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典故出處(五九)一一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語自巜晉書,苻堅載記》,詳見巜資治通鑑,肥水之戰》。

這三個成語均源自魏晉南北朝時的一場戰役:肥水之戰。

魏晉南北朝時前秦佔據了長江以北廣大地區,與偏安一隅的東晉形成對峙。

前秦皇帝苻堅有甲兵一百多萬,想侵犯東晉統一全國。許多大臣勸諫他說,東晉雖然微弱,但沒有大的罪惡,而且君臣團結,上下一心,現在還不能消滅它。苻堅說,我現在兵精糧足,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把馬鞭子投到江裡就能阻斷長江水流)

他發大兵百萬進攻東晉,東晉迎戰的只有八萬,雖然力量懸殊,但晉軍採取了正確的戰略戰役方針,抓住有利戰機,岀敵不意,擊敗了苻堅的前鋒部隊,挫折了它的銳氣,動搖了苻堅的決心。

當時苻堅站在壽陽城頭看晉軍佈陣嚴整,又看見對面八公山上草木搖晃,以為都是晉軍,臉上有了恐懼之色。

當在肥水被晉軍擊潰,逃跑的秦軍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以為是追趕的晉軍。最後苻堅的百萬大軍被東晉的八萬追兵殺得七零八落,損失十之七八,逃回洛陽時只剩十萬殘軍。

肥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