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收到上級文件後,不打開看,直接轉發分管部門,更無工作指示,遇此領導該怎麼辦?

從心懂孩子


這種領導可能才是聰明的好領導。

我就遇到不少領導,抱著身先士卒的觀念,啥都衝在前頭,又對下屬做事不放心,事必親躬,每樣都要自己過一遍才行。或者一些領導,為了彰顯自己比別人的能力強,總是給下屬提建議、抓主意,下屬不按自己的方法去做還心有怨氣,覺得下屬瞧不上自己。

這種"保姆式"的領導,最後不僅會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因為不放權,沒有給到下屬獨立思考、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那他們就很難得到更好的成長,從而停滯不前。反而是題目當中這種看似甩手掌櫃似的領導,才是真正為下屬考慮的好領導。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認為主要是這個原因:

幫助下屬擺脫對領導的依賴心理,提升下屬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前我的領導,是那種主意很多又心直口快的人,所以每次他給下屬安排工作,都會把下屬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需要注意的點,相應的解決辦法,甚至能想到的相關細節都一併托出,一一指點,他常常因此洋洋得意。

結果沒過多久,他發現自己疲於應對下屬的這些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小事,而忽略了部門戰略層面的整體把握,更嚴重的是,下屬因此對他產生依賴心理,一有問題就來問他,喪失了自主思考勇於創新的能力。

後來,他狠下心來,每次交代任務後就不管了,讓下屬自己去想辦法解決,自己去主動的思考,去協調資源,去完成工作。這樣一段時間後,他發現,下屬們做出來的效果更勝於之前手把手教的效果,因為員工從自主解決問題當中,得到了更強的自我成就感,勁頭更高,工作狀態也更飽滿了,這樣也不知覺提高了工作主動性,產出的質量也就更好了。

那如果工作上遇到的問題著實需要領導協助怎麼辦呢?我認為可以這麼做:

向真正做事的二把手尋求幫助,或者向上級部門反饋

校長這個級別的領導,普通工作不親自出手也是很正常的,他主要負責單位戰略層面的一些決策,而下面具體的事務一般由單位二把手來把控。就學校來說,二把手應該是副校長吧,或者平時幹實事的高級主任之類。

既然校長甩手不管,那不妨向二把手反饋情況尋求幫助。對於題目描述的這個問題,我認為你可以先自行解讀文件內容,然後再將自己的理解彙報給二把手,請他幫忙把關,看自己的解讀是否有偏差,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如果單位沒有這個二把手的角色,或者他也不管,那你只能向上級部門反饋情況了,不然如果你按自己理解,盲目去做,可能導致出現嚴重的後果,是危及你的職場生涯的,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不要怕,去向上面反饋,尋求幫助,你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推動他們去改進和優化工作流程的做法,是應該值得鼓勵的。

結語

總的來說,校長收到文件不打開看,而是直接轉發給你們下級部門,然後一問三不知,我猜測可能是想培養你們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你們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本意也許並不壞。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他這個級別是不管這種小事的,那你就要尋求真正幹實事的二把手的幫助,如果這條路也不行,那就跟上級部門反饋情況,請求指示即可。


感謝閱讀,企業資深HR,不妨添加對我的關注,有什麼職場問題方便隨時交流。


心念HR


這種校長是典型的“不擔當、不盡責、沒原則、沒能力”的領導,初心全無,使命全丟,說實話,這種人還能夠當上校長,真不知誰的悲哀。


作為這種領導的下屬,真可謂是悲催鬱悶,那如何應對呢?


策略一:勇挑重擔——主動為校長梳理工作任務,定期簡要彙報,變相逼迫其工作。

校長不看文件、不管事務,說白了就是心思不在正事上。不過,既然對方能夠幹到校長的職位,必然是有“過人之處”。從你的敘述來看,估計你是在校辦公室工作,躲不掉這些必須要處理的工作。


因此,作為下屬,你不能跟著怠惰的校長學,而是要想辦法將這個學校的日常工作,運轉起來。故而你只能將文件和工作梳理成為簡要的工作任務臺賬,定期找他彙報,變相逼迫他工作,只有這樣,你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讓整個校務運轉起來。


策略二:移花接木——將本該由校長完成的工作轉嫁給分管副校長去做。

校長不管事,但總歸還有副校長吧。本來校長就想當甩手掌櫃,這個時候,你作為辦公室的人員,當然可以建議由分管副校長承擔起相應的工作。


這樣的話,實際上就將校長的責任和壓力轉移到分管副校長的身上,解決了你們找不到拍板定案領導的痛苦。當然,這首先要校長同意授權,工作才能推進,而如何獲得授權,就必須要靠你們的遊說技巧了,只要聚焦在可以減輕校長工作量的點上,而不是分散他的權力,這個懶鬼肯定就會答應的。


策略三:一勞永逸——把這種不擔當、不作為的“蠹蟲”拉下馬。

說實話,上面那些策略都是臨時性的,而且會增加我們的工作量。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夠想辦法向上級主管單位進行情況反映,盡力將這種懶蟲領導拉下馬。


當然,做這件事肯定不容易,不過,如果這個校長真如你說的這麼“佛系”,相信副校長們、中層幹部還有教職工等,都會有巨大的怨言。有了群眾基礎,找到一個好的由頭,自然是可以實現這個願望的。


總之,面對這種懶人領導,我們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留好工作過程的每一處痕跡,確保自己能夠不為其背黑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這種甩手掌櫃式的管理不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一問三不知,在其位不謀其職的方式應該改變。要學會向上去管理你的上級,去溝通,去提醒,去約束自己的上級改變不正確的方式。


雨葳她爸


通常遇到這種領導也比較常見,要學會從領導的角度考慮。畢竟領導需要總攬全局,不能做到事事鉅細,其次理性看待,我們能做的只能調整自己心態,不能改變現實,爭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好,不要怕犯錯誤


興亡百代史


遇到這樣不負責的校長真是件頭疼的事情,主要做好自己就行,有些問題他讓你越級詢問問題,首先要看問題的嚴重性,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聯合其它部門或者老師們一起處理問題,這樣大家可能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不靠譜的校長,


䊐稽璨


我們的領導就是這樣。收到上級通知,連看都不看,直接轉了工作群裡,不管和老師有沒有關係。


浪花93439241


看似不妥,其實也合理。學校作為一個教育機構,校長除了在行政上管理好一個學校,也需要教書育人,收到上級文件後,不打開看,不代表校長不負責,恰恰說明校長這種“無為”方式的管理,給下屬很大的機會。

一、一個類似案例的分享

我曾經的中學校長,就是典型的“三不管”校長。人事不管,日常事務不管,經費也不管。最重要的兩項人事和經費都放手給他的副手幹了。平時財務報銷不簽字,教師的招聘考核也不簽字,日常性的一些工作也是常務副校長直接處理。
很多教師不理解,這些事務按道理都是校長日常要做的事情,為啥他都不參與。但是校長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通過這樣的放手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其他學校管理人員主動參與各種學校事務中去。也就是這樣,很多其他副手發揮了才能,因此實現了自身價值。

校長雖然讓自己“閒了”,但他可以花更多心思去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發現一些教學和行政上一些重大問題,這樣不僅對學校和發展,以及個人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校長看似不管,實際是參與更重要的事情,這種敢於放權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給下屬更大的發揮空間,另一方面,對學校的真正問題把握的更加準確。

二、遇到“不作為”的校長應該怎麼辦,作為下屬,可以從下面三點入手:

1.把它看成一個機會,發揮自身價值的時候。校長作為學校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給學校定政策,給方向,具體細則當然是下面的各部門負責管理。既然校長已經充分授權,只把握大方向,那麼下屬就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的管理才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要習慣於領導的工作“指示”,好像少了領導指示,就沒有方向,長此這樣,越容易變得不敢擔責,不敢作為。
2.發揮自己所長,彌補校長所短。有的校長即使自己能做,也讓下面的人來做,自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或者說這個事情校長自身並不是很擅長,交給更合適的人來完成,作為下屬,這個時候,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所長,彌補校長的一些短板。
3.從態度上更加主動積極,機會將更多。如果誤判了校長的真正管理目的,以為校長不作為,於是工作就不積極,甚至出問題互相推諉,那麼或許校長正式想通過下屬日常的表現觀察用人。所以,在校長看似佛系管理的時候,這時候作為下屬,更加主動積極,更加勇於承擔責任,那將會得到包括校長在內更多人的認可。
總之,不管校長怎麼做,作為下屬都要充分理解校長的用意。把每一項校長給出的工作都當作一個機會,更加主動積極,用於擔當學校的大小事情,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體現自身價值,這樣成長的空間就會更大。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單從這一件事情來看,很難說明什麼,你要做的就是把工作辦好,體現你的價值即可。

一、文件不看,直接轉給下一級處理,這個很正常

校長應該算是比較高的領導了,換做在公司中,到了總監這一層級,很多事情不可能都自己親自處理,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很多郵件我根本不會看的,大概看一下標題就知道什麼類型的事情,直接轉給某位下屬去跟進。

下屬有時候會來問我情況,我也會告訴他你去問問發郵件的人,看看這個事情怎麼處理。這不代表領導不拍板,而是很多事情是需要你自己去處理的,領導他自身是能夠分別哪些事情讓你處理,而哪些事情需要他自己處理的,否則壓根就忙不過來。

二、作為下屬,一定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題主的問題來看,基本上可以斷定你最多也就是個基層小主管,不是什麼核心人物,否則壓根就不會問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領導轉給你了,自然是你全權負責,你要想辦法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再彙報給領導,而不是問領導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讓領導告訴你這個事情怎麼辦。

三、也許你覺得領導很閒,其實是你級別還不夠

領導但凡遇到一些文件直接轉發給下屬去處理,而且是全權處理,那麼要領導幹嘛,可能很多人有這個疑問。

其實,領導轉給你的文件你看到了,領導沒有轉給你的文件你看到了麼,沒有轉給你的文件到底有多少你看到了麼,領導轉給了其他人什麼文件,你知道麼?

大概率的情況下,你肯定是不知道的,否則你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能做到校長的,肯定不是飯桶,多反思一下自己。

作為下屬,你要做的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處理好事情,這樣你才會得到重用。什麼事情都明明白白的,那直接找個小屁孩,按規則辦事就可以了,還要你幹嘛。


八魚先森


能轉發的校長已算不錯了。有的校長經常不在學校,指定專人負責處理這類文件,再由相關部門執行,回來再聽彙報。


Unclejoe講英語


這說的豈不就是我的領導?上級發的郵件,他直接轉發給他手下的幾個區域經理,頂多配上三個字母FYI,然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至於領導到底有沒有點開郵件仔細看裡面的內容,我猜測是沒有的。為什麼我知道他沒看?因為我們能看到轉發的時間。上級發出的郵件,附件裡那麼一大篇內容,領導不可能5分鐘之內就全都看完並且理解吧?

遇到這樣的領導,只能自己辛苦一點了。領導只轉發,不做出指示,可能有這麼幾種情況。

領導不願意加上自己的解讀,直接把上級指示轉發給下屬,讓下屬自行理解。

這是做領導的通病了,說話留半句,讓下屬自己琢磨明白。下屬琢磨得有偏差,那也是下屬自己的事情,跟領導無關。要是偏差大了,那就是下屬自己太笨,不能揣測好領導的心思,離走人也就不遠了。

領導自己的想法都不願意輕易示人,你說他能願意去解讀上級的指示嗎?萬一他理解的跟上級有偏差呢?那豈不是責任該他承擔?

領導認為文件太簡單,一看就能明白,他沒有必要指示。

有的文件確實寫的挺清楚的,目的方向都寫的很清楚,至於怎麼操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做法。領導認為下屬都是獨立的成熟的員工,工作不用手把手去教,看了文件自然就能明白該怎麼做。

有些員工對領導依賴性太強,領導不指示,自己都不知道應該幹什麼。這一點也需要調整一下,工作應該要有主動性,自己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價值,最好不要當一塊別人說搬到哪就搬到哪的磚,要成為一塊特別的不能被取代的主心骨。

領導要給下屬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培養下屬獨立思考的能力。

好領導的一個表現就是,當領導不在時,工作也能照常展開,跟他在的時候一樣。而不是工作只有當他在的時候才能開展,他不在,下屬連工作都沒法進行了。

因此,這樣的領導會盡量培養下屬獨立思考和獨立處理工作的能力。他會在背後默默觀察,當員工偏離正軌的時候再加以引導,但是會盡可能多的留給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

如果遇到了這樣的領導,可一定要珍惜。

總結:不管領導出於什麼目的,都不大可能讓領導有所轉變,有改變的只能是你自己。平時多學習多積累,遇到文件多看幾遍,最好能把大綱整理出來,很多文件和政策是有連貫性的,儘量把他們放到一個背景下去理解。也可以多跟同事一起探討。最後,就是努力適應這種情況,除非換個領導,否則要做出改變的只能是你自己。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