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區直機關“防疫應急隊”抗擊疫情事蹟

正當萬家喜慶,辭舊迎新之際的大年三十日中午,汕尾市城區區直機關工委接到區政府辦的緊急通知,要求他們組建區直機關“防疫應急隊”。在這個傳統的大節日裡接到如此的通知,可見其任務的重大。

時間十分緊迫,但疫情就是命令。該工委書記遊遠坤考慮到大年三十要從區直機關單位中抽調人員怕來不及,他果斷地把原區直機關三防搶險隊人員的名單逐個通知待命,整合後請示區委領導同意,立即改為“區直機關防疫應急隊”。一番協調、準備就緒之後,於下午4時,遊遠坤帶領楊茂林、林義群等應急隊人員火速趕到長沙灣等高速路口,協助設卡勸返湖北籍車輛。至此,短短几個小時,開啟了疫情防控的工作。

期間,一名名黨員積極響應,主動請纓。他們逆行而上,加入防疫應急隊列;他們衝鋒在前,勇於奉獻,無怨無悔投身到最前線去;他們身體力行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處處彰顯黨組織的戰鬥力、凝聚力。譜寫了一曲戰“疫”防控的動人之歌,體現了黨員先鋒的風采,值得我們點贊!

防控伊始,根據城區防疫工作的方案,這支防疫應急隊協調相關部門,籌建區“醫學觀察人員安置點”。疫情嚴峻、時間緊迫、一時又找不到地點,而這個安置點要設在何處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經過一番周折、多處聯繫,並在城區公安分局領導協助下找到佰仕達酒店老闆協商,通過一番交流,說明當前疫情情況,佰仕達酒店老闆在區委、區政府抗擊疫情的感召下,毫不猶豫答覆,同意全力支持我區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秉承服務大眾、社會的宗旨,全力支持政府防疫工作。當即於1月28日,該應急隊正式接管該酒店作為區醫學觀察人員安置點,作為外地返汕人員臨時在這裡滯留、觀察的場所。

同時,成立城區第一個臨時黨支部——“區直機關防疫應急隊”臨時黨支部。並制訂了防疫應急處置預案及工作流程指引,印發了臨時黨支部職責及入住告知書,實行支部委員帶班制,樹立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戰鬥堡壘的作用。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於關健時刻顯身手。1月31日,安置點迎來第一批入住人員,接著第二批、第三批.....高峰時入住達50多人,他們帶著不安、恐懼、煩燥的心情,期間出現個別人員低燒轉院治療的情況,也使個別在崗人員思想出現波動,加重精神壓力。在危急之際,這個“臨時黨支部”彰顯了戰鬥堡壘的本色,在應急隊負責人遊遠坤、支部書記陳達鋒的帶領、鼓勵下,黨員、隊員們紛紛主動提出“我上”“讓我上”的擔當之聲,再一次穩住了“軍心”。緊接著,他們又當起了服務員、宣傳員、心理輔導員,對入住客人耐心宣傳疏導服務。同時,為了讓觀察的對象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值班的隊員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家人,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盡力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主動送上方便麵、牛奶、餅乾、礦泉水等食物;入住前房間會仔細地進行消毒,並且免費配套毛巾和一次性牙刷;配送午餐或晚餐時,還給他們捎上蘋果、橘子等水果;晚上有時候他們反映肚子餓了,隊員們就義務當起“外買”為他們送上宵夜。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相對於瑣碎的生活需求,大家更擔心的是被觀察人員的心理狀況。在接收的過程中,有的人不理解,產生牴觸心理。入住以後,有的人出現焦慮症狀,不配合日常管理工作。輕者,發發牢騷、埋怨幾聲就過去了;重者,恐慌、失眠、頭痛,精神萎靡不振。他們除了細心地照顧生活,還要安撫情緒,保證觀察點的正常秩序。支部副書記葉鋒華坦言,除了做好日常的各種防控防疫工作,大家還要充當臨時“心理諮詢師”,或通過微信聊天,跟蹤、瞭解隔離人員的思想狀況,主動與他們多交流談心、消除顧慮,耐心為他們做心理疏導,得到他們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2月8日,第三批16人終於解除了觀察,他們面帶笑容與隊員們合影離開。


戰“疫”一線顯風采


送走這幾批客人,只要健康平安,再苦再累,我們心裡高興!這是隊裡的施小時醫生髮自內心的感嘆!

施小時是一位已退休的醫生。疫情發生後,他主動請纓,毅然加入到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中來,協助該應急隊做好“觀察點”的醫護工作。期間,其家人和單位領導覺得他歲數較大,堅守一線工作太辛苦,都勸他參加一些較輕鬆的防疫工作,可施醫生卻說:現是疫情防控關鍵時期,“觀察點”急需醫護人員,我是一名醫生,穿上白大褂,就要擔負起使命和責任。從大年初二開始,施醫生積極投身這個“觀察點”的一線工作。每天和其他醫生一起做著繁瑣的體檢、觀察、記錄,包括心理輔導、解答疑問等防疫醫務工作。並要負責對隊員們進行醫學防護知識的指導和培訓工作。一天下來,絕不輕鬆。每每脫下長時間配戴的口罩和眼罩,那臉上留下的深深印痕,往往讓人動容!

應急隊裡,還有一位可愛的“兵哥哥”,是一位曾守衛過邊疆的戰士,儘管現已退伍,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抗擊疫情的戰鬥中,他衝鋒在前、勇於挑重擔,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軍人本色。他就是該應急隊臨時支部的呂以高。

在年輕隊員當中,呂以高是一名老大哥,但他不擺“老資格”,反而以一名老黨員、一名退伍軍人的姿態,積極配合隊裡的工作,主動承擔值班任務。有一晚,由於入住的觀察人員眾多,大家奮戰到凌晨兩點才結束。值班組長邵奕東對他說:高哥,你去休息吧,讓我來值夜班,你明天早上六點再起來輪班。呂以高連忙擺擺手:不行,你是組長,明天還有很多工作要協調,讓我來,我當過兵的,沒事。幾句樸實的語言,體現了其奉獻的精神與責任的擔當。還有一次,由於任務繁重和休息不夠,呂以高身體有些不適,卻謝絕了組長讓他請假的建議,也謝絕了隊友劉建立想替他值夜班的提議。

其他隊員有的家有老人、幼兒,有的雙雙值夜班,但他們毫無怨言,想辦法克服困難,堅守在疫情防控崗位上。

疾疫無情,人間有愛。城區這支“防疫應急隊”以“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齊心協力、日夜守護,共同為廣大民眾的健康和穩定把好安全關!

沒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無私的奉獻與付出。讓我們向所有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戰“疫”一線顯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