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人評價別人的時候要求那麼高,卻不看看自己一身毛病,老說別人?

hh0423


你好,我是二級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我遇到過這樣的來訪者,這類人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通常比較自私,要面子、虛榮;通常自己認為自己很完美,各項工作都做得不錯👍,不能換位思考,不會考慮他人感受,認為自己是對的、好的!

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應該學習去“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健康知識或求助專業的心理醫生,早日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恢復正常的人際交往。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心身健康周大夫


對別人的評價要求高的人生活中還有不少,隨時隨地都可以遇到。這樣的人我認為有兩種。

第一種是確實自己很優秀的人。他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什麼事情都要入他的意,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在生活中唯我獨尊,高高在上,看不見別人的優點,認為全世界他最聰明,別人都是傻瓜。這種人只能在順境中生存,一旦走入逆境,就會被別人唾棄。

第二種是自己不優秀也不許別人優秀的人。這種人最可惡,自己不行還不許別人得行,總怕別人超過自己,千方百計拉別人下來,這是極強的嫉妒心在作怪,所說的小人多作怪就是說的這種人。其實這種人是變態的,強烈的嫉妒心理驅使人做壞事,是人間的垃圾。

說白了還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在這個物慾橫流,爾虞我詐的現實社會里,素質差的人總是心理陰暗,善於算計。有首歌怎麼唱的來著?有時會算來算去算自己。

不管是遇到自己優秀要求別人優秀的人,還是自己不優秀也不許別人優秀的人,我們都要認識清楚。對這種人我們不要姑息,要麼置之不理,敬而遠之,要麼強烈反擊。不然,自己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柳絮飄飛268


這樣的人,現實中,比比皆是,總是喜歡議論別人,自以為是,用聖人的標準要求別人,用小人的標準衡量自己,正所謂有一句話說的:烏鴉站在豬身上,看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自己都沒有做好,有什麼資格去議論別人。


農人憨哥


看別人的錯誤時,一目瞭然,很少有人看自已的錯誤。只賢明的人反觀自己。內醒自修。能夠反觀內視的人,做自我批評的人。才能做好一切事情。


知音5968378857


單身狗的結局


掛包豬


其實人都是一樣的,往往說別人的時候,都不會想到自己其實也很多毛病


用戶3622078379289


大家都是過來人


用戶5411625882063


旁觀者清


夜明珠Daisy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

1 指責性人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謂人無完人。

為什麼指責型人格會對別人評價低,要求高呢?指責型人格的特點就是,看見什麼都會挑缺點說,自己沒察覺不認為自己存在問題,如果你提出質疑,很容易激怒他。

指責型人格的成因,多半來自他的長輩,在長期影響下的結果,或受身邊比較親密關係的同性影響。

2 自私的人

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判斷別人的對錯高低,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會為別人著想,一般這種人都比較自我,情商不高且比較自私。

3 不成熟

經常會在年輕人身上出現的問題,爭強好勝,考慮問題不全面,或愛出風頭,遇事莽撞,不會反思自己的人。

無論年齡大小,社會活動離不開交往溝通,如果不能及時反思自己的言行,輕則失去朋友,重則眾叛親離,絕非危言聳聽。

在我接觸過的個案中,很多焦慮症患者的成因,往往與平時為人處事的方式方法,有直接關係或間接關係,這個問題也給我們大家都敲響了警鐘。

願大家都學會好好說話,愉悅別人,快樂自己。

我是品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我,我們共同學習,一起成長,輕鬆前行。


品西心靈驛站


首先,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貶低別人的行為可以在策略上打壓對方,暗地裡在關係中提高自身的尊嚴,從而得到好處。

這往往是不成熟的人格的習慣性選擇,因為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強,比起三兩句話懟死對方的策略來說,前者的實在難度太高了。

尤其是自己一身毛病的人,內心很清楚自己的水平,通過貶低身邊人,暗示你其實還不如我,提升自己的自尊心。實際上,自己的內心也是千瘡百孔,不忍直視。本質上,這其實暴露了自己的脆弱,太多的人是外強內虛。

所以,如果是在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實際上應該先反思自己,如果自己很在意別人的評價,那說明你的價值取向需要別人來評定;當你認同了別人的評價,並將其作為評價自己的標準,是非常可悲的!

反之,人格相對成熟的人,會反感這種行為,但是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價值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