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駐英大使接受採訪的內容,再看小留學生回國問題如何解決?

新文化街男孩


關於是否接回在英國小留學生這個問題,從網上的爭論來看,持反對意見的國人居多,認為是家長自食其果,應當自己承擔後果;而心急如火的家長則指責持反對意見的國人是“仇富”。

目前,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有22萬,其中11~17歲的小留學生1.5萬人。這個數字看著都嚇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孩子跑到英國留學?

過去,國內的大學生畢業後前往國外留學是為了國家發展的需求,留學國外學習我們所不具備的高精端的科學知識、管理經驗等等國家需要的各領域知識,以此作為我國走向世界復興中華的捷徑。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國家通過公派留學生等方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寶貴人才。很多留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在國外刻苦學習,學成歸來後,在我國的各個領域,為我國的全面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社會整體發展等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開放的領域不斷拓寬,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也不斷加深,人員往來更加密切,與世界各國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格局。所以,國人對於能夠出國留學始終持有積極的態度。然而,對於未成年人出國留學的問題,很多人是通過這次英國爆發疫情才獲知的。

未成年人出國留學,這事讓人聽起來怪怪的,那些孩子在國外學習什麼呢?家長們的理由是為了讓孩子獲取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事情就這麼簡單嗎?網友們紛紛指出,未成年人在沒有完成國內教育就出國留學,其真實目的是為了獲取英國國籍。因為在英國連續生活、學習十年即可獲得英國國籍,回國後可以免試進入清華、北大,或者成為在中國賺錢、在國外納稅享受的特殊人群。這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在情感上是無法接受的。

可是,這群孩子是無辜的,沒有哪個孩子願意離開父母孤身在外“求學”,在他們弱小的心靈中,更加願意在父母的身邊撒嬌,享受父母的疼愛,這是每個孩子最簡單、最真實的情感。既使我們這些成年人,甚至年過60的老人有時候也會在年邁的父母面前撒嬌,享受父母無私的愛。

現在,這群孩子難以回到祖國,難以回到父母的身邊,怎麼辦呢?

從我國駐英國大使介紹的相關情況來看,國家也在積極與英國政府溝通,要求英國政府有效保護在英的華人華僑留學生,尤其是對在英國留學的1.5萬小留學生,駐英國大使館與國內相關部門積極商討對策,以求妥善解決。

1.5萬小留學生回國,對於國內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不是件小事,牽扯到許多細節問題,也牽扯到在其他國家的小留學生們是否接回的問題,更牽扯到國內3億多孩子能否順利安全開學、高考的等等問題。

首先,作為小留學生的家長,你不能抱著“不管怎麼說先把人接回來在說的心態”面對這個問題,這會引起更多國人的強烈反對。

其次,孩子們從英國駐地到機場到回到國內,不論是誰的孩子都需要集中轉運,需要有健康證明,不能帶病前往機場、上飛機;在回國途中又如何做到有效防護?

第三,回到國內如何安排?不論是集中隔離還是居家隔離,孩子們究竟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居家隔離,整個小區是整體封閉還是封閉單元?家長是否也要一同隔離?小區內的其他孩子們如何正常上學?更何況1.5萬個孩子不可能生活在一座城市,而是分散在全國各個城市,如何集中隔離?誰來監護?

以上這些問題不解決,誰敢頂著激起眾怒的壓力接回你的孩子?所以,說國人仇富的心態是極其錯誤的,應當積極配合國家拿出行之有效的對策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病毒的傳染性來講,居家是最安全的。英國的普通民眾一定會有人願意在特殊時期接受監護這些孩子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扁了




在3月20日晚的《新聞1+1》節目中,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稱,英國有60萬華人,22萬中國留學生,我們對中國公民提供全面的關照支持和保護。 有不少中國小留學生寄住在英國老人家中。如果遇到7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隔離的情況,會及時幫助他們尋找託管單位。

從上述採訪內容裡,我們得到一個看似不重要的訊息:有不少中國小留學生寄住在英國老人家中。這令我們很震驚:難道這些就是我們以為的高大上的留學生嗎?怎麼看都像是英國老年人的陪護或者護工?如果是學生的親爺爺,那是盡孝,我們當然讚許。但如果只是為了找監護人在當地上學,而與一個陌生洋爺爺洋奶奶,搭幫結夥過日子,那就有些汗顏了。


既然如劉大使所言,有這麼多小留學生處於同樣的生活境地,那麼我們就有理由認為這是有組織有預謀的留學服務形式。 但我們想不明白:即使在國內,做父母的也不會輕易把親生孩子,交給一個外地陌生老人看護:既不放心孩子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監護,也會擔心作為監護人的老人一旦有事,孩子由誰來照顧。

情同此理,把孩子越洋交給當地老人看護,理應存在一樣的擔心,更可能還會更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學生家長會接受留學機構做這樣安排呢?我們相信留學服務合同裡,一定有相關安全約定。


這樣,我們終於查出,誰該為這些小留學生承擔第一責任了,就是與家長簽署留學服務協議的中介機構。當然也會有家長有本事,直接在當地找監護人。那麼這些家長責無旁貸,就應該在孩子面臨突發情況時,首先要求當地監護人承擔起監護責任。

我們認為,既然親生父母能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留學中介機構進行服務和管理,那麼這些機構定有能力有責任有義務承擔解決,現階段小留學生在英國所面臨困難的一切監管責任。 我們也應該感謝劉大使的介紹,讓國內所有善良人知道,這些小留學生都是有監管人在負責,都是有服務合同做安全保證,不會成為”霧都孤兒”的。大家可以放心地洗洗睡了。


於是,我們可以有充分理由,完全禁止小留學生無故回國避難,拒絕承擔外來輸入疫情風險加重的干擾,可以滿懷信心,期待國內幾千萬在家隔離數月的學生,可以儘快返校上課了。

最後,我們請那些一再呼籲國家安排包機接回小留學生的人,不要再煽動悲情了。孩子的窘境都是家長的錯。家長和留學中介機構必須首先自行解決問題和困難。只有在遇到特殊情況時,才可以申請領事救助。至於包機,那也是家長與航空公司的商務事宜,國家不便於插手。


新文化街男孩


中國駐英國的大使劉曉明在3月20日夜晚,接受了央視《新聞1+1》欄目的採訪。劉曉明大使在採訪中告訴外界,中國有22萬留學生正在美國求學,其中有1.5萬人是年齡在11~17歲的小留學生。

這些小留學生大都寄住在英國人的家庭裡,其中不少小留學生寄住的是老年人的家庭。按照英國的最新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會在未來幾周內被隔離起來。這將造成不少的小留學生無人照料,這也是英國小留學生面臨的一大困難。



截止到發稿,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達到了4014人,新增確診病例還在快速增加之中。而我們已經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已經連續三天沒有出現本土的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

面對這樣的鮮明對比,很多留學生的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夠返回國內躲避疫情。這也讓英國飛回國內的航班變得一票難求,現在英國直飛國內的機票已經被炒到了18萬人民幣一張。

花錢都買不到機票,這也很多留學生家長都感覺到了焦慮。前不久就有166個家庭寫了一份信,希望國家能夠採取包機的形式接這1.5名滯留在英國的小留學生回家。



這些小留學生都是未成年人,遠在異國他鄉的這些孩子應對新冠肺炎傳染的能力也是非常弱的,為此他們的家長產生焦慮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可是我認為現在沒必要用包機的形式接小留學生回來,這麼做反而會增大他們的感染幾率。

在英國的這些小留學生,絕大多數上的都是寄宿制學校。這些寄宿制的學校的位置都非常偏僻,這在客觀上降低了小留學生感染新冠肺炎的幾率。如果這些小留學老老實實待在學校裡,他們感染新冠肺炎的幾率是非常小的。



可是如果採取包機撤離小留學生的政策,這些小留學生不可避免的就會與陌生英國人接觸,不可避免的前往人流密集的地方,這反而會大大增加小留學生感染新冠肺炎的幾率。

飛機機艙又是一個密閉的空間,這是非常有利於新冠肺炎傳播的。前不久有一位西班牙華僑戴著口罩穿著防護服乘坐了回國的飛機,可是即使是這樣這位西班牙華僑還是被機上的乘客傳染上了新冠肺炎。

就衝英國疫情發展的進展來看,肯定有小留學生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如果包機撤離小留學生,肯定會有不少原本健康的小留學生在飛機上被傳染了新冠肺炎。


對於英國的小留學生來說,防控新冠肺炎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帶好口罩、勤洗手、遠離人群聚集的地方。由於未成年人沒有基礎疾病,哪怕感染新冠肺炎也是輕症,家長沒必要為小留學生的安危過於恐慌。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小留學生在國外不是沒有監管的,學校放假,並不影響到他們的個人生活,只不過是在寄宿家庭生活罷了。

2007年以後,中國低齡留學生開始大量到英國學習,到了去年,1300多所學樣招收了中國學生9500多人。這些學生中的一部分住在類似的寄宿學校裡,大部人是到住宿家庭共同生活的。就像劉大使在《新聞1+1》中解說道,疫情發生以來,一天最多接到過600起留學生的諮詢電話,留學生如果遇到救治困難使館會每下 一時間提供診療幫助。中國的小留學生在寄住在英國老人家中,如果遇到70歲以上的老人需要隔離的情況,會及時幫助他們尋找託管單位。

這說明了小留學生根本沒有問題,只要在寄宿家庭好好照顧好自己,戴好口罩出門,勤洗手,一定不會感染上疾病的。另外,使館也說了,英國老人隔離了,也會幫助另外找家庭託管的。

當初他們到了國外,都是依靠寄宿學校和臨護人或者叫商業監護公司來協調照顧,有人為他們選擇英國家庭,孩子去住宿,這都是有合同的。把小孩子放到外國留學,本身就應該考慮到風險,就應由寄宿學校、監護人全權負責孩子們疫情期間的安全。不能因為國外有疫情風險了,就一窩峰地跑回來,給國內帶來很大的壓力。

在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每年花銷一年最少需要60多萬元,從小學到大學,整個讀下來需要600萬到800萬人民幣,相對於國內大部分家庭來說,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錢,非富即貴就是這群小留學生的真實寫照。

每個孩子到了英國讀書,都會有相關的教育機構與國外對接,負責孩子從上學到安全方面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的落實,相應的交納一定的費用,沒有聽說過哪個家長自己能把孩子親自送到學校手裡邊的,這就是留學中介的作用。所以,我認為,留學中介與家長有合同,合同條款上面有約定,就按照合同上邊的約定來。不能沒有事了,輕輕鬆鬆地掙錢,有事了,把責任和義務往國家身上一推就了事了,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另外,經過英國式教育的小留學生,全盤接受了西化教育,他們就是黃皮白心的外國人了,他們會國家認同有多少,會不會給我們的國家未來帶來麻煩。他們沒有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只有利己主義者,長大後有多少人會回到國內參加建設呢。個別的華人、華僑已經用他們的行為罔顧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這些人回到國內的麻煩會增加多少呢,千萬不要因此擾亂了正常的社會和公共秩序。

劉大使明確表示了,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幫助找託管單位的,所以呢,在外的小留學生等三週的時間,三週以後,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你說每個家庭再花十幾萬或幾十萬的機票飛回來,再加上集中隔離,這個時間段過去了,英國的疫情就過去了。你們再花十幾萬到幾十萬擠上飛機送孩子回英國,太不值了吧。

錢不是問題,你們都是有錢一族,但是國內的壓力太大了,不希望你們能夠為國家多服務,也不希望你們給國家添亂啊。

我代表人民謝謝小留學生的家長了,別折騰了。

我是: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感謝您的閱讀。更希望得到您的評論和關注,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老師了。再次感謝!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近日因為英國疫情形勢急速惡化,並且英國政府對於疫情的態度也是比較隨性,所以在英國留學的中國籍小學生家長希望我國能夠組織包機接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小學生回國。小留學生回國的問題近期也是引起了我國駐英國大使館的關注,我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最近就英國小留學生的問題接受了央視記者的採訪。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


劉曉明在採訪中主要提到了幾點,第一,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已經跟英國方面進行了溝通,我方要求英國政府給中國留學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第二,大使館方面要求英國警方和醫院及時響應我國留學生的特殊需求,對於遭遇緊急情況的留學生給予幫助,第三,大使館也提醒在英國的留學生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儘量避免前往人多的地方聚集。

關於小留學生回國的問題,劉曉明強調說目前我國和英國之間的航班已經從原來的每週168個減少到每週23個,所以留學生回國的難度可能會增加,不過我國將會給確實有特殊需要的留學生提供回國幫助。從劉曉明大使的講話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因為我國在英國的留學生有22萬,數量這麼龐大的人員如果一下子集中回國,我國將很難對他們做好隔離防疫工作,所以大使館方面建議留學生首先要留在當地做好隔離防疫工作。


在英國22萬的中國留學生當中,其中小學留學生的數量也有過萬,而這些小留學生很多都是寄宿在英國家庭,有些還是跟著70歲以上的英國老人,而英國政府此前已經要求所有70歲以上的老人在家隔離不要隨便外出,這樣的情況無疑會讓小留學生的生活遭遇困難。好在大使館方面也會幫助有需要的小留學生尋找託管所,所以當地小留學生的生活總體還是有保障。
(英國首相約翰遜)

我們理解一些學生家長因為擔心自己孩子的生活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照顧,並且英國疫情讓留學生感染病毒的風險也在提高,目前國內比英國更加安全,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我國能夠安排包機接自己的孩子回國。不過因為目前我國每天回國的人員規模本身就很大,而英國留學生的人數又很多,如果把這些人一下子全部接回國,國內的防疫壓力將會因此變得很大,所以我們還是建議英國留學生及其家長先冷靜下來,我國將會根據國內外的疫情形勢逐步解決留學生回國的問題。


李姓先生


哎,對於這個問題該怎麼說呢?小小年紀都到別的國家留學,估計將來也是為別的國家服務的,雖然不肯定全部是這樣,從一個方面來說,這些家庭不差錢,另一方面可能根本就對我們的祖國自己的教育不滿或者說根本就瞧不起我們的基礎教育。既然選擇了出國,我覺得英國也算是發達國家,就應該繼續留在原地不動吧,可能是最好的選擇,畢竟旅途中也有可能各種原因而感染,那真不划算了。而且目前英國的機票聽說已經吵到18萬元一張了,如果包機接回,家長是按平時的價格付錢呢?還是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付錢呢?如果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付錢,絕對會有一部分人說我們不近人情等等。



其實從一個方面來說,這些家庭永遠都是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當然這也無可厚非,我們疫情之初的時候,國外還沒有發生疫情,可能慶幸,自己的孩子提前出國了,完全不用擔心疫情的影響,現在呢?我們安全了,國外卻成為重災區了,我就奇怪,我們疫情好轉的時候,國外像英國還沒有開始暴發的時候,為什麼不及時回來呢?那個時候可以選擇的方式還比較多,可要知道我們沒有限制任何人入境的。現在海外疫情加重了,現在一票難求,甚至達到了天價一張票,都想著辦法回國,可我們也要重點防止境外輸入病例啊,所有的孩子都包機接著這是多麼的一個大的工作量,如果讓家庭出錢,包括回來的隔離費,檢測費以及如果有個別孩子確診感染新冠,沒有買保險的話,完全自費,你能保證所有的家長都能接受嗎?我看難。


其實作為家長,既然將孩子送到英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我們也要相信這個國家的防疫能力,而不是聽網上那些自媒體的負面新聞,我們駐英國大使也與英國有關部門隨時進行聯絡溝通,保證我們的留學生(聽說有20餘萬人)的安全,如果確實需要回國的,可以幫助聯繫回國的方式,比如增開商業航班包機接回。但是回來之前最好在那邊作好新冠檢測,回來的時候堅決按照入境人員健康檢疫、隔離等措施進行,沒有一個人可以特殊待遇,最好是集中隔離管理,該付的費用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確實這是一個難題,我們好不容易兩個月的犧牲換來如今的安全局面,現在又要防止外來型的輸入病例,更復雜,我們的留學生遍佈世界各地,如果都用包機的方式機接回,這是一個多麼複雜的工程,口子一開,可能真的會潮水搬的往國內擠,為我們的防控增加更大的壓力,但他們都是中國人,接納他們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因此還是建議疫情雖然重,但當地政府防控措施強有力的,同時也對外國留學生保護措施也到位的,完全不用回來,對於一些國力比較弱的,防控效果或者失控的國家,不需要家長申請,我們都可以主動將他們及時接回來,保證他們的平安。總之希望一個原則就是:遵循自願,按規定執行,該出的費用一分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