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相伴“中國西藏網”

好的網站,一片蔚藍,春天一樣美。

十年了,我的書房一直襬放著一件來自中國西藏網的禮物——印有布達拉宮圖像的音箱。其間,幾次搬家,散盡千物,唯有這中國西藏網的音箱不離不棄,始終相隨。

相依相伴“中国西藏网”

圖為來自中國西藏網的禮物

何以至此?

清晰地記得那一年,在西藏徒步旅行的我們,某一天正午時刻,遇到了風塵僕僕的爺孫倆。爺爺左手拎著一小塊犛牛乾肉,右手拄著一根柺杖。孫子名叫小桑傑,只見其手裡捏著一大束野花。

於是,我們一同前行,邊走邊聊了起來。他的爺爺不懂漢語,靜靜地行走。攀談中,我們瞭解到:這天下午,小桑傑的班主任沒來學校,同學們頗為擔心。

一路上,小桑傑一個勁兒地誇班主任,說班主任不時塞給自己一隻新鋼筆,不時在小桑傑作業中夾幾本新作業本,不時與同學們分享一些山外親戚贈予的水果……尤其一次,正在上課,一隻畫眉鳥突然闖進教室,班主任打開窗子,把驚慌失措的小畫眉鳥放走。望著小畫眉鳥遠去的身影,班主任臉上露出了純純的微笑。還有一次,一位同學的父親因病離世,這位同學棄學回家去了,是班主任騎行了幾十裡山路,硬是把這位同學馱回了校園。回到學校的時候,班主任衣服全溼了,拉著這位同學的手,班主任流淚了。

可是,班主任今天居然不到校,這是從未出現過的事。事先未有通知,而且臨時安排代課的老師也不知道關於班主任的確切情況,只隱隱聽校長說她生病了。就這樣,放學後,萬分牽掛的小桑傑,匆匆忙忙拉上正在家制作酥油茶的爺爺,執意要步行去十里外的鎮上,探望班主任,順便向班主任請教一下當天佈置的作業。

聽完後,我一下子懵了,感覺彷彿在童話中、在夢裡。我抿著嘴唇,長時間說不出一個字。置身於這美麗的雪域高原,感慨油然而生:西藏美麗的何止是風光,更是心靈,雪蓮一般純潔的心靈。

記得循山道去納木措的那天清晨,或許緣于山間雲霧繚繞,加之沒有請當地嚮導,徘徊輾轉於重重疊疊的山道,眼花繚亂,方向感頓失,我們迷路了。

還好,就在我們心急如焚的時候,倏忽發現不遠處說說笑笑趕上來幾個揹著書包沿山道去上學的藏族孩子。瞭解到我們迷路的情況後,孩子們有的站在高處,踮起腳尖熱情洋溢地用手幫我們指點方向,有的從書包裡翻出鉛筆和紙,伏在石頭上幫我們細細描繪納木錯措的路線、方位及幾個拐彎的分岔口。忙活一陣後,可能覺得初來乍到的我們不甚熟悉路況,抑或擔心我們路上可能出現諸如誤入陷阱、滑進雪坑之類不測事件,隨即,幾個孩子低頭湊在一塊兒嘀咕起來,或許是怕我們聽到,特意用的是藏語。

不大一會兒,孩子們微笑著向我們走過來,轉用普通話說,他們的學校跟我們要去的納木措,本屬同一方向,完全可以相伴而行,走同一條道。

半信半疑,我們撓著後腦勺,欲言又止,跟著孩子們上路了。經過四十餘分鐘的行程,在一個“V”字型的坡口,順著孩子們的手指,我們隱約看見遠方那湛藍如洗的納木錯,安謐靜美,依偎於綿綿群山之懷,碧玉似的,猶若仙境。一下子,我們跳躍起來,情不自禁地歡呼。

始料不及,回頭才猛地發覺,剛剛陪我們行進的孩子們,早已揹著我們,躡手躡腳地轉身,原路返回。然後,若風一般,急速飛奔起來,只見他們身後的書包一起一落,在陽光的照耀之下,透映出一種飄逸的美。

興許是擔憂我們誤解,一邊跑,一邊揮著手向我們大聲解釋:其實,他們學校的方向在山那邊,與納木措完全不同道。現在好了,把我們領到去納木錯的埡口,已然看得見後,他們也就徹底放心了。此刻,他們要抄近道趕去學校,上課時間快到了。順祝我們旅途開心,扎西德勒!

一頭霧水過後,方才明白,剛剛孩子們為了幫我們領路,一起商量著“騙”了我們,美麗的“欺騙”。我們一行人愣住了,以至於說不出話來。站在蒼翠的山林間,目送這些孩子遠去的身影,我的眼睛模糊了。

離開雪域高原這些年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感懷那位翻山越嶺去問作業的小桑傑,那位生病的小桑傑的班主任,那位拎著乾肉的小桑傑的爺爺,還有那些閃著大眼睛為我們領路的西藏可愛的孩子們。

2010年1月29日,中國西藏網聯合“國際在線”,面向全球徵集“愛上西藏的101個理由”。歷時兩個多月,最終從徵集到的3000多個理由中,遴選出101個理由。剛好,我把上述西藏旅遊見聞作為藍本,壓縮成短文,投給中國西藏網。非常慶幸,經過層層篩選,後來獲得了三等獎,獎品即由中國西藏網提供、印有西藏紀念標識的音箱,其右上角刻有“中國西藏網”五個娟秀小字。

中國西藏網,網站叢林中的一抹蔚藍。

大美,源自蔚藍,心靈的蔚藍。心蔚藍了,心才會美麗。心美,一切都美。

與美相遇。清清麗麗地,中國西藏網正在走遠,在更美中,走向更遠。

相依相伴“中國西藏網”,我永遠活在了蔚藍中、活在了春天裡……(中國西藏網 通訊員/張學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