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坐出租車不敢為難司機,坐滴滴卻變著花樣為難司機?什麼心理?

三晉新視界


為什麼有人做出租車不敢難為司機,坐滴滴卻變著花樣為難司機?什麼心理?我是城市問答專家@北京範兒

尤其是在北京。這種現象就更為突出。為什麼有人坐出租不敢難為司機?因為出租司機都是本地人。他們的情緒還不是很好呢。你惹著他就是惹麻煩,對吧。為什麼坐滴滴,也就是網約車。卻要變著花樣為難司機呢?因為開滴滴網約車的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滴滴又有一整套的監督辦法。所以,就有點上帝的感覺了。是吧。

這是什麼心理呢?其實就是我們消費者被常年壓抑的心理。這麼說可能會得罪北京市的出租司機。但是,我覺得我會很客觀的說出來我的想法。首先一點,北京的出租車數量一直都不多。運力一直都不夠。這是有目共睹的。您問了,為什麼不多發展一些呢?這是因為北京的出租車的管理是一個固定的模式,也就是隻有具有出租車運營資質的公司才能購買出租車。以前的一小波個體出租也因為管理不到位被淘汰了。所以,這是為數不多的幾個公司的購買力的問題。他們要考慮資金成本,資金數量,車輛折舊,維修等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不能及時購買大量的出租車來投入運營。

而網約車恰恰是看中了這個機遇。他們沒有自己佔用很大的資金去購買車輛。而是和個人私家車合作,或者後期是和租賃公司合作。說白了就是大家用各種力量來提升運營車輛的數量。這就是解決了一大部分的運力。而網約車的管理也是形成了一個閉環管理,就是乘客反映客服,客服會第一時間處理司機的問題。而且,他們還有一項措施,就是一個叫做“神秘訪客”的制度。這些“神秘訪客”是第三方公司,專門呼叫網約車車輛,在乘坐中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相關視頻資料。網約車公司會根據這些報告扣除相關司機的分數,這就是和以後的訂單和獎金都有關係的。

而保守派的出租車呢,反映問題是有專門的舉報電話,但是,這個方式的處理基本都是石沉大海。經常打車的朋友們也都明白,根本就無濟於事。如果是當時和出租司機理論呢。基本不會佔便宜。因為本地的司機一口京片子,本來就情緒不高呢,您這時候惹他,基本就是會敗下陣來。投訴也無門。所以,基本坐出租有什麼事也大多都採取忍讓的態度了。

由於剛才提到的北京出租車運力不夠的情況。在一些熱門地點,就是打車難的具體體現,有些出租車在這些地方拒載,態度蠻橫就是常態。我曾經瞭解過,他們有這麼幾個不拉的,老人不拉,因為老人一般都不會去太遠的地方。帶小孩的不拉。因為小孩在車上鬧,有時候還會踩髒車座。

還有巨堵路段,比如晚高峰的建外Sohu,他們知道,這時候就是分方向,如果是有人打車去二環路,那就是堵死了,所以,他們乾脆在這個時間,這個路段在這裡送完人後馬上就改成暫停運營。也就是最需要出租車的時間和路段,他們拒絕服務。

而網約車就因為訂單是派單的情況,沒有主動權,沒有取消訂單的權利。也就是哪裡都得去,什麼情況的人都得拉。這其實就是兩個服務方式的競爭。新生的事物對老觀念的打擊。

寫在最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也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我們作為消費者應該珍惜給我們好服務的人。我們在網約車這裡享受到了上帝的感覺。那麼我們是不是也適可而止,不要肆無忌憚的使用我們作為一名消費者的特權。不要有過分的報復性的消費觀,好不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