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疫情嚴重,要不要接回英國的1.5萬小留學生,你怎麼看?

賀州大雲


先亮明觀點,要,一個都不能少!但怎麼接?接回來怎麼辦這件事情要想清楚。

事情的由來

這件事是這樣的,我們國家在英國有1.5萬小留學生,本來有一部分買了2月份回國的機票,但是考慮到當時國內疫情嚴重,英國學校建議他們留守在英國,結果現在英國爆發了疫情,學校關閉了,留學生們無法繼續住宿,而且回國機票一票難求,有的寄宿家庭已明確拒接接收中國留學生。現在,很多英國到中國的航班都已經停飛,還有一些國家對中國人取消過境,造成連轉機都無法實現,而國內家長也因為簽證的問題無法飛到英國去陪伴,造成小留學生們越發恐懼緊張,心理壓力很大。

政府的態度

近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記者發佈會上提到,有部分家長(166個家庭)集體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發送了一份《關於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事保護的申請》,希望中國政府能夠組織包機,儘快送這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國。家長願意支付相應費用,也完全願意服從中國政府的防疫措施,讓孩子回國後居家或者集中隔離。劉曉明說,一是正在與英國相關部門協調,爭取加開商業航班;二是與國內相關部門商討,增開商業航班或者包機,將孩子們接回國;三是盡一切力量保護好孩子。

優博觀點

在這個問題上,我一直都是持支持的態度,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是中國人。政府應該允許他們回國,特別是對未成年的留學生,由於他們自己照料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必要的時候,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儘量協商增開商業航班,或者採取包機的方式,我的理由是這樣的:

我想我們和國家的關係就相當於子女和父母的關係,此前湖北省發生了大規模的疫情,就相當於我們的一個兄弟得了傳染病,作為父母的肯定是把他隔離起來,這樣可以避免其他的孩子生病,這也就是我們採取的封城措施。同時,還會組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幫著家長做事,比如說買菜做飯,收拾衛生等等,這就對應著各地捐贈物資和援鄂醫療隊的工作。現在出現了海外疫情,就相當於我們有一個弟弟在外地學習,聽說那邊情況不好,這個弟弟要回家,當然他可能沒病,也可能已經感染了,朋友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做父母的,你會不會讓他別回來了?會不會拒他與大門之外?想清楚了這個就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積極的救助海外小留學生了。


當然,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當初我們封城就是不讓疫區的人到處走傳染別人,現在英國是疫區,這些人就應該學習一下湖北人,老老實實的的在英國待著不要回來,這麼說好像很有道理,但其實現在的英國和湖北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我們可以舉全國之力支援湖北,救助武漢的病人,而英國採取所謂的群體免疫,就是說感不感染上,能不能挺過來全是聽天由命了,在英國的中國人完全得不到任何的救助,這個是最大的區別。

至於怎麼接?這個要看政府的協商以及最終的可行性,畢竟疫情當前,很多事情都要綜合考慮才能成行,但無論哪種方式,飛機票肯定是由家長出,包括後續的隔離費用,以及如果孩子未在中國參加醫保還會產生可能的醫療費用,都應該有個人自理。


優博數學


最近這個話題引發了熱議,從公眾的情緒反應來看,絕大多數的聲音都持反對意見,而且有些話罵的還很難聽,反對的理由主要在於:從小把孩子送到英國讀書,這是一種去中國化的教育方式,認為他們以後不會回國,會加入英國籍,既然你們不曾熱愛這片土地,那麼我們自然也沒必要去照顧你們了。

我認為,這些孩子出國留學沒有錯,我們不去接他們也沒有錯,只要遵紀守法,各自的價值取向都應被尊重。但是我不喜歡用謾罵的方式來表達觀點,我們很多人在討論一個問題時,從來不問緣由,喜歡”出氣式“表達,這不是一種正確的辯論方式。

說到留學生的問題,我們也得坐下來思考,為什麼出國留學一直以來都備受推崇,成為許多家庭的不二選擇。而且我們也必須承認,但凡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其家庭背景和經濟實力,都遠遠超越一般家庭,家長在各個行業也算得上佼佼者。更讓人擔憂的是,只要條件達到,很多家庭都有這種出國留學的嚮往,能夠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情。

這種現實和趨向,靠一味的謾罵是解決不了的,我們的罵聲越難聽,可能會讓他們的選擇越堅定。


元芳有看法


疫情期間就是要減少流動,原地隔離。

在英國留學就可以照顧?

如此操作,如何面對武漢隔離期間留守的孩子,他們也沒要求國家將他們異地隔離!

生於斯,長於斯,未來服務於斯的人都能克服,憑什麼生於斯,長於他,未來服務於他的人可以回來???

至於人數多,多過全湖北的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人數?

不放心,可以過去照顧,免得孩子回國後不適應祖國的空氣、食物。


人在職場非囧途


按說,中國的孩子應該接回來,況且他們還是少年兒童。但是,由誰去接?誰出這個錢?來回路上被傳染上怎麼辦?建議,家長們不要指望國家去接回你們的孩子,不如家長組織起來自費包機回國-回國的時候政府可以適當靈活處理入境事務,單獨給這些孩子們提供入境檢查之類的服務。考慮到一二線國際空港已經不堪重負,可以讓包機直接前往沒有開通太多國際航空業務的四五線城市,讓這些小機場負責孩子們的入境、隔離等等。

我認識幾個小學畢業就前往英國留學的小留學生,他們在英國完成了中學、大學的課程之後有的回國有的定居英國,但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愛自己的祖國中國,更有時時反對中國、處處與中國較勁的人,連大多數國人都認同的臺灣、西藏、新疆政策他們都極力反對,更有甚者拿著中國護照滿世界飛,但是從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除非在酒店前臺登記入住需要出示護照的時候……不要懷疑我說的有多麼誇張,事實上就是這種情況。


徐鐵人


國外疫情嚴重,我們國家有很多孩子在國外留學。孩子在外面的家庭,憂心忡忡,擔心孩子在外面被傳染。我們為人父母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答應留學生家長,包機接他們回國,可以不?

我的答案是,不可以。

理由有3個。

第一,順得哥情失嫂意。

我們國家在英國有1.5萬留學生。這只是英國,在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澳大利亞,有更多的留學生,要不要也包機接他們回國?

留學生,孩子們可以包機接回國,那疫情嚴重地區的我國公民,也會要求國家去接。

這樣算起來,就不是15000萬人,是幾百萬幾千萬人了。

如果要接人,國家不能只接英國那15000留學生,所有的中國人都得接。

接15000人回來,我相信國家還是有這個能力的,但幾百萬幾千萬人,我想國家就無能為力了。

回來的人,不是安排他們吃住這麼簡單,他們是疫區回來的,要隔離,還要擔心他們傳染。現在全球疫情這麼嚴重,國家不能為了這15000留學生,拿14億人來冒險。

第二,打翻了醋罈子。

15000個留學生,孩子而已,為什麼會打翻了醋罈子呢?

我們國家現在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些人富起來了,還有很多人生活很艱難。

平時沒什麼事,富人有富人的生活圈,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圈,互不打擾。

富人曬他們的生活,普通人就當八卦看。人家有錢,我沒有,我心裡羨慕妒忌恨,但誰叫我沒錢。

送孩子去英國留學,尤其是低齡送孩子去英國留學,一年至少要幾十萬。在我們國家,月入不過萬的是大多數。

本來大多數月入不過萬的,看著這些關於小留學生如何這般的報道心裡已經直冒酸水,暗恨社會不公。

如果國家派包機去接這15000個留學生回來,會直接打翻了月入不過萬的普通人的醋罈子,這一肚子酸水啊,會轉化成什麼,國家應該明白的。

現在歐美疫情亂到一鍋粥,國家的疫情一面倒,老百姓基本上都支持國家的。這會接15000留學生回來,直接打翻這罈子酸水,國家划不來啊。

第三,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以前我們國家也有包機接國民回國的先例。這次15000留學生家長,我估計也是看到以前的例子。

但,彼一時也,彼一時也。

以前包機接回來的人,多數是去國外謀生的,人數也不多,最多千兒八百人。這樣包機接人,不會順得哥情失嫂意,也不會打翻一罈子酸水。

現在包機接15000留學生回國,跟以前接打工的回家,規模,風險程度,輿情風險,都不是一個級別的。現在派包機接他們回來,既不好操作,也不得民心,還是算了吧。

對於那15000個家庭的擔憂,我還是理解的,但人生就是這樣,不會所有的選擇都是完美的。你既然送娃去留學,尤其的低齡的,你就是充分考慮風險。真的風險來了,國家幫你,當然會盡力。但有些事情,比如包機接你們的娃回來,我想國家做不到,也希望你們能夠理解。


春暖花開003


肯定要接回來,而且要快。第一反正這些留學生家庭條件好,可以買飛機。第二為了保護祖國再次感染可以在大西北建一個專門起降機場,機場旁邊就造一個隔離區。一切的費用全部有回來留學生家庭負擔。這樣這些娃娃也回來了,祖國的娃娃也可以正常了。這個就是最好的方法。


用戶迷路的狼


是你的孩子就是要接回 不是你的 你可以不管


秋江晚渡


國家派飛機,不過要自費,


泥鰍131685958


人民不歡迎留學人員帶病毒回國,國內己好轉了的疫情請不要給你祖國母親添麻煩。


四季發財139028099


回來可以,但必須在落地集中隔離,絕不可以回家隔離,因為在轉運交通過程中,必會發生巨大的輸入性病例傳播危險,造成防控形勢功虧一簣。另外,對於非中國國籍人員無論如何應立即暫停入境簽證,不能只因少數外國人非必要的入境活動,禍害十四億國人的生存和健康。必須要首先保護多數國人的生存權和健康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