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中國飲食文化傳承人朱長雲號召書法家藝術家參加公益活動,為餐飲業的振興做出貢獻!目前,已準備近四百多幅書法作品,平安時慰問餐飲業,為餐飲業抗擊疫情減少損失做出貢獻!

——膳食平衡是健康的基礎!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堅持鍛鍊!貴在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不到長城非好漢!

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一定要發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於拼搏、團結一致的民族精神!堅持“守正”思想和行為!

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向白衣天使致敬!

防疫期間,大家都在響應政府的號召,居家不出門,為了保重身體;不被冠狀肺炎傳染。雖然不出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善意溝通,互相鼓勵。同時,也要保持營養源的充足供給量,以保證身體功能所需。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礎!

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醫食同源藥膳同功”

我國是文明古國,上古時期就引用了“火”的作用,“北京人”時期就開始,保存火種;火的引用改變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所以說,世界文明起源於東方!“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史記.酈食其傳》的思想是中國人的各種思想的核心;“食色,性也。”《孟子.告字篇》,也就是說,“食慾和色慾是人類的本性”。《史記·補三皇本紀》說神農“以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即中成藥!不言而喻,醫藥的發明,是人類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總結的結果。由於我國古代藥物學知識是從採集嘗試植物開始,中藥又以植物類所佔比例最大,所以古人稱藥物學著作為“本草”。人們景仰炎帝及民們在開創中國醫藥學方面所作的傑出貢獻及其獻身構神,因而將我國出現的第一部藥物學專著歸之於炎帝神農氏,稱為《神農本草經》。明朝大醫李時珍用三十多年的精力所著《本草綱目》,它詳細地記載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在飲食過程中的食物分析,用處;利弊。這裡包含著黎稷瓜果、禽獸草木、魚蟲疏禾,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兩千多味;更有奇妙的篇章如食療、食養、食物搭配的篇章傑作。《本草綱目》可以說是千百年以來,中國人始終受益的鉅著;也是,飲食養生、食療的絕世之作;因此,可以說《本草綱目》是空前絕後的中國飲食醫藥經典!李時珍在序詞中講:“粵地的人,對飲食品物性味的認識十分混亂,以致於飲食失正,使人身被飢渴內攻、寒熱外襲。長此下去,粵人的後代子孫變得大多短壽,常患各種疾病,並因此只得依賴於醫藥方書……”該書既有知識性、又有科學性,既有實用性,又有進取性;正因如此,所以說,《本草綱目》是中國神奇的古代醫學文化不朽的鉅著。

“藥食同源、藥膳同功”是我國古人通過實踐,不斷總結的經驗理論學說;也是我國多代人不斷實踐和總結的碩果!“ 許多食品中和中藥裡都有薏米、大棗、枸杞、山藥、人參、馬齒莧等植物類和動物類及鱉類; 與其救治於已病之後,不如調養於未病之先”都是有根據的學說!

熟食改變了人們原始的生活狀況,為逐步走進向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礎!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講:“烹調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種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表文明進化之深也” 。

四季養生!三餐養生!時時養生!

一、一日三餐——平衡膳食是健康的基礎!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位置和麵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1,穀類食物(澱粉)位居底層,每人每天應該吃 250g-400g;

2,蔬菜和水果(維生素)居第二層,每天應吃 300g-500g 和 200g-400g;

3,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蛋白質)位於第三層,每天應該吃 125g-225g(魚蝦類 50g-100g , 畜、禽肉50g-75g,蛋類 25g-50g) ;

4,奶類和豆類食物(糖類)合居第四層,每天應吃相當於鮮奶300g 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幹豆 30g-50g的大豆及製品。

5,第五層塔頂是烹調油(脂肪)和食鹽,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g或 30g,食鹽不超過6g。

東方人與西方人的飲食習慣是有差異的,所以,肉類、魚類、海鮮類建議一定要製作成為熟食製品,不可千篇一律地模仿照搬。一定要遵循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經驗!

響應國家號召,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拒絕食用國家禁止食用的一切野生動物和其它原料。

熟食便於食用、衛生;拒絕恐怖行為;健康飲食,為科學飲食奠定基礎;

一日三餐,三餐有湯羹;健康飲食,合理搭配!

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一日三餐,三餐有湯羹;弘揚茶文化!健康飲食,合理搭配!

二、因時而養因時而食因時而做!

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索問》:“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春分時節,根據祖國養生醫學瑰寶的指導,此時期應以養肝為主;肝臟是身體的重要器官,具有排毒的作用;飲食上要注意少食酸性食物;宜以味甘性平的食物為好。比如大棗、菠菜、香椿、圓白菜、枸杞、蘑菇類,清茶類等等。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又名香椿芽,是香椿樹的嫩芽。祖國醫學認為,香椿味苦、性平、無毒,有開胃爽神、祛風除溼、止血利氣、消火解毒的功效。現代醫學及臨床經驗也表明,香椿能保肝、利肺、健脾、補血、舒筋。 包菜即圓白菜、捲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蘑菇種類較多,現多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為蕈類。性平、味甘,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據說其多糖有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枸杞有養肝益精作用,它含有人體必需的糖、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磷、鐵等營養物質。能幫助保護肝細胞,改善肝臟功能,對於慢性肝炎的治療有一定效果。將枸杞與紅棗、粳米一塊煮粥,有養肝、調理腸胃的作用。

春季,大多食品都沒有種植更談不上結果了;尤其是北方地區大棗、枸杞等不是本季節的食品,有人提出不食用反季節食品的說法,其實是有誤解的地方。五穀為養的食品剛剛種植,不食用五穀雜糧,吃什麼呢?個別食品,因人而異,比如腸胃不和的人、老人、嬰幼兒在冬季最好不要食用西瓜類。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和體質人,根據季節性的變化採用適合的食品。科學飲食,科學養生!

大家早餐基本上都吃雞蛋,過去講,一個人一天一定要吃一個雞蛋!現在飲食條件好了,與過去大也不相同了!其實,雞蛋也有大小;一天吃兩個或三個也沒有問題的!因為,柴雞蛋一斤大概有十個或更多;早餐一個雞蛋後;中午和晚餐的飲食裡的食品中也會吃到雞蛋的,比如肉類的上漿、掛糊,包括宮保雞丁、木須肉、醋溜木須、蛋卷以及雞蛋湯、雞蛋羹、蛋糕、糕點類等等。 同時,適當增加植物蛋白,豆類、小麥(麵粉)和大米中一般都含有較多的植物蛋白(大豆種子所含蛋白比例高)。但是米麵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同。 穀類一般含蛋白質6%-10%,蛋白質含量不算高,但由於是人們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特別是大豆含蛋白質高達36%-40%,氨基酸組成也比較合理,在體內的利用率較高,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蛋白質。某些堅果類如花生、核桃、杏仁和蓮子等則含有較高的蛋白質(15%-30%)。大蒜、椰子都含有蛋白。

增加綠葉菜攝入,保證一天不少於一斤;維生素在人體的生長髮育和生理功能方面是必不可少的有機化合物質。如果缺少維生素,會導致代謝過程障礙、生理功能紊亂、抵抗力減弱,以及引發多種病症。一般天然食物中就含有各種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素,而且比例適宜,在合理膳食中就可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只有在持續的、高強度、大運動量情況下,熱能營養不能滿足需要,或蔬菜水果供應不足時,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

目前,在防疫時期,增強體質非常重要!希望在合理膳食的同時,適當增加蛋白和維生素的攝取量;保證水的供給;一定要保證身體功能的需要!

老百姓經常說:百菜不如白菜!其實,大白菜也具有排毒的作用;蔥薑蒜有非常多功效;最好三餐食用蔥薑蒜,根據菜品來調劑食用!

三、胡蘿蔔營養價值非常高,部分人群不喜歡食用;

建議:1,將脂溶性的胡蘿蔔100克切成米粒大小,用250克非轉基因食用油(根據不同民族和喜好,可增加適量的葷油),小火煸炒至油變色,達到喜歡的顏色即可;

2,用胡蘿蔔油分別製作各種菜品、製作餡類、拌菜;

3,涼油炒菜,逐步加溫;避免了油煙的產生;

4,將炒熟的胡蘿蔔粒按壓出油後,可以拌菜食用,也可以加入餡類湯類食用(根據喜好確定)。

四、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心態是健康的底牌!無論何時何地,一定要積極向上;不攀比、享受生活的樂趣和快樂,知足常樂;有時間、有能力,互相幫助,助人為樂;有和睦的家庭和鄰里關係,互相支持,要自尋其樂;三樂使得大家,天天開心快樂每一天。

五、堅持鍛鍊!

每天堅持鍛鍊,餐後一小時後,可以健步走、做操;學習太極拳、武術類;原則不超過半小時;因人而異啊!

每天堅持在陽光下照射!萬物生長靠太陽!曬太陽!在安全的情況下,盡最大限度將身體在陽光下普照!

豐富、平衡、合理、營養是增強記憶力、減少精神壓力,獲得健康體魄的關鍵。

熟食便於食用、衛生;拒絕恐怖行為;科學飲食,健康成長!

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朱長雲期盼餐飲業早日正常營業!

“火”的引用改變了人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狀況,熟食是人類走向文明社會進化的里程碑!

所以說,中國烹飪文化是一切文化之母!

文 圖:風華正茂(作者:朱長雲,新華在線網特邀總編;中國飲食文化傳承人、勞動人事部餐飲業職業技能竟賽裁判員、全國餐飲業國家級一級評委;中國長城志願者宣講團發起人、文化向未來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發起人、《考試衝刺營養餐譜主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