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談|看不懂攝影?因為你壓根不會看照片!(一)

“其實真正的問題,還不是影友看不懂當代攝影,而是壓根就不會看照片,就連攝影史上的那些最經典的作品,也未必看得懂。”

這段話無疑會得罪一大片攝影愛好者。“壓根不會看照片”看上去很尖銳,說的卻是實情。

如果把看照片的人分分類的話,我們可以粗略地把觀眾分成三大類(當然還可以繼續細分):普通觀眾;藝術觀眾;評論家或者藝術哲學家。這三類人看照片的角度是不同的,或者說,這三類人碰到“看不懂”的問題說的並不是同一件事。

先說說普通觀眾。普通觀眾看照片,先看照片裡面有什麼,接著會有一個條件反射式的自問:它反映了什麼,一旦看不出“反映了什麼”,他(她)就馬上“看不懂”。很多普通觀眾從小受語文老師“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教育的影響,馬上會把這種思維放到觀看照片中。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1、“專業攝影師”拍的黃山獲獎攝影作品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2、普通大眾拍的黃山

如果有兩張照片(上圖1、2)參加某攝影比賽,你們覺得哪張會獲獎?

對!幾乎所有的人會認為圖1能獲獎,而且絕大部分評委也會選擇圖1獲獎(圖1是“大美黃山國際攝影大展獲獎作品”)。

如果接下去把這兩張照片掛在展覽館的牆壁上,幾乎所有的人都能“看懂”圖1,而會有大部分人“看不懂”圖2。

為什麼圖1人人能看懂,能獲獎?因為它表達了美,而且能拍到這樣的美景需要耐心的等待,時機的選擇,熟練的技術,還有很好的運氣。因此這張照片不是誰都能拍到的,有很大的稀缺性。

反過來,為什麼圖2大家“突然看不懂”,而且也不能獲獎?因為太普通了,誰到黃山頂上去一趟,都能拍一張。保不準誰的硬盤相冊裡都有一張。人人都能輕而易舉拍到的照片怎麼可能是藝術(觀眾忍不住疑問:這樣的照片作為藝術作品掛在牆壁上,這不是侮辱我們的智商嗎?我家6歲的孩子都會拍)?怎麼可能獲獎?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有鑑賞力的評委可能會選擇圖2獲獎(當然需要一定的條件,下文說明),你肯定會大吃一驚!

問題出在哪裡?

問題出在“認知”上。

因為大眾感性的、樸素的認為:“藝術就是表達美。”還能舉出名家羅丹的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且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話你可能已經滾瓜爛熟了吧?但是大眾可能忘記了,羅丹說這話已經是一百年前的事了,這個世界的主流對藝術的理解已經不是美了(所以要改變你對藝術的認知,得先去看看藝術史和藝術哲學,然後你會驚訝地發現,藝術史和藝術哲學本身也在變化,100 多年的時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把藝術片面地理解為美(藝術當然要美,但此美已經非彼美),這是非常落後的一個藝術常識。把美作為藝術創作議題的作品因此被稱為“糖水片”。糖水片好嗎?好,沒有說不好。但糖水片獲大獎就不好了,因為這是在獎勵一種落後和過時的認知(當然旅遊宣傳需要,獎勵給宣傳需要也是正當的。)

緊接著大眾要問了,既然圖1關於藝術就是美的認知很落伍(有人認為理論不重要,看看,實際上某種理論偷偷地在潛意識地起作用吧?),圖2也看不出好在哪裡啊。你的疑問是有道理的。確切地說,如果圖2只是單張照片,確實達不到獲獎的程度,因為圖2還沒有建立起作品的內在邏輯,作品的指向還非常模糊,因此需要用一組作品來建立上下文關係。也就是說,圖1一張照片內部就已經建立了一種審美價值觀:藝術就是表現美,而圖2還沒有。我們在這裡可以以國內著名攝影家黎明先生的作品《遊山玩水》為例,看看一組作品如何建立了它的內部邏輯關係。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黎明作品:《遊山玩水》

我們通過《遊山玩水》看到了這樣一種情景:中國人在室外的休閒娛樂。有人說了,休閒娛樂有什麼好奇怪的?這不是好奇,休閒娛樂是當下的一種社會現象,社會學家一直在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研究。比如以福柯(Michel Foucauh)有關“凝視”的著述為基礎,英國社會學家約翰·厄裡(John Urry)提出“旅遊凝視”( tourist gaze)理論,中國學者劉丹萍寫了一本《旅遊凝視:中國本土研究》。細心的讀者發現,黎明的這組作品恰恰可以從影像的角度來印證這些社會學家的學問,使這組作品有了社會學意義上的高度(這裡暫不闡述影像審美意義)。當然,藝術作品並不是社會研究的簡單圖解。這組作品還可以從“休閒消費”(讓·鮑德里亞著作《消費社會》、西莉亞·盧瑞著作《消費文化》),或者社會景觀(居伊·德波《景觀社會》),或者大眾的集體無意識(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用語)等多種層面來對當下人們的行為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反思。然後視野廣闊的讀者會發現,意大利攝影師馬西莫·維塔利(MassimoVitali)拍過《自然棲息地》(NaturalHabitats),英國攝影師西蒙·羅伯茨(Simon Roberts)拍過《我們英國人》(We English),這些攝影師以類似的方式拍攝了各自國家的旅遊休閒文化,最後我們能從這些不同攝影師的照片中看出民族文化的差異性。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馬西莫·維塔利:《自然棲息地》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线上谈|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一)

西蒙·羅伯茨:《我們英國人》

看看,當我們破除“藝術就是為了表現美”這種思維定勢後,我們的認知束縛就被打開了,我們對攝影的認識就超越了普通大眾,而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面:現在我們成了有點見識的藝術觀眾了。

好,現在我們來說說第二個群體:藝術觀眾(這裡指初級的,對藝術有一定了解,但瞭解不多的觀眾)

先說題外話。很多普通大眾把人分幾個等級很不樂意,為什麼不樂意?因為害怕自己處於低層,被上層的人看不起。從心理學角度說,這是一種自卑感導致的心理恐慌,為了掩飾自己的無知和恐慌,他們常常做出攻擊性的言論和行為——而不是自省,自我反思,然後自我學習。毫無疑問,藝術作為一種知識需要後天的不斷學習,無論是藝術觀眾(前文我已經說到中國大眾的審美教育幾乎等於零,這是一種社會性缺陷,後果很嚴重),還是藝術創作者,都需要經過大量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在藝術的各個層面獲得專業性的知識。

智力正常的讀者可以發現,經過大量學習,並獲得專業知識的人,跟沒有經過任何學習、沒有專業知識的人,他們的認識水平能一樣嗎?人群分出等級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嗎?而且這並不是壞事,因為術業有專攻,這種等級只是一種術業上的等級,而不是人格上的等級(人人人格平等)。但是有某些評論家把這種術業上的等級描述為人格上的等級,用“鄙視鏈”這種人格上的用語來替換“不學習現象”的批評,有偷換概念的嫌疑。

言歸正傳。大眾這個群體不是扁平化的,他們對藝術的認識有差異性,某些大眾對藝術的認知幾乎等於零,某些大眾對藝術的認識卻已經有一定的水準,而這些大眾已經不再滿足於那些低層次的所謂藝術(實際上是文藝、娛樂、宣傳)。在這個時候,藝術家需要面對的現實是:你的藝術創作是為了滿足那些低層次(藝術審美和藝術知識)的大眾,還是滿足那些高層次(藝術審美和藝術知識)的大眾?(事實上,滿足低層次大眾的是群眾文藝,而不是藝術。某些犬儒主義評論家喜歡把大眾文藝等同嚴肅藝術,以顯示他的政治正確——大眾人多勢眾,他覺得站在人多的一邊比較有安全感)。

著名的國際策展人夏洛蒂•柯頓(CharlotteCotton)認為,“今日大多數的當代藝術攝影家,都受過藝術學院及研究所訓練,而正如同其他藝術家,他們精心製作的作品,主要也以藝術觀眾為對象。”(《這就是當代攝影》序言)。所謂“藝術觀眾”,是指經過一定藝術教育的觀眾,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經驗和藝術史知識。這部分人自然對“大眾文藝”“大眾文化”的低幼化審美和老掉牙的價值觀不感興趣,他們需要更新鮮、更體現人類智力和創造性的多元化審美和價值觀。這部分人的鑑賞力差異也很大,因此也造就了藝術在這個層面的真正的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