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白刺是具有多分枝、耐鹽鹼、耐乾旱等特性的低 矮灌木。在我國沙漠及沿海地區廣為存在,自然 生長於鹽漬化坡梗高地、荒漠地區及泥質海灘丘壟 型裸地上,耐鹽能力極強,能夠有效改善土壤肥力, 為其他植物群落創造良好生存條件,是荒漠、半荒漠 和鹽鹼地的重要建群種。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我國土壤鹽漬化面積較大,約佔總耕地面積的。鹽鹼化的土壤不適合絕大多數植物生長, 通過工程措施直接對土壤進行改良不僅投入成本 高,效果難以長久保持,而通過選育適合當地生長 的、具有經濟開發價值的耐鹽植物對鹽鹼化土地進 行改良,可以持久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藜科泡泡刺屬,又名嘎拉子,酸胖。分佈在我國的東北和西北地區,陝西產定邊縣長茂灘林場(海拔1400m)。白刺果實味酸甜可食,還可治肺病和胃病,能釀酒制醋,含有18種氨基酸,果核可榨油,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白刺喜鹼地、耐乾旱、耐沙埋、萌櫱力強,是重要的防風固沙和治鹼植物。為了保護野生白刺資源,把白刺廣泛應用於防風固沙和治鹼造林中,長茂灘林場馬茹子工區對白刺固沙造林進行了初步試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1試驗地概況定邊縣地處陝、甘、寧、蒙4省交界地,東經10715'~180°22',北緯36°49'~3753',總土地面積68800hm2。海拔1303~1907m。縣境內有野生白刺,遍佈7個鄉鎮和2個國營林場,多年來,由於管護不善,野生白刺有減無增。試驗時間1986年4月份。試驗地點長茂灘林場馬茹子工區北。試驗設計(1)不同長度主根栽植成活率比較。(2)不同枝條長度杆插成活率比較。(3)不同栽植成活率比較(平均帶根30cm),(4)不同立地條件栽植成活率比較。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不同主根長度栽植成活率不同主根長度栽植成活率結果見表1。表1不同主根長度栽植成活率主根長度栽植數成活數成活率

由表1可以看出,主根長短對成活率有顯著影響,主根在26~40cm範圍內,其長度與成活率成正比。不同長度插條成活率插條長度不同,杆插成活率亦不同不同長度插條成活率枝條長度栽植數成活數成活率平均成活率由表2可以看出,在40~55cm範圍內,侵入。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該病的發生與材型、齡級、華山松生長勢強弱等因子有關。一般純林發生嚴重,混生林發生較輕,樹齡愈大發生率愈高。樹木生長勢衰弱時,該病的發生普遍嚴重。該病的防治主要以及時清除病原為主,當林木生長至可以利用的年齡時一旦生長不良,及時伐倒,予以利用,並進行自然或人工枝條越長成活率越高,但相互間差異不顯著。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插繁殖比帶根栽植成活率低。不同栽植深度成活率情況栽植深度對白刺成活率有顯著影響,栽植深度對成活率的影響(平均帶根30cm)枝條長度栽植數成活數成活率平均成活率可以看出,在40cm範圍內,栽植越深苗子的成活率越高。立地條件對栽植成活率的影響立地條件對栽植成活率的影響很大,立地條件對栽植成活率的影響地點裁植數成活數成適率平均感活率沙丘1/2以上742432.4沙丘1/2以下896067.460.9沙窩18616588.7蓋沙鹼地915054.9


白刺固沙治鹼造林試驗,鹽鹼地大面積種植白刺果喜獲成功!


白刺防風固沙和治鹼造林,帶根栽植比插條造林成活率顯著高;栽深比栽淺成活率高;在沙丘1/2以下栽植成活率高;帶根栽植中,帶根越長其成活率越高;插條造林(適合於搭設障蔽)其枝條的長短在一定範圍內對成活率的影響不太顯著。1991年春季,白泥井鄉在白刺彎和二道梁兩村利用野生白刺資源採用上述技術措施進行了大面積固沙治鹼造林試驗,共造林270hm2。當年6月份調查,白刺灣造林平均成活率達到67%,二道梁成活率達到64.3%,均長勢良好。當年新生枝條生長量可達到34cm,平均生長量達15cm,有的秋季已掛果。白刺障蔽達到每平方米1株。事實證明,白刺大面積固沙治鹼造林完全可以取得成功。但一定要把握好技術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