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在21世紀的今天,世界的發展一天一個樣。


當定製化旅行成為大家新型的旅行方式,旅行定製師成了熱門短缺的職位;


當生活節奏緊張,忙碌的人們因為忽視身體健康頻繁發病時,就非常需要很多的健康管理師;


當物質生活好了,社會老齡化嚴重的時候,護理和護工就變得炙手可熱...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有些專業甚至應運而生,比如亞琛工大新開的網絡生產工程專業計算機社會系統專業,便是網絡化時代剛需人才短缺的典型。


咱們用功讀書,都想成為未來社會上緊缺的那部分人,因為人才稀少所以薪資高,所以發展機會多。


所以許多同學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甚至是根據社會緊缺職位的動向來選的。


據調查,在德國,這些職位非常緊缺:


至少需兩年工作經驗的職位


冷凍技術(緊缺程度21%)

老年人護理(緊缺程度22%)


機電一體化(緊缺程度27%)


助聽器聲學(緊缺程度28%)


建築電氣(緊缺程度29%)


*緊缺程度指100人裡,就缺XX個該職位的人員


以上緊缺的需要兩年工作經驗的職位,除了老人護理,其他的職位在德國高校開設的專業都比較熱門,如

機電一體化建築、電氣專業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無需工作經驗的緊缺專業碩士、技術員和本科生


公共行政(緊缺程度11%)

保健、護理、救援、婦產護理(緊缺程度23%)

專科護理(緊缺程度28%)


醫療、骨科和康復技術(緊缺程度30%)


理療(緊缺程度32%)


德國一直很缺乏護理、醫療方面的技術人才,每年需要從國內招聘護理到德國工作,高新且會免費提供德語課程。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需要工作經驗的緊缺專業碩士、技術員和本科生


公共行政(緊缺程度21%)

供應與處理技術(緊缺程度34%)


計算機人才(緊缺程度36%)


道路與瀝青施工(緊缺程度39%)


醫生(緊缺程度48%)


計算機的同學們該笑了,不管是留德工作還是回國發展,計算機專業人才都是炙手可熱的。甚至在一些已經不招收國內機械專業畢業的學生的企業,計算機專業還是一樣的招。


醫生大概是全世界都緊缺的職位。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德國大學的醫學專業都是限制專業,很少招國際學生。且醫學專業學制長,外加醫院2年的工作實習,再通過德國的國考,才能算是畢業。


有許多德國人,在大學學到第5年的時候,因為不能通過國考,不得不放棄繼續學醫。


德國人認為,醫生是一項神聖的關乎人的生命的職業,而人的生命最為珍貴,想成為醫生,必須經過嚴格的考驗和長時間的學習。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有德國媒體稱,因為選擇讀Uni的人數比FH多,所以現在德國真正短缺的是技術工人。


這個情況放在國內也是一樣的,就算用比一般白領高出2倍的工資,也很難找到一個熟練的技術工人。


但是也有專家闢謠說,在德國之所以宣揚技術工人短缺,是一種商業戰略,讓更多人當技術工人,這樣企業家們可以花更少的錢請到他們。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職位緊缺,意味著人才稀有。人才稀有,意味著公司需要花更多的薪資來聘請你。


在德國,最掙錢的行業是銀行,平均年薪70823€,換算人民幣大約56萬一年。意思就是從事銀行行業的員工,平均年薪在56萬RMB左右,學習金融、經濟等專業的同學們該笑了...


其次是製藥車輛製造供應行業,平均年薪分別是70043€和67942€。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反觀在國內的話,教育行業、自媒體、醫療健康、大數據等等行業也是順應中國社會高速發展的剛需“產物”。


留德華們,不管是留德工作,還是回國發展,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往往單一的工作技能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變化。


俗話說得好,不會畫畫的廚師不是好老師。


往往多方面複合型人才能在快速的變化下更好的應對和發展。所以同學們在學習自身專業課程之餘,也可發展一兩樣其他技能,所謂技多不壓身。


在德國,這些職位竟然這麼短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