車禍的人,送往醫院的急救室。你說醫生是先救這個人的命,還是先救他斷了的腿呢?現在美國呼籲企業禁止回購股票,就是先救美國的“命”,等經濟好轉後,再去接斷掉的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射手8848


不怕被我們抄溝子?


在草野1


因為還要跌。


勇敢樂樂獅


意思還用說嗎?就是美股還得繼續跌,你買了就縮水,急用錢賣掉,股市承壓接著還是跌,要等升回來得好幾年十年的。


念頭創意旅途


這要看以前以前美國也放過水,但是錢放給企業以後他們都拿去回購股票去了,或者去做其他的金融投資,並沒有流到實體企業生產力,因此帶動不了就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