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又有四個古老民間技藝進入駐馬店第六批市級“非遺”名錄

泌陽又有四個古老民間技藝進入駐馬店第六批市級“非遺”名錄

日前,駐馬店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按照公開申報、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程序進行完畢,全市共有51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泌陽縣共有4個項目入選。

這次泌陽縣入選的項目分別是:夭莊小裝(民俗類)、白毛老祖百歲醋釀造技藝(傳統技藝類)、侯氏祖傳消腫散結膏(傳統醫藥類)、呂氏傳統中藥痔瘡療法(傳統醫藥類)。“夭莊小裝”是泌陽縣雙廟街鄉夭莊村留傳下來的,是一種融戲劇造型和雜技娛樂表演為一體的、肩扛類大型遊藝民俗活動。小裝表演舉辦於清朝中期,已有200多年曆史,在縣內外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瑰寶之一。成為本地社會民生和地域文化的一大景觀。據調查,100年前,白毛老祖百歲醋的創始人崔五福,按照古代傳下來的制醋古方,經釀造實驗,獲得成功,傳至四代傳人崔留平手中,1986年,他建立醋廠,使該醋的傳統釀造技藝才得以傳承和保存。從一開始小缸發酵釀造,發展到今天的廠房發酵,釀造技術經過了四次大的變革,但其古老的配方,以及固有的傳統釀造工藝,始終得以傳承。白毛老祖醋承載著歷史,具有特定的歷史條件和時代特徵,是當地匠人的智慧結晶。泌陽縣“侯氏祖傳消腫散結膏”是清朝末年、泌陽一位叫侯國興的老中醫研製而成。是侯家祖傳的一種採用當歸、川芎、蒼朮、大黃等30餘種純天然中草藥,精心熬製而成的外用黑色膏藥。由於其鮮明的地域性、傳承性和發展性,承載了中醫藥知識、蘊含了豐富的中醫文化,對於研究中醫中藥,弘揚中醫文化,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社會價值。“泌陽呂氏傳統中醫痔瘡療法”,是由清朝嘉慶年間泌陽縣泰山廟鎮大寨村呂復寅老人始創,一代代傳承至今的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目前,第七代傳承人呂春義老人已經87歲、第八代傳承人呂紹軍也已57歲。該項目精選採用蒲公英、翻白草、野葡萄等28種純天然中草藥經過多種工序配製而成,複雜的藥劑調配和製劑,保證了配方的臨床療效。

泌陽縣近年來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體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要求,泌陽縣委編辦正式成立“泌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明確了編制人員、主要職責,經費實行全額預算管理。

泌陽縣文化部門和非遺保護部門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紮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傳承工作,加強對全縣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的管理和項目申報,積極開展各類非遺展演展示活動,不斷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水平,為打造文化強縣、推動全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經濟跨越發展作出了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