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區任縣令,先後於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於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性靈派三大家”,袁枚與紀曉嵐素有“南袁北紀”之稱。

個人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子不語》24卷及《續子不語》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餘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一、《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二、《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三、《馬嵬》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四、《春風》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五、《明皇與貴妃》

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

玉環領略夫妻味,從此人間不再生。

六、《遣興》

愛好由來下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似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七、《夜過借園見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訪秋士,先聞水上音。

半天涼月色,一笛酒人心。

響遏碧雲近,香傳紅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溼衣襟。

八、《獨秀峰》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鬥。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九、《謁嶽王墓》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嶽於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十、《山行雜詠》

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十一、《寒夜》

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美人含怒奪燈去,問郎知是幾更天!

十二、《赤壁》

一面東風百萬軍,當年此處定三分。

漢家火德終燒賊,池上蛟龍竟得雲。

江水自流秋渺渺,漁燈猶照荻紛紛。

我來不共吹簫客,烏鵲寒聲靜夜聞。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十三、《觀玉泉魚》

玉泉何澄清,銀河移在地。

戢戢萬魚頭,空行渺無際。

紅鱗色陸離,白小影搖曳。

窺客若有情,銜花儼相戲。

池間荇藻長,風定水煙細。

可惜夕陽沈,鐘聲雲外至。

春山生睡容,遊客有歸意。

回首波紋平,淡月僧門閉。

十四、《大龍湫之瀑》

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煙。

況復百丈至千丈,水雲煙霧難分焉。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十五、《懷臨安古》

曾把江湖當敵攻,三千強弩水聲中。

霸才越國追句踐,家法河西仿竇融。

宰樹重重封錦繡,宮花緩緩送春風。

誰知苦創東周局,留與平王避犬戎。

十六、《消夏詩》

不著衣冠近半年,水雲深處抱花眠。

平生自想無官樂,第一驕人六月天。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十七、《春柳》

欲訴衷腸萬萬條,滿身香雪未全飄。

新絲買得剛三月,舊雨吹來似六朝。

綠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護短長橋。

五株一入先生傳,不學柔枝亂折腰。

十八、《山中絕句》

鎮日山腰斸白雲,載量菸草活紛紛。

春衫不用金爐熱,自向百花香裡燻。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十九、《登華山》

太華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閃爍鐵花冷,慘淡陰風號。

雲雷莽迴護,仙掌時動搖。

流泉鳴青天,亂走三千條。

我來躡芒蹻,逸氣不敢驕。

絕壁納雙踵,白雲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墜巢。

天路望已絕,雲棧斷復交。

驚魂飄落葉,定志委鐵鐐。

閉目謝人世,伸手探斗杓。

屢見前峰俯,愈知後歷高。

白日死厓上,黃河生樹梢。

自笑亡命賊,不如升木猱。

仍復自崖返,不敢向頂招。

歸來如再生,兩眼青寥寥。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二十、《到石樑觀瀑布》

天風肅肅衣裳飄,人聲漸小灘聲驕。

知是天台古石橋。

一龍獨跨山之凹,高聳脊背橫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濤。

濤水來從華頂遙,分為左右瀑兩條,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疊六疊勢益高,一落千丈聲怒號。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電非笙匏。

銀河飛落青松梢,素車白馬雲中跑。

勢急欲下石阻撓,回瀾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門敲,水犀軍向皋蘭鏖,

三千組練揮銀刀,四川崖壁齊動搖。

偉哉銅殿造前朝,五百羅漢如相招。

我本錢塘兒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開神理超。

高枕龍背持其尻,上視下視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濺袍,天風吹人立不牢。

北宮雖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齊聞韶。

不圖為樂如斯妙,得坐一刻勝千朝。

安得將身化巨鰲,看他萬古長滔滔!

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性靈說”派袁枚經典詩詞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