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推薦越來越少?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鄭遠廣


最近條友們都有一個感知,就是發出來的作品,推薦量明顯少了,沒有以前推薦量多,結果就是閱讀量直線下降,為什麼呢?

我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創作者的作品越來越多,同質化的作品也將會越來越多,平臺根據AI算法,會自動查重,降低權重,所以推薦量也就隨之減小。

2、內容不合規,平臺打壓不給推薦,這種情況是個案,不是整體推薦下降,這個好避免,只要內容合規就成了。比如下圖中這一個回答就只有43個閱讀量,明顯是平臺打壓了,我懷疑是圖片內容有問題,因為沒有什麼價值,我也沒有去申訴。


3、內容過於專業,受眾人群小,即使有推薦量,閱讀量也不高。這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人們總是喜歡熱鬧一點的,不太喜歡專業性的東西。下圖中就是一個例子。

3、今日頭條越做越大,質量越做越好,用戶越來越多,創作者也是越來越多,會把每個創作者的權重稀釋掉。

這句怎麼來理解呢,就如同有一個盤子,盤子就那麼大,盤子裡面裝的水果也就是那麼多,人少的時候分的就會多,而人來的多了自然而然的每個人分的就少了呀。

4、這一條還是與量有關,創作者發佈的作品,優質的內容越來越多,平臺會調整政策,會從優質裡面挑最好的。就像跑步比賽,名次只有一、二、三等獎,不管後面的跑步成績多麼的快,也不會拿到名次。這就平臺內容保持持續優質增長的策略。

5、大浪淘沙,平臺創作者越來越多,創作者輸出的內容總體上是趨於越來越優質的,但是總有一些不優質的存在,平臺通過整體降低推薦量,來達到去偽存真,大浪淘沙的目的。

看到了上面的分析,可能有人就會很悲觀,是不是平臺已經把初創人員拋棄了,大家放心平臺不會這麼做的,沒有新鮮血液的補充進來,平臺不會茁壯成長的,平臺怎麼會自廢武功呢。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做呢?

有以下幾點建議:

1、持續輸出優質內容,這一條重中之重,也是每一個創作者所堅信的。只有好的作品,好的內容才能夠吸收別人的關注。別人在你這裡吸收到了養分,自然就會你青睞有加另眼相看的。

2、不要過於糾結閱讀量,關注閱讀量沒有問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避免不了的心理。但是過於糾結它了,反受其害,就失去了頭條給我帶來的快樂了。

3、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一份堅持的信念,做事半途而廢,不如不做。尤其像自媒體這個行業,競爭激烈達到白熱化的程序,如果沒有一個恆心堅持,那麼早晚會被淘汰掉的。

4、要想高的閱讀量,熱點,興趣點的把控也是很關鍵的。人們總是會對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感興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這個只是一個點提高,如果想從一個面來提高,那麼內容質量還是佔據主導作用。下圖就是一個例子,不經意就到了20萬閱讀量(當然了咱和那些動輒幾百萬閱讀的大咖比不如毛毛雨)。

總結一下,就是頭條是以內容為王,現在這個時代也是以內容為王的,華為就是一個有內容的王者。我們雖然不能做一個王者,但我們可以做一個永遠在向王者靠近的人。

所以輸出原創優質內容是我們要堅持做的事,還是那句話,平臺不會辜負付出的人,它會看到的。


礦山電氣小東


在悟空問答解答的第349個問題。

借用雷軍說過的一句話,要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談談我的親身經歷。

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我是2019年11月註冊的頭條,註冊以後並沒有發佈任何內容,直到2020年1月份才開始興趣認證,認證完成了開始創作。

我最早的時候是每天更新圖文、微頭條、問答,三個方向一起努力,慢慢的發現自己可能並不適合圖文創作,因為感覺自己創作難度非常大,申請原創也被拒絕,於是我轉而專注問答和微頭條。


再堅持了一個半月以後,自己只收獲了200位粉絲,沒有獲得收益,創作慾望低迷到了極點。

這時候,我通過了黃V認證,創作熱情熱情瞬間提高了不少,可惜的是依然沒有收益。

美好的事情再次發生了,在堅持創作兩個月時,我終於有了收益,雖然不多,但是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創作熱情也瞬間回來了。


除了堅持創作,還要善於學習,改進自己的不足。

如果自己創作的內容推薦量一直很低,那麼可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內容了。比如內容是否原創,是否有自己獨到的觀點,是否吸引用戶,以及創作是否穩定。

這些原因都可能會影響到推薦,這方面個人推薦的做法是多關注一些自己領域內做得好的賬號,學習他們是如何創作的,自己吸收後加以運用,相信會有收穫的。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歡迎評論關注,我是神奇碼農,專注科技趣事、解答。

神奇碼農


推薦越來越少,也就是說收益會越來越低,甚至可能沒有收益。在這樣情況下,堅持還是放棄,確實很難選擇。結合自己這兩個多月的體會,談一談我的看法。

放棄是無奈的,也是最簡單的事情,

不知道你在頭條是寫圖文、發視頻還是寫問答。先談談我的經歷吧。

之前聽人說,頭條是優待新人的,給與新手小白扶持力度確實挺大。所以我才能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開通了問答收益,加了黃V,成為一名優質創作者。收穫了十萬+,五十萬+,甚至是百萬+。

但是兩個月後,也就是他們說的過了扶持期後,我的問答閱讀量,點擊量,轉發和評論都是大大降低了,收益一直也不高,我就不提了。

這個時候,放棄嗎?我還真的想過,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儘管推薦不大,點擊量閱讀量少了,我卻收穫了一些朋友,開拓了眼界和視野。最主要的培養自己一種良好習慣:堅持學習,堅持寫作的習慣,所以我依然在堅持。

不放棄,堅持下去有意義嗎

通過和網友交流,和粉絲聊天,加上自己的認識,我覺得今日頭條能夠成為自媒體的大本營,是有一定道理的。字節跳動旗下除了今日頭條,悟空問答、還擁有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等等眾多的非常優秀的平臺,首先這個公司是非常厲害的。

同時我們看到,今日頭條一直在調整自己的規則,不遺餘力的扶持新作者。為了什麼呢?我覺得就是為了發現更多更好的創作者。

我們的作品推薦量少了,為什麼不從自身找原因呢?為什麼不讓自己成為那個優秀的創作者呢?

打鐵還需自身硬,逼自己成為頭條尋找的優秀創作者

我知道這個很難,需要我們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但是,如果你沒有更好的理由,我覺得只有堅持下去,看看你能堅持多久,能不能成為那個最優秀的自己。

這種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挺難。我現在每天用在今日頭條上的時間,早已超過了本職工作。但是我就是喜歡,我覺得我還可以做的更好,所以就一直堅持自己。

我們可以從那些優秀的創作者學起。

人家標題起的好,我們可以進行拆解,然後自己組合。這個過程很枯燥,很難熬,但是隻要你真的鑽入進去的時候,就會樂在其中。

我見過有人拆解過300多個優秀標題,最終靠著分享自己的拆解標題經驗,標題製作技巧,收穫了包括很多大咖的點贊關注,更多的是收穫了粉絲和金錢。

我們能做到嗎?我覺得我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把他的經驗拿過來,直接學習使用啊。

同理,視頻拍攝,問答寫作,長圖文創作,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

找到那些優秀的作品,直接去看每期的青雲榜,關注精品頻道就行。把那些你感興趣,或者同領域的優秀作品,進行拆解:

視頻可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研究,為啥她會這樣拍,用意是什麼,最好自己能想明白,然後模仿著看看你能不能拍出來。

優秀圖文和問答,我們可以把整個文章框架仔細研究。看看他們是怎麼拋出話題,怎麼引入正題,怎麼一步一步吸引我們看下去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放棄一個人,放棄一件事,真的是很簡單的事情。而堅持卻需要更大勇氣和付出的更多的努力。也許你已經在黎明前的黑暗,也許你離成功一步之遙。非常喜歡小米公司的一句話: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終將發生!


神之助


一開始都是不容易的,需要堅持


職場小白客棧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定要堅持,但也要剖析背後的原因!

第一:再三確認你的垂直領域是什麼。

為什麼要這樣做哪,因為有時候我們的作品可能會偏離這一領域,導致推薦量不高。

第二:拒絕大量互粉的舉動。

很多人都一味地追求粉絲量,殊不知,粉絲是靠作品魅力來吸引的,互粉只會增加賬號經營的風險與可信度!

第三:不要頻繁更換或更改作品標題。

發表作品前一定要再三審核,不要隨手就發出去了,一定要保證內容,標題正確,然後再發,一但撤回更改,可信度就會受到影響,推薦量會直線下滑!

第四:不要頻繁刪除作品。

作品一但發出,無論好與壞,都不要輕易刪除,否則會影響後期的推薦量,我以前刪除了一些沒用的作品,和幾個推薦量過萬的作品,導致推薦量三位數以下,原因不明,只是不要這樣做!

很多人都沒有耐心堅持原創,尤其是在推薦量,播放量很低的時候,要記住作品原創是你實力的最高證明,總有一天平臺會默認你的能力,推薦量也會隨之大增!

第六:保持標題的高質量。

這跟第三條不太一樣,第三條是要保證語句通順,無錯別字,這一條是要你斟酌高質量的標題,有吸引力,有內涵,這樣大大有利於你的內容推薦!

第七:保證作品垂直度。

堅決執行好這一條,平臺往往會根據垂直度,潛在判斷你的作品質量,可能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精心製作,自己別提多滿意了,結果,平臺推薦很差,這可能跟垂直度有一定關係!

希望能幫你分析出真正的原因!




三哥說新自媒體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玩頭條一個月不到,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剛開始那兩天推薦量還算可以,慢慢的,推薦量就低了,而且播放量也沒幾個了。看著這樣的成績,真懷疑自己的作品不夠優秀!

玩頭條,相信你也聽說過百家號,網易號,大魚號等等相似平臺的吧!百家號是百度旗下的一個自媒體平臺,雖然傍著百度這樣的大公司,但他的模式真的很爛,發佈的作品每天推薦一部,播放量還低得很!轉不了正就不玩了。

網易號,網易旗下的自媒體平臺,也是很大的公司吧。不知道他們每天到底有多少的流量,反正也是沒人看。剛開始那兩天有幾十個播放量,幾百個推薦量,慢慢的推薦量為零了,播放量就更不提了,很寒心,轉不了正準備也刪了!

頭條號是我第一個自媒體號,總的說來還算好,流量多,推薦量多。比起其他平臺,真心不錯。如果你覺得推薦量低了,播放量少了,你可以轉發到微頭條引流,奇蹟就可能會發生!

以上是個人見解,不代表大眾觀點。新手一枚,在這裡班門弄斧了。


精闢視頻剪輯


既然堅持到這裡了,多堅持一會又如何?

說說我的經歷吧,說不定會給你一點啟發。

我是2018年7月底註冊頭條的,結果被頭條虐得不行,半年發了十幾篇文章,從來沒有突破兩千閱讀量,漸漸就失去熱情了,偶爾想起來就發一篇。

直到12月底,因為以前發了十篇質量不錯的文章,頭條突然發放給我原創標,假如我發了幾篇就再也沒發的話,相信可能一輩子拿不到原創標了。

拿到原創標之後,推薦量大了很多,最高的一篇有70多萬推薦量,閱讀量5萬,我寫的乾貨,看的人就這麼多,所以已經很滿足了。

此外,開始有了頭條收入。

聲明原創的文章可以參加青雲計劃,每隔幾天就有一篇文章拿到頭條的計劃獎金。

而且每天都有頭條廣告得到的收益,沒有很多,但每天幾十塊的收益加起來也能充當零花錢。

成功就是再堅持一會,既然已經走了99步,為什麼不多堅持一會呢?也許向前再走一步就是成功了!如果沒有成功,至少你已經努力過了,也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人生都是環環相扣的,你今天的努力,決定了明天的起點!

至於文章沒有推薦量,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

一、重複度高

頭條的推薦機制是先消重然後再把內容推薦給讀者,如果你的內容已經被人寫爛了,頭條不會再把你的內容推薦給讀者。

一來是保護原創,二來是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避免推薦重複的內容到讀者面前。

二、內容低質

當你的文章發表後,頭條會給第一輪推薦,假設推薦給一千人,結果不到一半的人打開。

就算點開了也是看了開頭就關閉,平臺會根據用戶的行為判斷這篇文章不受歡迎,那麼他就不會給第二輪推薦了。

三、標題不好

頭條標題跟內容一樣重要,千萬不要隨便起一個,好標題的特點是明確清晰,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方面的,給什麼人看的。

如,你只知道投稿變現?這17個寫作變現方法瞭解一下。

像這個標題別人一看就知道是關於寫作變現的,平臺就會給內容打上標籤,然後推薦給對寫作感興趣的用戶。

取標題越明確越好,儘量寫兩段式的,方便機器獲取關鍵詞打標題。

四、發文頻率

想要得到平臺的推薦,發文頻率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天天發文的賬號肯定權重更高,平臺也會傾斜更多推薦量給賬號。

保持定期更新,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權重提上去了平臺才會給更多流量,才能儘快拿到原創標。


酷酷的S


分析一下你頭條推薦少的原因:

1.是否很久沒有登陸了,活躍低

2.是否發文有和其他文章重複量過多

3.是否發的圖文或者視頻質量過低

解決辦法:

1.每天堅持發一條微頭條

2.每週至少更新3~5篇圖文或者視頻

3.提高圖文質量





安防弱電監控


個人認為頭條的推薦量越來越少,是與頭條的參與寫作者越來越多可能有關。

假期在家,因為疫情的影響,所以這兩個月這幾乎沒有出門,每天待在家裡,在頭條上寫文章就成為我每日的主要工作,最初的每日一篇,現在到每天寫兩篇,反觀我的推薦量和閱讀量,跟去年相比卻有了大幅的下滑。去年每篇文章,都在幾萬的以上的推薦量,但是那個時候並不是每天堅持寫,有的時候一週只發一篇或者是偶爾發一篇,現在天天都在寫,而且我認為寫作的質量比以前也提高了很多,無論是標題的創意,還是內容的豐富,還是品質的原創,都更加結合實際,但是推薦量卻越來越少了?有些文章甚至連1萬的推薦量都達不到,閱讀就更加少了,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可能跟假期期間,大家都在家裡,當起了寫作者。寫作者的團隊突然增加以後他的總體的推薦量池子變大,分蛋糕的人多了,每個人的數量自然也就小了。但是我相信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把文章寫好,堅持下去,我寫這些文章也不是為了獲得他的原創大為稱號,而是更多的是希望在這裡,把自己的工作記憶和想法記錄下來,老了看一下自己的心理日記,也能回想起自己曾經有過的那一段寫作的事業,也是一番有趣的回憶吧。


玉見沈華


現在頭條有些文章,含金量不高,還被推薦,估計頭條推薦算法機制有待優化,畢竟頭條的推薦機制是靠機器,靠算法,而不是靠人工。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一部分創作者的積極性。

但從另外一方面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能持續不斷輸出高質量的文章/視頻,靜下心來,踏實創作,日積月累,總會收到回報。天道酬勤,古人誠不欺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