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前,為何羸弱的中國軍隊敢強硬開入俄國境內?

丿魚丶尕灬羙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俄國陷入內戰。我國滯留在俄國境內的100多萬僑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一些華僑的日均糧食只有四兩,無論紅毛子還是白毛子,都趁亂洗劫華人的財產,都強行抓華人充當勞工。更為可惡的是以護僑為名義的日本鬼子,也對華人大開殺戒。

北洋政府撤僑的本意是為了順便援救白俄,以獲取白俄支持我方在外蒙的立場。但是白俄的軍隊白衛軍首領謝苗諾夫卻沒停止屠殺和搶劫華僑。1919年1月1日,他非法掠奪了華商的665萬盧布,7月再次洗劫華商1000多萬盧布。這讓北洋政府認清了白毛子也是強盜,只是顏色不同而已,不再妄想與白毛子合作。

滯留在俄國境內的華僑,除了手工藝人,商人之外,還有數十萬派遣到一戰前線去的華工,他們主要負責挖戰壕。在一戰時,段祺瑞主導的北洋政府壓哨加入了協約國,儘管作為戰勝方,但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卻在巴黎合會上沒有爭取到戰勝國應有的權益。而這批華工只能通過俄國陸路回國,此時聚集在伊爾庫茨克等地,處境悲涼。

身在動亂災區的外交官們,積極為撤僑奔走呼號。駐海參崴總領事陸是元第一時間向國內傳遞了華僑的艱難處境。北洋政府的外交官立即與海軍部進行磋商。海軍部對於派遣軍艦護僑贊成,但是當時處於第一次護法戰爭,軍艦已經南下鎮壓護法運動,出兵撤僑的訴求被無艦可調的理由拒絕了。

對於北洋政府的婉拒,外交官並沒有放棄,繼續爭取輿論的支持。東北的張作霖和皖系軍閥在撤僑問題上達成了罕見的一致,同意出兵撤僑。1918年2月,布爾什維克在海參崴推翻了沙俄政權,但是沒能控制住混亂的局勢,海參崴更加動盪。一戰的協約國日本,美國,英國相繼派出了軍艦護僑和武力示威。

作為同是戰勝國,在有列強率先出頭和局勢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北洋政府終於決定在1918年3月13日,派出4000名陸軍搭載海容號軍艦,由艦長林建章帶領,開赴海參崴撤僑。除此之外,還有一艘名為飛鯨號的國有民用商船,先抵達負責撤僑。這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海外撤僑行動,按照國際慣例,撤僑是符合國際法的準則。在武力面前,俄國的邊檢人員只能放行。再加上俄國當時處於內亂,已經無暇顧及其廣袤的遠東地區,撤僑並沒有遭遇俄國太大的阻力。

阿穆爾華僑總會在發給北洋政府的長電中,列舉了出兵的理由,除了保護華僑生命財產安全外,還曾建議北洋政府試圖趁亂從俄國手裡收回晚清政府在不平等條約中侵佔的土地。北洋政府駐海參崴總領事邵恆睿也提出,可以見機行事,提出俄國分割租借之事。如果北洋政府能夠以此收復失地,那也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然而這只是美好的幻想。十月革命爆發後,英美日法四個協約國,也對俄國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進行武力干涉。林建章率艦隊抵達海參崴後,儘管獲得當地華僑的支持,但是列強的干涉軍立刻計劃圍攻海參崴。特別是日本暴跳如雷,當時日本正妄圖致力於建立中日共同防衛體系,以便竊取東北特權。北洋政府的軍事行動,擾亂了日本的計劃。林建章不卑不亢,在各列強中周旋。同時他嚴肅軍紀,不許士兵在當地姦淫擄掠,維護當地的治安。到了1920年各協約國陸續完成撤僑行動,林建章避免了生靈塗炭,成功完成了撤僑任務。

(林建章)

海內外華人期盼的收復失地,卻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們惦記的事,列強也一直惦記著,很難從虎口奪食。落後就要捱打,林建章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能夠完成撤僑任務已經算是大功一件。林建章從舊軍閥體系出身,並沒有同流合汙。在日軍攻佔上海後,身居上海的林建章保持民族的風骨,始終沒有充當漢奸走狗。


梓蕤


在1918年的時候,當年極其羸弱的北洋政府曾組織了一次武裝撤僑,歷程相當的艱險,當年俄國確實非常的強大,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但是在1918年10月革命爆發之後,俄國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主要對抗沙俄白軍,雙方打得不可開交,這時候俄國國力變得相當羸弱,在遠東的西伯利亞戰場,這裡的戰爭十分火熱,不過這裡居住了上百萬的華僑,雙方混戰中,華僑的生命無處保障。

當時的旅俄華僑我在俄國工作的我國勞工,受到了很多的苦難,俄國內戰的各方勢力,都對這些華僑燒殺搶奪,而且還讓很多的華人去參軍,只不過是讓他們去當炮灰罷了,當年日本看準了俄國內亂,所以出兵俄國,以保護僑民的名義出動了軍隊,不過在這次保護僑民的過程中,日本人只是保護自己的人民,對僑民大開殺戒,而且夥同白匪搶奪了大量的華僑資產。

當時的中華民國正是皖系軍閥控制,國內的情況也不樂觀,因為國內相當的混亂,各種勢力躍躍欲試,發動了很多的戰爭,而且這時候的護法戰爭也在進行,國際局勢又相當複雜,可以說讓北洋政府焦頭爛額。

當在俄國的僑民發來求救信號的時候,北洋政府立馬行動了起來,當時北洋政府命令外交部和軍方磋商武力撤僑的事情,同時也命令各派系的軍閥行動起來,當時雖然內戰嚴重,但是國外的華人受到了欺負,各路軍閥還是相當團結的,北洋政府派遣的海容號巡洋艦,和一起到達的商船飛鯨號一起到海參崴地區進行撤僑。

因為當時俄國的情況已經很亂,所以必須要派遣陸軍進入蘇俄進行撤僑,面對實力比自己強大的白俄羅斯和日本軍隊,北洋政府十分猶豫,後來日美英等國以拯救叛亂的捷克軍隊為藉口,對俄國內戰進行干涉,北洋軍閥看到了機會,所以派遣了4000軍隊進入蘇俄,這次的撤僑行動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北洋政府主要巧妙的利用了局勢,最終把俄國的僑民撤了出來。


四十五度歷史


1917年,由於長期的戰爭,沙俄這個國家的國力幾乎消耗殆盡。在這年11月,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掌握了俄國的大局,但是這樣的舉動使英法美等國所不允許的。一戰的炮火剛剛停息,各國就組成了同盟干涉俄國。中國北洋政府也乘機派出了陸海軍加入干涉軍,在失去了60年以後,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1918年6月,各國軍隊集結完畢,開始對蘇俄的遠東地區發起進攻。中國一共派出了3000多人參加這次行動,其中陸軍2000多人,由宋煥章統帥。以海容號為主中國艦隊在林建的率領下,也開始向海參崴開進。在東線的干涉軍總數共有12萬人,其中日軍出動了7萬多人,可見這個國家想幹什麼。在那一段時間裡,西方各國媒體對各國軍隊做出了評價:日本軍隊軍紀最差,美國軍隊後勤供應最好,中國軍隊的軍容最整齊。日本軍隊的軍紀差,是全世界都出了名的。美國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後勤供應充足十分正常。中國出動的軍隊可不一般,它是袁世凱親自組建的總統模範團,是全國軍人的表率。大概類似於今天解放軍的三軍儀仗隊,這樣的配置軍容不整齊就怪了。

在蘇俄建立之初,可以說是遍地狼煙。僅僅在遠東地區就有23座城市發動了叛亂,俄國境內的沙皇勢力也趁機反攻,蘇俄的形勢一度岌岌可危。在完全無奈的情況下,托洛茨基建議列寧啟用之前的沙俄舊軍人參加戰鬥。列寧同意了這個建議,僅僅是各級軍官就有3萬多人加入蘇俄紅軍,可見當時的舊軍人數量有多少。1918年春天,紅軍的總兵力只有區區30萬人,到了這年年底已經超過了100萬,其中超過50萬都是之前的舊軍人。這些軍人能否為紅軍效力,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過托洛茨基有辦法,他將這些人的家屬全部集中起來。有了人質,不怕這些人不拼命。

當時紅軍內部的思想十分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工制度誕生了。各級政治委員開始進入軍隊,和各級主官平起平坐,他們主要負責軍隊中思想動態的變化。這一招是蘇俄的首創,後來很多蘇聯的衛星國都採用了這個制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蘇俄逐漸穩住了腳跟,並逐步開始反擊。截止1920年,西線的干涉軍已經退出了俄國國境。東線的軍隊除了日本以外也選擇了撤退,中國軍隊也在撤退的序列中。不過段祺瑞非常精明,他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在派出軍隊進入海參崴的同時,他收復外蒙的軍隊也開始了。





奇聞話古今


當時如果沒有列強武裝干涉蘇維埃,借個膽子也不敢入侵蘇聯,不信看看後來中東路事件,蘇聯遠東軍區不費吹灰之力就打敗國內最強的東北軍,差距就像現在國足和俄羅斯踢比賽。


改裝車7851


那算什麼,782年前,中國一民族自治區軍隊就能攻克莫斯科呢!而452年後,區區幾百俄毛子流氓在雅克薩就折騰得康熙生生放棄了東西伯利亞。時過境遷、潮起潮落本就是每一個在世界舞臺上演出的民族正常發展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