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大贏家》在頭條系免費公映了,大鵬的電影,一如既往的黑色幽默,不光讓人笑,還讓人思考。

先來看看故事,這是一個平凡的銀行小職員在“搶劫銀行”演習中假戲“真”做的故事。

小職員名叫嚴謹,人如其名,做事嚴謹,較真兒。就連行長批准的業務,沒走完手續前,他也不給“通過”。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因此,他的認真,在一群“差不多得了”的同事中,就成了一股清流;也因這軸毛病,工作中他被同事排擠,生活中他被家人冷落。

一次, 公安局與銀行聯合舉辦了一次“歹徒搶銀行,警察來抓賊”的演習,行長有意刁難他,安排老實的他,在演習中扮劫匪角色。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不會表演的嚴謹,起初是拒絕的,但行長不容分說,還建議他看電影學學。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嚴謹於是開始仔細研究“如何搶劫銀行”,計算百萬大鈔的重量,設計逃跑路線,制定AB兩個計劃,將詳細步驟寫在小本本上,隨身攜帶。甚至,還拉上親妹妹配合他一起行動。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這次演習,無論是銀行的職員還是警察那邊,多數人都抱著演演戲、走個過場的心態,抓緊時間把這份差事做完,然後提前下班。只有嚴謹,還是一如既往的嚴謹。他嚴格地執行事前制定的“劫匪計劃”,“綁架”其他員工和來銀行辦業務的人做人質,帶著水槍向警察的腦門開槍,煞有介事地向警方提要求。

生活中唯一的矛盾起源就是,一個人的欲求,影響到了其他人的欲求。

整個影片的戲劇衝突也因此而生——希望認真演習的嚴謹,與希望走走過場早點下班的其他人,就產生了衝突——想陪兒子過生日的警察,想看牙醫的女同事,想見丈母孃的男同事,想盡快恢復銀行正常業務的行長……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因此,當嚴謹投入到演習中時,所有人都想阻止他,由此而引發了一連串的荒誕搞笑又頗有深意的行動。

最終,像所有勵志片的結尾:嚴謹對待演習極度認真的態度,感染了所有人,包括那些反對他、嘲諷他、阻止他的人,使得這次演習的實戰價值獲得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有人說,這部《大贏家》講的是一個“認真你就贏了”的故事。而在我看來,它講的是一個:當你成為少數派時,你該如何與世界相處的故事。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1. 當你成為少數人時,你該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


嚴謹是職場裡典型的“少數派”,只有很少的人,會像他對待工作這樣認真,連一次走過場的演習,都要準備兩套作案方案,設計出“搶劫”的全流程。

少數派的後果,最常見的就是被貼標籤,被孤立,被排擠,會有人來挑釁你,會有人來試圖改變你。

就像片中的嚴謹,當他堅持要認真地當一名劫匪時,有同事嘲諷他演習太投入,有同事告訴他“差不多就行了”,有同事直接衝他發火,質問他“是不是有病”,甚至將他鼻子打出了血。連警察都對他不耐煩了。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嚴謹仍以自己的方式繼續這場演習,他拿著一把大水槍,指著所有人,沒收“人質”們的手機,給人質套上“捆綁”的標籤,給警察套上“犧牲”的標籤。然後,等其他警察前來解救。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於此同時,他的同事也正在給他貼上標籤,傻,軸,有病……。這是人類最擅長做的事情之一,用最快的速度給身邊的人貼上標籤,然後進行分群歸類,再之後會去親近自己的“同類”,疏遠“異類”。

嚴謹,就是這群人中的異類,也是職場上的異類。所以,當女警察吊打嚴謹時,人質們紛紛叫好。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然而,人生的弔詭之處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是貼有標籤的人。

比如,片中將嚴謹鼻子打出血的女同事,她有一張標籤,叫暴躁;

最後時刻站出來力挺嚴謹小保安,他有一張標籤,叫正直;

銀行行長訓嚴謹時像大爺,跟公安領導說話時又像孫子,他也有一張標籤,叫世故。

那張內在的、獨特的標籤,讓你成為你,而非別人。雖然這張標籤多數時候會尋求向多數人靠攏,但也有不少時候,它也會讓你顯露出你最原始的樣子。佛洛依德稱之為:本我。

一旦你擁有了一張與別人不同的標籤,切換到另外的生活維度中時,你也會成為那個維度的少數派,“異類”。

那麼,一旦你陷入這個少數的標籤中,看到你熟悉的人,都站在了你的對立面,你該如何與他們相處?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嚴謹用從頭到尾認真演習的堅定態度,告訴我們一個很簡單卻很重要的道理:做好自己——無論別人怎麼想。

別試圖去撕掉那個標籤,今天,你在一個不認真的群體裡,撕掉了一個“認真”的標籤,明天,你到了一個不快樂的群體裡,是不是還要撕掉一個“快樂”的標籤,後天呢?

你不能因為別人的不認同,而去改變自己。一個蘋果,總不能因為別人愛吃香蕉,就把自己變成一根香蕉吧?

你無法滿足所有人對你的幻想,不如踏踏實實做好一個蘋果。

你也不必刻意去強化那張標籤,不必有“你越反感我什麼,我就越怎樣”的極端心理,否則,同樣陷入了因為別人的情緒和喜好,而導致了你的改變。

你的改變與否,應該由你自己的理智和認知來主導。

如果有一天,嚴謹發現世界上一天會發生那麼多事,其實不必件件都認真,有的事需要你一笑而過,有的事需要你傾盡一生。

他的認真,變得更有選擇性和目的性,這叫做成長。

而如果他聽了那個將工作當差事的同事的話,“差不多行了”,又或者為了滿足同事的喜好,放棄了自己的認真,這叫做懦弱。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2.做人有原則,就什麼都不用怕

想起發哥的一部老電影《英雄本色》,坐牢出來的豪哥,想要回歸正道,做個好人,但黑社會不放過他,三天兩頭來挑釁,當他被脅迫去與黑社會談合作前,他的朋友知道他怕被親人誤會,怕在人要挾下重歸舊道,就對他說:做人只要有原則,就什麼都不用怕。

在《大富豪》中,嚴謹也是個有原則的人,雖然他要求所有人都認真表演,但當人質中的孕婦真的快生了的時候,他也沒有頑固地執著於“像一個真悍匪一樣不管不顧”,而是對外喊了“暫停”,先將孕婦安全送出去,然後再重新投入到演習中。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他的認真與嚴謹,是對應做之事,分內之事的認真與嚴謹。

因為他堅持原則,所以,無論同事如何軟說硬磨他都不同意在故意提早結束演習,也因為堅持原則,當最後行長以其他同事的職業前途威脅他時,為了顧全大家,他選擇了妥協。

你看,他心裡有一條線,知道哪裡可以通行,哪裡禁止通行。如果可能觸到線,他會放棄自己的堅持。

事實上,我們存在於社會中,每個人都有一條基本線——不違法,不違德,不傷害他人。只要不踩到這條線,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設計自己的一生。

只要有原則,就什麼都不用怕。

因為人是社會化的動物,天性尋求庇護,會害怕被孤立,會害怕被排擠,會害怕流言蜚語,不少人為了獲得群體認可的安全感,漸漸放棄了自我的標籤,接受了群體的同化,等多年後再回頭看時,自己也不由地驚恐:自己終於長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而那些像嚴謹一樣,堅守原則,拒絕被群體同化的人,值得我們為這份拒絕同化的勇氣,獻上一份敬意。

願你的原則裡,有底線,也有堅持。

3.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大富豪》影片最後,有一段嚴謹的自白:

“其實我經歷的事情,很多人都經歷著,被家人冷落,被領導誤會,被同事排擠,但我依然選擇做一個好人。努力沒成果,那我們就更努力一點。”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真正的英雄主義,只有一種,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從嚴謹的角度來說,能理解別人的不理解,然後繼續投入地熱愛生活,是一種積極可貴的人生姿態。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能夠包容與自己不同標籤的人,是一種至高的善意。

天上有群飛雁,地下有獨行俠,這個世界因為多元,才更顯豐富多彩。

尊重不同,不要去幻想改變他人,堅守底線,不要被世界輕易改變。當有人與你不同時,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當你與別人不同時,做好自己,是一個人最低的原則。

你可以是嚴謹,也可以是嚴松,唯一不要做的是,從嚴謹變成嚴松。

《大贏家》的黑色幽默背後:包容不同,是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