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開《聽琴圖》的種種謎團?蔡京的字卻是真好米芾都自愧不如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幅北宋名畫——《聽琴圖》,這幅國寶級的傳世之作,惟妙惟肖地描繪了一種悠然自得的貴族生活。畫面為豎條,構圖簡單,設色古雅:青藤、雜花。古松、瘦竹。松蔭下,一人焚香撫琴、左右分別端坐紅袍、青袍和一名童子當聽眾。琴音縈繞,所有人都進入了陶醉的狀態……這幅著名的《聽琴圖》,卻暗藏著三個未解之謎:一,這幅傳世名作的作者究竟是誰?二,畫面上的三個主要人物究竟是誰?三,為什麼宋徽宗題字竟比奸臣蔡京(1047年~1126年)的題詩位置更低?

誰能解開《聽琴圖》的種種謎團?蔡京的字卻是真好米芾都自愧不如

《聽琴圖》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這幅作品是宋徽宗趙佶的得意之作;也反對者聲言,這幅名畫純屬宮廷畫師,描摹的宮廷生活。最主流的說法認為,《聽琴圖》確實很像北宋宮廷細膩、豔麗的畫風,但不可能出自皇帝之手。從趙佶的傳世作品來看,此圖與宋徽宗的筆法大異其趣,幾乎可以斷定,不是趙佶的筆墨。甚至有行家極為肯定地說:“餘自可一望而識。”可惜,畫面上沒有真正作者的題款和印信,只留下:右上角,宋徽宗的瘦金體“聽琴圖”三個大字;左下角,皇帝“天下一人”的印章;正上方,大奸臣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詩。 這就涉及第二個謎團了。《聽琴圖》上的主要人物究竟是誰?是幾個閒散的貴族士大夫,還是宮廷裡的皇室成員?最主流的觀點斷定:這幅作品是宮廷畫師描繪趙佶娛樂休閒的場景,其中還畫上了他的近臣蔡京。可見,君臣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正因為皇帝是書畫高手,因此,才對書法大家——蔡京高看一眼,這層私交,早在趙佶作親王的時候,就建立起來了。

誰能解開《聽琴圖》的種種謎團?蔡京的字卻是真好米芾都自愧不如

《宋人軼事彙編》卷十三中記載:一年夏天,兩個下級官吏極為恭謹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也覺得很美,就乘興要過紙扇,在上面題了兩句杜甫的詩。幾天之後,這兩個傢伙陡然而富。為什麼呢?原來,那把蔡京題過詩的摺扇,竟被某親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這可是個天文數字啊!北宋時代,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真是無上的造化,那位出高價的親王,就是未來的宋徽宗。從那時起,酷愛書畫的趙佶就成了蔡京的“鐵桿粉絲”。

誰能解開《聽琴圖》的種種謎團?蔡京的字卻是真好米芾都自愧不如

可惜,蔡京在民間的名聲很臭,這個福建人善於溜鬚拍馬,見風使舵,他的官運非常旺盛,曾先後四次擔任宰相,掌握中樞大權達17年之久。政績太糟糕了,比如:增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綱”之役;興建延福宮等等,哪一項不是圍著皇帝屁股轉,哪一項不是奴役天下,搜刮民脂民膏?他一手製造的人禍,使自己淪落為北宋最腐敗昏庸的宰相之一。太學生陳東上書,把蔡京列為“六賊之首”。但是,“大奸必有大才”,蔡京即是一例。儘管他禍國殃民,卻寫得一手好字,完全稱得上古代頭牌的書法大師,至今尚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傳世。

誰能解開《聽琴圖》的種種謎團?蔡京的字卻是真好米芾都自愧不如

蔡京在《聽琴圖》上題詩,真是漂亮。如今滿世界亂混的所謂書法家,再練一百年,也達不到蔡京的水平。

  “大奸臣”蔡京的確是個極為罕見的藝術人才,不僅在書法領域,他的詩詞、散文都非常優秀。據說,宋朝人一談到蔡京,往往用“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來形容,就連米芾都佩服得五體投地,他那麼狂,居然自陳:書法不如蔡京。蔡京曾當面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答道:“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真是惺惺相惜呀。 說到這裡,就不能迴避《聽琴圖》第三大謎團了。為什麼蔡京的題詩竟然高於宋徽宗的題款?這可是“大不敬”的罪過呀。蔡京的題詩,很快卻招來了滾滾而來的憤怒和謾罵。胡敬曾在《西清札記》中,對蔡京口誅筆伐,指責的焦點就是他公然敢於邁過皇上,在《聽琴圖》正中題詩。這簡直是要造反啊!以蔡京豐富的政治經驗,他絕無膽量、也不可能做這種授人以柄的蠢事。或者,皇帝有明確指示,可以將題詩高過自己的“御筆”。最有可能的是,格式限制。《聽琴圖》的畫面較為狹窄,一首七言絕句,不應刻意安排到畫面底部,也很難配合皇帝御筆,找一處安插題詩的空白。宋徽宗是書畫名家,當然不會削足適履,毀砌藝術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