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用過微軟surface系列電腦的用戶能介紹一下體驗嗎?

家有淘淘



沒有人可以感同身受,所以別人的體驗很難遷移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你要不要買surface:

  1. 預算。不提預算,一切都無從談起,surface的價格已經達到了6000甚至更多,我說的是可以幹活的配置。這個價位對標的是蘋果的ipad pro,比不上MacBook,但是買華為的平板又綽綽有餘。所以我們可以這麼排序,MacBook>surface=ipad pro>matebook pro。
  2. 性能。從性能上說,比surface價位高的筆記本,性能都超過surface。從日常辦公來說,surface強於ipad pro。ipad pro的優勢在於做筆記,作圖,看電視,雖然也有office套裝,但是是打了折扣的。如果你日常裡用word,ppt等比較多,這一個理由就可以直接下決心買surface,不用猶豫。surface是長的像平板的電腦,ipad是號稱可以替代電腦的平板,定位不一樣,雖然ipad也在積極靠攏,但是本質上的系統是不一樣的,當然不排除ipad變異成筆記本,但是這樣會搶了MacBook air的飯碗,所以不太可能。
  3. 顏值,surface和ipad其實都很不錯,在他們競爭之處就是平分秋色。不過在國內可能蘋果的商標會更討喜一點,但是從工業設計上來看,兩者差不多。
  4. 心情。當你看到兩者的時候,你看著哪一個順眼,這是跟個人喜好有關的,所以要你去看一看,摸一摸。
  5. 最後,你手裡如果有哪個品牌的機子了,就接著買,因為生態圈裡用起來會很順滑。華為的三件套,蘋果三件套,surface就是windows,和什麼都能匹配。如果你沒有這個顧慮,那就真的是看眼緣了。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論用哪一臺機器,讓它發揮作用就好,因為總是要淘汰的,只要使用期間它產生的價值足夠多,就對得起它的價格。你說呢?


黑夜裡的詩人


我是surface第一代和第四代電腦的使用者,第一代Surface很明顯是ARM架構的WM系統,顯然被坑了,不能支持Windows的應用程序,用的實在不行。於是在第四代以舊換新買了Surface Pro 4 ,帶鍵盤蓋帶壓感筆,經過一時間體驗後,感覺並不是太好。


第一個問題,鍵盤打字不舒服。


不知道其他人覺得如何,反正我覺得這個鍵盤打字不如筆記本劍拔不舒服,當然相對第一代坑爹的鍵盤好的多。不舒服的原因是因為打字的回饋不好,手感沒有筆記本打字那麼舒服,畢竟是超薄的,犧牲了手感可以理解,但是不建議文字工作者使用。

其次,在躺在床上打字時,更是遠不如筆記本舒服。雖然surface後面的支撐架可以讓屏幕呈現不通的角度,但是由於外接的鍵盤蓋子底較軟,因此墊在膝蓋打字時會感覺微微顫顫的,非常不舒服,沒有堅實的感覺。


所以Surface Pro的那種鍵盤蓋,打字哪裡都不舒服。


第二個問題,接口少的髮指


我購買的Surface Pro4的擴展接口非常少,少到讓人痛苦的地步,比如我如果要用無線鼠標和U盤,那麼我得先把無線鼠標的發射器拔下來,然後再插上U盤,這個是多麼坑爹的事情。最新的Sueface我看了,多了一個Type-C,USB和其他接口一樣的少。

所以這就導致我買了一個藍牙的鼠標,同時配了一個擴展塢,每次帶著筆記本出去還得帶著這玩意

......Surface

因為輕薄減少了很多外接接口,這個是我非常不喜歡的。


第三個問題,我覺得那麼多工作模式沒用


Surface有多種模式,例如筆記本模式、平板模式、工作室模式,很多人覺得這些模式非常的拉風,一臺筆記本可以各種使用,買一臺等於買多臺

實際上,買了Surface後,除了筆記本模式,我就沒怎麼用其他的模式,連壓感筆都沒怎麼使用,可能通過平板模式看過1、2次電影。重點吐槽一下平板模式,首先是作為平板太重太大,拿著不方便,而且時間長了手痠


更重要的是在平板模式下,操作遠不如安卓或者IOS方便,不如IPAD或者華為的安卓平板,Win 10的操作本來就不是為了觸摸屏的,當平板有點反人類

所以這就是我的體驗,所以我感覺沒有一些輕薄的超級本易用,同樣的配置價格又比較貴,各種模式可能用於顯擺比較拉風。不能忍受我說的上面3個問題的,不建議購買。


IT老菜鳥


我去年入手蘇菲 go, 說實話,真不好用,唯一安慰的是手寫功能不錯,錄課還是很方便,如果不缺錢pro是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不經常用手寫筆,不要買蘇菲。我另買了個華為matebook 13不到4000,銳龍版,除去手寫筆功能,顏值,流暢度完爆蘇菲go,畢竟他也花了我4500。


未來74433050


剛好最近有小白私信問我如何選筆記本。身份是大三學生,已經開始找實習工作,談好一家500強,2020年中上崗,缺個辦公本,問我選微軟Surface Pro是否合適。小兄弟看來不缺錢,而且眼光剛剛的,入手微軟Surface Pro是否合適?這篇攻略酌情食用。

首先,你一定要弄清楚以下3件事。

1,預算如何?

以新款Surface Pro 7為例,i3最低配也要5800,加上鍵/鼠/筆,一套至少7000塊。所謂少銀勸退,“壕”請自便,想得到高端體驗,我田廠蘇菲值這個價,如果打腫臉充胖子,不如迴歸傳統輕薄本。

2,不喜沉重?

Surface Pro 7僅重775g/790g,非常適合旅行、差旅or戶外輕辦公;同樣以Pro 7為例,i7/i5低壓U+16GB內存,用來做視頻後期剛剛及格,打遊戲勉勉強強,但換成辦公、上網則綽綽有餘,高配甚至蠻奢侈。但你想想,買它,要的就是極致的便攜,中檔位i5足矣。

3,難忍平庸?

坦白講,筆記本圈內泛泛之輩太多,老司機見慣不怪。你選Surface,百分之五十以上是看中了顏值。常被友商用來自我恭維的“簡潔”、“優雅”等詞彙,加在Surface上都不算過譽。

論續航能力,上班族完全撐的住,學生黨再上個晚自習,不行可以插電,Pro 7有1小時回血80%的快充支持,回血無憂。

屏幕3:2比例相當舒服,觸控板手感也很nice,鍵盤強過蘋果零鍵程,別忘了還有Surface Pen。曾聞大佬言:Surface在手,執Pen遊走,寫畫觸控,特立獨行,人群之中,一展身手……蘋果黨熱淚盈眶。

目前京東Surface Pro 7,i5 8+128/8+256GB分別為6988/8988元,i7 16+256GB/16+512GB分別達到11888和14888元。你這麼一比,MacBook似乎更有性價比。另外,高續航必須帶鍵盤,拆成平板要不止打對摺。另外,3:2比例屏幕,打遊戲上下大黑邊也是槽點,啥好事兒不能讓它一家佔了對不。

其實現再要我選,新上市的Surface Laptop 3也相當誘人,13.1英寸比15英寸觸控屏更適合差旅隨行,搭載十代酷睿i5-1035G7 / i7-1065G7(15英寸的搭載的是AMD 5 3580U/7 3780U),Iris Plus顯卡(15英寸的是集顯),性能上比上代快2倍,重量1288g起,USB 1C+1A接口豐富,預裝win10、Office 2019,續航最長11.5小時,1小時充滿80%,實習、工作場合之下用它,效率肯定賊高。

總之,如果這位小兄弟銀兩充足,上蘇菲是沒啥問題的~~我是筆點酷玩,聊好物,評新品,下期再見!


筆點酷玩


朋友有pro4,我自己用的聯想miix4乞丐版,兩者定位差不多。

關於大號的surfacebook等,請按筆記本對待,這裡說二合一。

首先,微軟售後真的沒聯想好,可能本土品牌就這點優勢了。

第二條你要明白,這東西是薛定諤的PC,不要拿它和ipad比較,後者是純平板。win10的觸屏體驗差,比安卓都差,所以抱著買平板的想法,考慮別的。

第三條,它最大的好處是輕薄和續航足夠。大號的surfacebook我不清楚。12寸的pro確實在這兩方面很優秀,包括聯想miix系列。

其實很多人的筆記本陷入了一個性能過剩陷阱,很多科技自媒體一個勁i7賽高,沒獨顯的筆記本不能買。酷睿M跑跑win10其實是足夠的……office,社交軟件,以及……網頁和音影。非要拿這東西打遊戲作圖……怎麼說呢,不能開著小轎車去拉貨。

輕薄這塊,反正沒大多數的大學教材一本重。然後如果把它摻進書堆裡,是稍微大一點,有突出。但是就這個,傳統筆記本也夠嗆。感覺邊框再窄點或者10.8寸左右,可以放一摞書中間看不出有一臺電腦。

第四條,缺點。微軟的硬件並不優秀,windows電腦不存在親兒子優勢。鍵盤容易出問題,觸控板……不及筆記本平均水平。系統該藍屏也一樣藍。性能羸弱,價格相對高,後面會談到為啥不用了。

第五條,真的好看,逼格高,其實二合一都一樣,包括miix和matebook/matebookE系列,除了神船,其他家的二合一都是小而美的東西。同樣的價格這類產品把錢花在了外觀工藝而非性能上。果粉請忽略此條,評論區如果無腦吹蘋果,直接問候你母親。

說說致命缺陷,升級空間為零,軟件在不斷長大,這個還不致命,壓死這玩意的最後一根稻草是ARM架構的soc。微軟華碩華為等一票廠商弄個高通版,win10arm版……還是別買了。更要命的是,寫文檔做PPT,上網發郵件,聽歌看視頻,這些活安卓一樣可以乾的很好,我知道有設計師會跳出來說安卓是玩具,但是surface定位就是基礎辦公啊,你的哪個生產力軟件往它上面跑?

微軟出了surfacego,我看完買了便攜顯示器+就有的手機,surface平板的活它完全勝任,便宜很多很多。

效果如圖……

它是替代不了windows,但是我有臺式機。

總之surface平板能幹的,安卓可以用更廉價的方式實現。而安卓解決不了的生產力,surface雖然是windows,但基於羸弱的性能,一樣沒轍。

當然windows是剛需,比如IE依賴,用stata這種性能要求不高的win獨有軟件,而且你沒其他windows設備可以買基礎版或者中配來用。那些近萬價格的高配,各大品牌的頂級輕薄本以X1carbon為代表不比它重。

微軟的電腦搭載windows是windows,其他品牌電腦搭載的也是同樣的windows。千萬不要有親兒子幻想。就miix和surface,前者硬件售後什麼好很多。


熊孩子平兒


用過低配的Surface Pro 6,不代表高配體驗,不代表book等。

坑點如下:

1、觸摸板鏤空,因為pro的鍵盤下方是架起來,所以敲擊時候有明顯的鏤空感。力氣大就更扯淡了;

2、觸摸板不準,磨砂感挺好,但是真的不準啊,很細小的移動會讓你崩潰;

3、觸摸板太小太小,尺寸用手比劃一下大概就是女孩子的食指長拇指寬的矩形吧,可能我手比較大,實在是不好用;

(為什麼強調觸摸板呢?因為這玩意就是個輕便,你買這東西再配個鼠標,呵呵?)

4、由於是低配,性能就比較感人了,無風扇設計,鎖頻鎖的你懷疑人生;

優點如下:

1、可以插TF卡,記得是支持到128G,這就很良心了,小姐姐有地方放的,哦不,是資料有地方放了;

2、輕便,這個是真的很輕很輕,雖說重量跟12寸的MacBook比,我感覺差不多,但是貴在可平鋪,而MacBook不行;

3、逼格。有一說一,蘇菲的田字招牌一點都不比黑色的蘋果Logo差,我們之前公司都是蘋果標配,有一手蘇菲,那眼光,嘖嘖嘖;

4、全功能的Windows 10系統,誰用誰知道,生產力是真的可以做生產力(不考慮性能),不過吐槽下平板模式,個人來說,雞肋的一批。

========我是分割線=========

以上觀點來自於去年上半年(是不是Pro 6我都不確定了,要麼是Pro 5?反正是當時最新的,5000多軟妹幣)。

再次強調,由於使用的是低配,不知道高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只能給出這樣的建議了!

啥建議?

“裝逼有餘,實戰扯淡。”

如果你是專職的PPT演說家,那“裝逼有餘”就夠了!

最後祭上蘋果Logo與田字牌:

(白色蘋果Logo就算了吧,那是歷史了~)


程序員有點田


我朋友要買Pro4,我說你別買,不適合你。

有這錢,你買一臺14寸筆記本,外加一個Ipad多好。

他雖然諮詢我 但並沒聽我的。

為了充分發揮Win平臺和高配置的強大功能,他裝了Autocad說是要看施工圖紙用,為此還配了擴展塢和原廠藍牙鼠標,花了不少銀子。但沒多久再去他家就發現,主要功能就變成多媒體播放器了。

1個月後,有天他打電話給我,說是想給surface裝西瓜視頻出差路上看,但不知道怎麼裝。 我說大哥,您那Win10裝不了西瓜視頻APP好吧。他說,哎呀早知道聽你的就好了。[捂臉]


貓等木


有surface Pro,surface pro 3, surface book, surface Pro 6, 以及surface go,全部在使用中。

surface book是主力機,除了正常辦公娛樂使用,還用來使用autocad 2020, solidworks, UG等,偶爾用來編程和圖像視頻處理,性能完全滿足需要,到現在也沒有想換機的意思。surface Pro 3與6也完全可以勝任以上的工作,不過大的三維處理比較慢,但是用來查看和管理也沒有問題。其實最好用的是在平板模式下用來看書,各種動輒幾十兆上百兆的pdf文件、圖紙,一點壓力都沒有,版面大,清楚,爽得很,做筆記也很好。鍵盤和筆也很好用。surface go相對差點,性能比較弱,但是文檔處理都沒有問題,很適合處理在手機上勝任不了的文件,移動性很好,我現在出門,一個很小的挎包,裡面放上手機和surface go,足以應對大多數場景了。最早的surface Pro不盡如人意,但性能並無問題,目前用來看視頻,也很好。

期間還用過其它機器,比如Dell的圖形工作站,蘋果iPad Pro等等,比起來,若說方便及全面,還是更喜歡surface機器些。

至於說質量,每一個都是精品,多年使用毫無問題,所以很不明白很多人動不動說質量不行,也許是我運氣好?如果要說問題,這種形態的機器,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再叫laptop了,放在膝蓋上其實很不穩當。當然,surface book和surface laptop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不管怎樣,個人有個人的需求與判斷,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各位權當參考就好。


Jetz


唔,我從1代用到了6代,可是新出的SURFACE PRO X我是不會再入手了。

你說好好的用INTEL不行嗎,非要用高通,我花一萬多買的是電腦,不是手機,唉。

現在來說下體驗,為什麼我喜歡SURFACE系列產品,一用就是全代下來:

1、長續航,我現在的PRO6和LAPTOP,日常碼字、聽歌,待機8-10小時,別的本子難以做到。

2、輕又薄,以前經常出差,帶著蘇菲婆,不管雙肩包還是單肩包,不重,不累,方便的狠。

3、生產力,我經常做方案,偶爾寫小說,寫隨筆。常備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ONENOTE、WPS,想到啥,提筆就寫,方便、快速,開機不到 10秒,嗖嗖的。

4、普通的平面設計也能勝任,小遊戲也能玩,但是,3D設計,大型遊戲,想玩得悠著點,能玩是能玩,但這本子不是為遊戲設計的,會卡,會發燙,還可能會閃退。

5、性價比在很多人眼裡,只能算一般,畢竟這東西跟IPADPRO比起來 ,還要貴一些,其實它的目標定位是MAC BOOK系列,但是,喜歡就好,這東西我從不會拿來比。IPAD PRO,MAC BOOK PRO我也有,但是扔在家招灰。


吃瓜子不吐皮


挺好,surface Pro4 頂配已經用了快4年了。便攜,在公司基本都是鏈接顯示器使用。外出下班基本去到那裡帶到哪裡,帶著通勤沒負擔。電腦基本不摔到不磕碰到沒毛病,用到現在啥毛病都沒有。到快第三年的時候自己因屏幕閃屏,出現重影這個是三星pro4三星屏幕的通病。聯繫售後由於自己買的是美版,直接申請香港郵寄過去給換了全新一臺官換機。質量什麼都沒問題,用到現在一樣好好的。至於暴力用機經常摔到磕碰就不好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