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追求安穩,最主要是輸不起”,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確確實實是這樣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窮苦人沒有資本,所以就不敢折騰,微薄的家底根本就經不起折騰。

打個很直白的比喻,就拿投資做生意來講,都知道做生意是有風險的,誰也無法保證你只賺不賠,如果你是一個有著一百萬元存款的有錢人,你就敢拿出來十萬元、二十萬元投資做生意,既便是全部賠進去了,你仍然還有八、九十萬元存款,不至於輸光全部家產餓死街頭,所以有錢人就敢於嘗試敢於拼搏,至少還留有後路。

而一個窮苦人多年打工,省吃儉用的好不容易積攢下了十萬元錢,這十萬元就是他的全部家底,他就不敢拿著這十萬元去賭一把,因為他根本就輸不起,一旦輸光了本錢就再也無法翻身了。


西賊聞之心膽搖


大家好,我是琳琅!談一點個人看法。

“窮人追求安穩,最主要是輸不起”的觀點有些道理,但我不是十分認同這個說法。窮人追求安穩,主要的不在於輸起輸不起,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迫於無奈。

怕引起誤解,特別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我這裡說的窮人,是指真正意義上窮困潦倒的人,而不是那些整天有酒有肉、還老是跟富翁比的“假窮人。”

窮人追求安穩,是一種迫不得已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不想出人頭地?誰不想過好日子?但對窮人來說,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想、無法想。

我曾見過一個城市貧困員工,50多歲,患病行動不便,一個人生活,父母也年老體弱,微薄的工資除了看病,剩不下多少,每天在非常清貧的生活中苦苦煎熬。我也曾在偏遠山區見過一戶人家,全家5口人,家徒四壁,他們生活的大部分都是為解決溫飽而勞作。對他們來說,除了祈求安穩,還能有什麼其他奢望嗎?

貧窮往往會惡性循環。因為貧窮,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無法提升技能,缺資本,無資源,很容易使人喪失掙扎的底氣和勇氣。想想我們自己,曾經有多少豪情壯志,最終敗於現實就能理解這一點了。

那些為窮人煲的“雞湯”,多是無病呻吟

有許多人說起窮人的困境,會說什麼不努力、不上進、懶惰、無格局等等,還會支一些所謂的高招。說實在的,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我心裡總覺得堵。

有一個問答讓我影響深刻。問題的大意是為什麼窮人往往會一直貧窮?最高讚的回答是:“光是活著就竭盡全力了。”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我在底層的生活》,是一名專欄作家化裝“臥底”,用幾個月的時間,親身體驗了低收入工作者的經歷後所寫,引發了許多關於窮人生存困境的討論,揭示了窮人越工作越貧窮的殘酷現實。
香港電臺做過一檔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讓富人真正親身體驗一無所有的生活。剛開始這些精英們信心滿滿,以為靠自己的才華可以走出困境,可真的身臨其境後,許多人紛紛“投降。”

窮人應該努力擺脫困境,但過分強調或責怪窮人不努力,就有了晉惠帝“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總結我的觀點

以上所述,絕不是說窮人只能自暴自棄,還是要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裡儘量改善生活。我的意思是說,真正的窮人要想單憑一己之力,來改變命運,難度非常大,逆襲之人畢竟是極少數,需要有外力的幫助和介入。

從這一點上拓展講,我國當前正在大力開展的脫貧攻堅戰意義重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一個科學的偉大創舉,將成為人類反貧困史上一座豐碑!

~END~

我是琳琅,誠邀點贊·點評·關注,我的世界裡希望有你。謝謝!

琳琅文齋


不是很認同。因為所有的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同時能支撐這種追求的動力會有很多原因。窮人會有追求安穩,最主要的也並不完全是輸不起。也有很多是認知跟三觀的問題。同時也有很多窮人會選擇不安穩,難道就輸的起嗎?奮鬥是是種態度,不分貧富。安穩是對生存方式的理解,也是不分貧富的。


隱世少主


追求安穩也是一種生活態度,跟輸贏有什麼關係?這問題價值觀不正啊


老康嘚啵嘚


窮怕了


瓜瓜心自由


王健林給王思聰幾個億讓他去創業。你父母會給你一百萬創業嗎? 即使自己輸得起,也得想象父母老婆孩子。創業失敗自己可以忍受那種痛苦,但是老婆孩子的生活怎麼辦。婚前可以輸,婚後輸不起是真的。


放放視頻


什麼是安穩,相信每個人定義不同。我覺得安穩起碼要保障家人孩子生活水平,和孩子最好的教育,其次要有自己的儲蓄,保不準哪天就需要一筆錢呢

說到底個人覺得 窮人是不會安穩的 安穩之是給自己一個隨波逐流的藉口而已。


人生苦短啊啊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因為,我窮過。那時候做生意連想都不敢想即使有點存款,也不敢隨隨便便拿出去投資,因為真的輸不起。生病了,不敢去醫院,因為病不起。貧窮真的會讓人畏手畏腳,


齊齊微兒


現在的社會,全民都是豐衣足食。所以,大家都求安定,


用戶3909682456216


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