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前言:紐約尼克斯是最早參加聖誕大戰的球隊,1946年。同時他們也是在聖誕節參賽次數最多的球對(52次),科比是參加聖誕大戰次數最多的球員,他生涯一共參加過16次聖誕大戰,科比一共拿到了395分。也是聖誕大戰總得分最多的球員。聖誕大戰的個人得分紀錄是由伯納德金1984年在麥迪遜花園創造的,60分。

NBA聖誕大戰的歷史,遠超過全明星賽。當然最初並非有意為之。1946年NBA草創,加盟的球隊不明確打球的日程不規則,球員來去和他們的牙齒一樣隨時可能飛走。說此就決定什麼偉大前途,那真是不知從何說起。於是,1946年聖誕節,紐約尼克斯在黑黝黝的麥迪遜廣場89比75砸倒了普羅維敦斯蒸氣壓路機,一切歷史,從這裡開始了。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早期的NBA經營者沒有大衛·斯特恩那掙錢主意隨處飛揚的腦袋,他們很理智,很現實的琢磨:聖誕節排賽程還是儘量安排近一些的地區吧……50年代NBA球隊很少有專機,誰願意在紐約過完平安夜,或者懷揣烤鵝坐一天火車去洛杉磯打比賽?所以,減少旅途,讓大家平安陪伴家人是當時的聖誕宗旨。1977年開拓者冠軍主教練傑克拉姆西總結過,聖誕大戰嘛就是在家陪家裡人,贏場比賽這就是我的完美聖誕。

可是……同行近鄰,常是冤家。NBA不只有“凱爾特人VS湖人這樣綿亙五十年的生死對頭。球隊自有恩怨,用句足球的行話,德比。比如,ABA的紐約籃網進入NBA後改名新澤西籃網和紐約尼克斯一河之隔,雙方就不對付,每次聖誕大戰,總能掐到火星四射。本來聖誕晚飯之後打比賽就跟吃完年夜飯看春節晚會似的,誰願意在自家球迷面前丟人?於是,本來是求居家樂業、平穩安康的聖誕大戰,逐漸打出火星來了。1984年,在伯納德·金在麥迪遜花園取下傳奇性的聖誕大戰得分紀錄(60分)後,大衛斯特恩那顆賺錢腦瓜開始靈感湧現:如果把聖誕大戰當作張牌打出去.是不是能掙錢?

於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而始,聖誕大戰變了,弱隊開始平安過節至於強隊,聖誕不再代表烤雞的濃香,而代表著最強對手的挑戰。天寒地凍還得被全世界追拍著,去打一場贏家皆得、輸家被全世界嘲弄的比賽。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2010年12月25日,科比打了自己職業生涯第13場聖誕大戰,追平了多爾夫·謝伊斯和“珍珠”門羅,成為了史上在聖誕大戰出場次數最多的球員。如果把科比的聖誕大戰剖析一下,很容易發現其規律:科比的前15個賽季只有1997和1998兩年聖誕,科比是閒的。

其他歷次聖誕大戰,1996年還沒他什麼事,焦點在於新到湖人的鯊魚;1999年湖人VS馬刺,是前一季季後賽湖人被馬刺橫掃完後的報仇之戰:2000年湖人VS開拓者,那是2000年七場西部決賽的重演;2001年湖人VS76人,是2001年總決賽前緣的再續,2002年湖人VS國王,則是2002年西部決賽七場大戰的後傳;2003年聖誕大戰湖人VS火箭,主題是鯊魚和姚明的巨人對砍。

2004、2005、2006連續三年湖人VS熱火這是科比VS鯊魚,這對歡喜冤家互相折騰。2007年聖誕大戰,是2006-2007連續兩年季後賽首輪湖人VS太陽恩仇記的再續。2008年湖人VS凱爾特人,是之前總決賽的重播版本:只有2009年聖誕大戰湖人VS騎士沒什麼前因後果,純粹是順應斯特恩23VS24,勒布朗VS科比"的賣點。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2010年,熱火隊剛剛組建三巨頭,聯盟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湖人雖然有科比和加索爾兩員大將,但是顯然這個時候的湖人隊更像是強弩之末,科比不是對面三個年輕小夥子的對手。不過全場比賽中科比維持著一個老將的尊嚴,死守韋德。。2011年,科比對陣新科MVP羅斯。2012年,科比遠赴麥迪遜花園,對決小甜瓜。顯然在聖誕大戰的市場上,科比是聯盟最受歡迎的球星。

科比一共參加了16次聖誕大戰,得到了395分,從前期對陣姚明,和綠軍大戰,末期依然要和詹姆斯、韋德這樣的年輕後輩挑戰,不過科比一直是聖誕大戰上的絕對主角。

如是,上世紀90年代至今,商業氣息濃厚的聖誕大戰可分為三大類

A、老冤家。前一季剛上演過經典對決,讓大眾大呼過癮,於是搞個夙敵再戰續集,類似於電影續集2/3/4......拍第二集會顯得蛇足麼?無所謂反正有收視率做保障。

B、宿命之戰。科比VS鯊魚,鯊魚VS姚明這類球隊沒啥舊怨,球員彼此不對付,於是歡喜冤家繼續鬧騰,好比趙本山VS範偉的賣柺三部曲。

C、話題人物。勒布朗VS科比,這硬生生被拉郎配的組合就是最好的例證。

實際上,以2005年湖人VS熱火,2007年湖人VS太陽可證:聖誕大戰的焦點,從來不追求聯盟最高水準對決,否則,2005-2007每年聖誕大戰聯盟都該佈置馬刺VS活塞,保證火星四射。但是球迷不愛看這個,須知,每年6月,總決賽是最強球隊的對決,艱澀、緊張到讓人窒息2月全明星是戲耍娛樂,太過花拳繡腿,大家誰一認真就顯得土氣了。而聖誕大戰在這兩者以前,既有噱頭,又是真打,話題無限自然招人愛。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就說2010年聖誕大戰吧,2010年6月,湖人是聯盟最樹大招風的隊伍,一路從爭議走來的超級巨星(科比)冠軍級隊伍壓倒全聯盟的天賦,朗朗上口又歷史悠久的口號( BEAT LA)。但在勒布朗通過ESPN全世界直播完決定”之後,邁阿密開始急起直追——勒布朗的爭議一度追上了科比。球隊的天賦近古罕見:相當器張的姿態(勒布朗的我們要贏許多個冠軍”)。

於是,他們在聖誕大戰的相遇就像麥當娜 VS LADYGAGA。不容否認,他們的確是被硬湊在一起的對手,理由僅僅是:他們是聯盟最招人眼的兩個全民公敵。有沒有舊怨?無所謂了,誰讓你們有話題呢?

聖誕大戰既然是話題之戰,自然也成為了商業的舞臺。紐約尼克斯甚至特製聖誕色球衣,順手推銷。熱火VS湖人之戰,雖然檯面上在熱炒三巨頭VS科比,但臺下則包括了科比腳上的新款綠耐克、勒布朗和波什的假日紅配綠邊的耐克。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近十來年,更是有許多俗豔的包裝:每年聖誕大戰前,兩家球星頭戴聖誕帽做微笑狀,配一些高中生氣十足的歌舞;聖誕大戰宣傳片總有瑪麗亞·凱莉阿姨那山楂紅的臉蛋,和年到四十還扮二十歲少女的微笑。

愛熱鬧的人自然愛這舞臺,比如,道格·裡弗斯就說過,聖誕大戰是對偉大球隊、偉大球員們的獎勵。他老人家老覺得凱爾特人身為冠軍,露臉機會還不夠多,所以格外努力吹噓,這就是一個對你地位的確認。

奧多姆在湖人是出了名愛歡鬧,在洛杉磯聲色犬馬堆裡他就非常期待聖誕大戰,他直言:“多好啊,聖誕大戰可以娛樂全世界。這就是聖誕傲客的典型範例,他們徹底融入了NBA的傳媒和電視文化,樂在其中的享受著一切職業籃球的碩果。實際上,對大多數球隊來說也的確如此。聖誕大戰意味著全國直播,像春晚一樣成為萬眾注目的焦點…誰不想呢?

當然,打膩了聖誕之戰的人不想。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2010年,時任湖人主教練的禪師就發話:聖誕大戰太不人道,他和科比每年打聖誕大戰,已經審美疲勞固然是一方面,他老人家對媒體提前興奮這類事的警惕則是另一方面。禪師不喜歡球隊為了場常規賽大動干戈,他有自己漫長的奪冠計劃。不過他也是聖誕大戰的寵兒,正是在2008年的聖誕大戰中,他拿到了自己第000場勝利,從而成為了最快躋身千勝俱樂部的主教練。

實際上像他和波波維奇這樣每年習慣性休養調整、控制球隊狀態和節奏的老教練都多少有些學院派的執拗,不願被傳媒太多影響。2010年,勒布朗也公開說話:聖誕大戰你總期望能在早晨醒來給孩子們打開聖誕禮盒,而不是去打球。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另一種人也不喜歡聖誕大戰:熱愛家庭的。2005年因為家庭事宜而下課的斯坦范甘迪,2009年提過這麼個理論:聖誕節壓根就不該設比賽,大家都該去陪家人。而且,他的矛頭伸得更遠,“聖誕節那些無所事事,只好來看NBA比賽的人,我真替他們遺憾。後一句話讓他捱了罰款,但聲援他的人並不少。

其實,如果你仔細研究聯盟對聖誕大戰的態度,就會發現,這其實就是一部NBA發展的縮略史。上世紀50年代,誰敢對聖誕大戰的賽程排布說半個不字?沒人會特別熱愛聖誕大戰,但也沒人會特意抵制他。那是籤份年薪一萬美元合同就感到慶幸、大家都不知道直播為何物的時代。可是現在,聖誕大戰有人誇了—因為他們能從聖誕大戰中獲得更多的認同、名譽、利益,能夠獲得一個更廣大的舞臺。

聖誕之戰不只是場籃球賽還是一個商業秀。而有更多的球員和教練會去駁斥他,因為他們也不再把自己當藍領了,他們需要假期需要和家人一起過日子。他們領著千萬美元,可還是敢跟聯盟叫板,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媒體形象,有自己的發聲筒,而聯盟也已經不敢,也沒法輕易壓制他們的聲音。球員從藍領變成了白領,於是也可以擺出一副大爺我不想加班的姿態了。

探秘:聖誕大戰是NBA噱頭,還是對偉大球隊和球員們的獎勵?

當然,這些對大衛·斯特恩沒效果。上世紀90年代,聖誕大戰通常只有那麼一兩場,物以稀為貴需要全世界將目光焦點集中在那一兩場上,於是聖誕大戰才凸其獨一無二。可是發現商機後,斯特恩開始無節制推動,2010年以後的聖誕大戰,甚至十支球隊捉對廝殺,五場比賽流水上演。這個簡直有些疲勞轟炸,是加長版的春節晚會。

有多少人能耐著性子看完,比如公牛VS尼克斯、魔術VS凱爾特人之後,還能全副精神去看湖人VS熱火?但斯特恩不管,球員依然是消費品,聖誕是銷售檔期,你們繼續抗議,他繼續造噱頭掙錢。在他老人家腦子裡,也許一切就這麼簡單。

聖誕大戰將會被時代淘汰?如果你認同這樣的觀點,好吧,你可以翻過這一頁了。但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在凌晨三點,擺脫被褥那難以抗拒的誘惑,爬起去打開電視欣賞聖誕大戰的精彩,那麼顯然NBA的營銷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