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赤壁之戰時,曹操那麼多謀士沒有一個看出火攻計來的?

七匹狼評論


赤壁之戰可謂是三國時期一場重要的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要的戰役,他對當時整個天下的格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擁有絕對優勢兵力,但最後被東吳和劉備方面以火攻殺得大敗,最終被迫逃回北方,從此三國的格局就這樣形成了。

在赤壁之戰前的格局是劉備和東吳方面處於絕對弱勢方面,曹操手下有20萬大軍,孫劉聯軍滿打滿算也就5萬人而已。而曹操手下的都是百戰精兵,孫劉聯軍的軍隊戰鬥力比曹操相比事實上差的不少。正是因為這樣無論從哪一方面看曹操都是嬴定了,所以曹操就敢寫那封著名的信,想勸降孫權,因為有絕對的實力在後面做後盾。

事實上在赤壁之戰前,曹操方面已有謀士看出來,敵人可能會採取火攻,提醒曹操要做好這方面的注意,這個就是曹操著名的謀士程昱。但是程昱在曹操陣營明顯不是太受重用,曹操對他的意見並不是那樣言聽計從。還有一點就是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身經百戰,已經形成了絕對的自信,說的差一點就叫做自負,已經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這一次由於有絕對優勢,根本就不認為自己會失敗,所以對別人提出這些正常意見也很難接納。

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之後逃回襄陽的時候,就不停的哀呼,如果郭奉孝在,肯定不會讓他有這樣的大敗。郭奉孝是曹操最信任的謀士,確實有鬼神之才,不過真正到了那種情況,郭嘉的話,曹操能聽進去幾分還真不好說。因為在統一北方前,曹操對一些謀士確實非常的尊敬,也能做到虛言納諫。例如荀彧荀攸等人,但是到了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野心已經大大膨脹,很多時候已經聽不進去太多的意見,即使郭嘉在,恐怕也很難改變曹操。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