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小寶寶流口水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有的時候笑著笑著一攤“瀑布”就順流而下了。寶媽只能不停的給寶寶擦口水,換圍嘴。雖然這事很常見,但是很多寶媽並不清楚為什麼。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在閨蜜群裡,新手媽媽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

“你懷孕的時候是不是魚吃多了,魚就喜歡吐泡泡。”

“什麼呀,那也應該是螃蟹吃多了,螃蟹吐的泡泡多。”

“你們說的都不對,可能是寶寶缺少什麼維生素了。”

新手媽媽們交流著各自的看法,不過她們說的都不對。張思萊醫生就曾闢謠過,像“孕婦吃螃蟹吃魚,孩子流口水”這樣的說法只不過是玩笑話。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可愛寶寶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的原因有哪些?

1、唾液腺發育成熟

一般來說,寶寶在二到四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始流口水吐泡泡,這是唾液腺開始發育的標誌,但是寶寶的吞嚥能力趕不上唾液分泌的速度,再加上寶寶的嘴巴小,深度不夠,一笑一張口就會有大量的口水流出。

2、快要長牙了

寶寶流口水還有一種原因是快要長牙了,寶寶一般在六個月左右會長出第一顆牙。前期我們看不到潔白的牙齒,但是它已經在牙齦下蠢蠢欲動了。寶寶的牙齦會有種刺痛感,這個時候大腦接收到信號就會分泌更多的唾液來緩解這種不適。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3、寶寶要添加輔食

寶寶在六個月的時候要開始逐步添加輔食了,這個時候的小寶寶看到大人吃東西會忍不住流口水,好像在說“我也想吃”。

口水增多表明寶寶已經具備消化澱粉的條件了,寶寶的營養需求越來越多,需要添加花樣豐富的輔食。

除此之外,流口水、吐泡泡也是小寶寶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寶寶每天吃喝睡,也很無聊,所以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吐泡泡發出的“噗噗”聲對他們來說很有意思。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不過如果寶寶流口水的同時,發生了這三種情況,家長就要警惕了。

發生這三種狀況,家長要警惕

1、口角長水泡、潰瘍

寶寶的口水流到下巴或者脖子會引起皮膚局部發紅以及瘙癢,因為口水對皮膚有刺激性。如果寶寶流口水的同時,伴隨著口角長泡,可能是寶寶得了口腔潰瘍。寶寶會感到疼痛,吞嚥困難,會拒絕吃飯。

這個時候寶媽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時用棉柔巾幫寶寶擦掉口水,擦的時候不要用力摩擦,而是輕輕按一下,把口水吸走。圍嘴最好兩小時更換一次,時刻保證寶寶口腔周圍的清潔。

這裡建議不要選擇溼紙巾擦拭,而要選擇柔軟又吸水的紗布巾或者毛巾擦拭,減少刺激。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2、伴有發燒、流鼻涕

如果寶寶一邊流口水一邊伴有發燒、流鼻涕,那可能是咽喉部位發炎了。建議寶媽讓寶寶多喝水,必要時上醫院檢查。

3、伴有行為異常

當寶寶流口水的同時,還伴有行為異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要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治療。

除此之外,家長不要經常捏寶寶的臉頰,也不要總是親寶寶的臉,這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流口水的情況。

寶寶流口水、吐泡泡有問題嗎?如果是這3種狀況要警惕,不能馬虎

等寶寶吞嚥能力增強了,牙齒全部萌出後,就不會流口水了。寶寶流口水這個問題看似普通,實則不容小覷,寶媽要及時滿足寶寶的各種需求,才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個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