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祕笈:職業生涯規劃

從打算離職到獲得優秀員工

入職滿一年的那個春節,我過完年來到公司,狀態非常差。

因為工作了一年多,感覺自己沒有什麼進步,每天做些瑣碎的事情,對手中的工作也感受不到價值,一度很想放棄這份工作。

每年3月份都會有很多人開始考慮換工作,那時候周圍的小夥伴走了幾個,對我也有影響。緊接著,公司做了一次比較大的組織調整活動。周圍的氣氛漸漸緊張,大家看起來都有些焦慮。

有人開始自暴自棄,光明正大的摸魚。有人四處蒐集信息,想提前知道自己被如何安排。也有人表面風平浪靜,但工作效率直線下降,我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狀態持續了半個月,我突然大喊,不能這樣頹廢下去!我一定要弄清楚,我為什麼做這個工作?它對我到底有什麼意義?

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秘笈:職業生涯規劃

我開始蒐集信息,找到了職業生涯規劃這樣的課程,抱著試試看心態去了這個課堂。

從這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狀態逐漸回來,和一群正能量圈子的夥伴一起學習,總能感受到向上的力量。

我開始寫公號,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都記錄下來,調整狀態之後大概半年,我的狀態突然像開了掛,各種成長的機會接踵而至,工作的狀態也回來了,年中表彰會上還獲得了優秀員工。

雖然工作上的難題還是擺在那裡,但是換了心態之後,竟然也有了突破。

回頭想想,我只是在迷茫的時候做了一件事,學習職業生涯規劃。其實並不是上課的內容有用,而是職業生涯規劃讓我建立了一種信念:滿意的人生必須要經過認真思考和計劃。用蘇格拉底的話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秘笈:職業生涯規劃

那些被誤解的“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規劃很重要,但很多人卻對它有誤解。我們來看看,職場人最容易對職業生涯規劃產生哪些認知偏差。

第一:職業生涯規劃就是找工作,大學畢業找到工作就不用再規劃了

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職業規劃的本質,就是審視人生,這個審視是指思考和規劃人生的願景、使命、目標。職業生涯規劃不是找工作,而是用喜歡的狀態有掌控地自我實現。

▶舉個栗子

有次和朋友聊到人生目標的問題,我問他有沒有思考過,這一輩子最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說這輩子最滿意的狀態應該是什麼樣的?


他說沒想過,思考人生這種事,想也想不通,可能是哲學家們吃飽了閒著才會做的事吧。我等普通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賺錢。我問他,那你賺了錢之後最想用來做什麼?

喜歡賺錢沒問題,但是錢只是工具,我們要清楚,賺了錢之後用來做什麼?前面我們講到,職業生涯規劃是用喜歡的狀態有掌控地自我實現。

喜歡的狀態,其實就是你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這個東西大家不要狹隘理解為道德觀,雖然它確實是價值觀的一部分,但不只是道德觀。

價值觀就是把你想要的東西做一個重要程度的排序,你覺得什麼對你來說更重要,那就是你的價值觀。

價值觀不是單純的想要什麼,而是在各種想要的東西中,清楚更想要什麼。所以前面我會這樣問“賺了錢之後用來做什麼?”

因為你想用錢實現的東西,才是你的價值觀。你可以問問自己,“如果錢不是問題,我最想做什麼?”

有掌控,指的是清楚自己的願景或者使命。簡單說,就是認真思考過,自己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想過這個問題,才有可能向著這個目標做一些事。哪怕我想了很多次還是沒想清楚,但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只要持續思考,潛意識就會把注意力調用在目標上,你就會發現,好像周圍開始出現很多和你的目標相關的人和事。

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秘笈:職業生涯規劃


第二,進了公司職業生涯就被規劃好了,只要按部就班往上爬就可以

這個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學而優則仕”的影響,但是據我觀察身邊的90後,已經不再是這種思想的擁護者。我們90後是自我意識崛起的一代,90後更重視自我價值實現。如果工作讓我沒有成就感,發揮不了個人價值,誰都留不住我。

人生不只有一個維度,人生的價值追求可以分為四種,分別是高度、深度、寬度、溫度。

高度:走仕途,高居管理職位,這是高度

深度:鑽研某領域知識,做領域專家,這是深度

溫度:追求自由,讓自己的生命熱烈的綻放,這是溫度

寬度:扮演好生命中所有的角色,是好父母、好子女、好朋友、好領導等等,這是寬度

如果你手上只有32分,你想要的人生四度分別會是多少分?

你會發現,自己打分更高的那個維度,其實就是自己的價值觀。比如你給高度打分最高,只有你發自內心的認為掌握權力對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併為此可以削弱對其他三個生命維度的追求,這才有可能實現。

否則只按照家人或領導的期待,去追求某個維度,但自己的內心實際上對此並不認可,就會失掉最重要東西:內在驅動力。如果每走一步都是煎熬,是不大可能在這個維度上開開心心達到理想狀態的。

所以,職業規劃不是晉升管理職位,而是明確自我價值觀後的果斷追尋。

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秘笈:職業生涯規劃


⏩第三,計劃趕不上變化,做了職業生涯規劃也不一定有用

人人都在談論烏卡時代,我們所處的社會在不斷變化,我們自己也是一樣。可能你現在想到了一個絕佳的人生目標,但是下一個十年你已經輕鬆實現,那時候你又會定新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也是隨著自己認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增長而不斷變化的。

然而我們的社會急速變化,就像我們誰也想不到2020這一年的春節會如此特別。新冠病毒的擴散,讓全國人民同一時間開始在家鍛鍊廚藝,尤其是熱衷於做涼皮。

環境變化如此快,我們好不容易想清楚的目標方向,是不是又要很快變化呢?

理清變化的長短期區別

短期內的變化,變的是實現目標的方式,而不是變目標。比如你對美食感興趣,想開始在自媒體上分享自己做美食的過程,本來想開個微信公眾號,然後發現B站上可以開專欄,正準備往B站上傳視頻,又發現抖音開始火了,最後不知道到底該在哪裡分享。

其實你的目標就是分享美食日記,而變化的只是分享的載體。

六個月從打算離職到優秀員工,我學了一門成長秘笈:職業生涯規劃


總結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職業規劃的本質就是審視人生,思考和規劃人生的願景、使命、目標。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職場人需要調整三個錯誤認知:

✅職業規劃不是找工作,而是用自己喜歡的狀態有掌控地自我實現。

✅職業規劃不是晉升管理職位,而是明確自我價值觀後的果斷追尋。

✅職業規劃不是隻做一次,而是隨認知和經驗水平增長的不斷調整。

我一直認為,行動本身不難,難的是搞清楚為什麼要行動。我們難以行動,往往是卡在了大腦這一關。大腦還沒認可,怎麼可能發出行動的指令?

有效的職業規劃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只有先調整正確的認知,行動的時候才能更加高效。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的?歡迎分享你的故事。


我是職業生涯諮詢師桃老師,祝你成長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